閱讀869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量化寬鬆之後經濟複蘇 但通脹低迷成了全球央行的“心病”

  國際清算銀行(BIS)上周日公布最新季度報告指出:盡管全球經濟增速提高,全球央行“印鈔機開足馬力的”措施持續挹注,但通脹率卻依舊低迷,是這成為全球主要央行的“心病”如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等。

  BIS報告指出,當前融資成本低廉,加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罕見地同步擴張,金融市場“非理性繁榮”開始再度浮現。

  美國企業債務目前已遠高於2007年/2008年金融危機前水準,加上投資人對於高風險放款所要求的溢價有所下滑,使得高收益的低門檻債券發行量大增。

  同時,全球債務與GDP的比例持續上升。並沒有真正實現去杠杆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民間債務出現調整的之時,又有公共債務接力。

  這無疑讓人憂心忡忡,目前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是一個趨同的故事,一旦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利率同時大幅上升,金融危機的這頭巨獸是否再度重現。

  BIS先前已唿籲貨幣當局利率逐步回到更高水準,但由於低通脹率低迷的問題持續困擾,主要央行仍然裹足不前,似乎在上演“等待戈多” 故事。

  目前尚未得知“量化寬鬆”政策之下,經濟在“大水漫灌中”已接近或超過完全就業水準,而通脹卻仍一直像“扶不起的阿鬥”。

  同時報告指出:全球債務可能少報約13萬億(兆)美元,因傳統的會計實務並未將用於國際貿易及外幣計價債券對衝的外匯衍生品考慮在內。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債餘額規模從2007年到2016年底已增加逾一倍,至11.7萬億美元。同期間,政府債務相對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從41%升至51%。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18 16:44:02

  上一篇:go 本周美聯儲這張圖的“市場殺傷力”或更大
  下一篇:go 本周這一重磅講話來襲!全球最佳貨幣恐有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