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6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從軟件公司的企業文化淺談什麼是管理能力

企業文化和管理能力看起來不是同一層麵的東西,實際上兩者是息息相關的,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決定了你必須擁有不同層次的管理能力。

    由於我隻在軟件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工作過,所以本文基本上隻麵對IT型公司,因為我沒去過阿裏、google等國際型大公司,所以本文講的不一定對,請用批判的眼光謹慎閱讀

  這裏我們先講企業文化:

  啥叫企業文化?個人認為:那就是由公司第一任領導(通常是老板)在創立公司時逐步形成的並影響員工執行力的一種工作習慣,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區別在於:前者有完善的製度來支撐這種習慣,後者主要靠“喊”和開會。有兩個很明顯的特點:

1、老板的性格決定公司文化的“性格”

  很簡單, 譬如老板很喜歡聽“小道消息”,那麼員工之間互相告密的事情就會很多;譬如老板是商人出身,那麼公司軟件項目的核心就是收款;譬如老板是技術人員出身,那麼公司項目的核心是趨於變態的“技術改進、改革”;譬如老板是苦逼的程序員出身,那麼你最好在你的辦公桌下麵放一張睡鋪,並時刻準備“猝死”

2、公司業務的種類決定文化的種類

  譬如公司從事電子政務,那麼公司內部的等級製度和“效忠上司”的思想一定很濃;譬如公司從事傳統型電子商務,那麼公司氛圍就相對比較“勢利”,凡事隻講利潤;譬如公司從事硬件銷售,那麼公司內部的保密製度就很森嚴,你就是工作多年你也不會知道某款機型的真實進貨價;譬如XXX,那麼XXX,總之,企業文化都不是空穴來風的。

 

這裏我們來講一個很常見的“文化”

小學生班幹部製度:

  1、小學生哪怕是班長也必須為強權效力。這裏的強權就是指“老師”。為什麼要設立班長?因為老師發現讓學生去管學生往往比他自己直接管輕鬆的多,人群在某種時刻和狼群是一樣的,讓狼來管狼,飼養員隻需管頭狼即可。

  2、互相告密。老師管理小學生最有效辦法不是下死命令,而是讓小學生之間互相告密。有時“我要去告訴老師”這句話的分量比老師真的在場更有效。

大家一定經曆過這個場景:

  學生自習,而老師不在,於是命令班長坐在講台上,把講話或不好好看書同學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吧。

  其實,老師真坐在講台上還不如用這種辦法威懾力強,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這就是為何恐怖片你看到鬼反而不如你“快要看到鬼”恐怖。

  3、  互相比對。這個現象很普遍,每次考試完老師都會把學生的成績弄成排行榜寫在黑板上。於是逼著學生覺得羞恥而“發糞圖強”。這和當時的alexa排名是一樣的效果,在alexa排名還沒出來時,各個互聯網網站之間沒有比對標準,出來後大家頓時覺得“無比羞恥”,於是作弊出現了。所以大家不要怪學生考試作弊,有排名就有作弊,這很正常。

 

我們再來比對軟件公司的“文化”

  1、 為強權效力。強權是誰?老板嘛~~,副總或部門經理或項目經理,都是一級級效忠的。如果配以“績效考核”那自然是“效果極好的”。

  2、 互相告密。這會發生在同事之間,也會發生在各個同級部門經理、項目經理之間。道理和小學生一樣,老板要想不在公司也能掌控全局,必須讓各個骨幹互相揭短,互相告密。否則大家以為老板真的在你身上安裝了“收聽設備”,能事事都知道?大家真以為老板坐在辦公室給你打分考核時是靠的想象力?(項目經理給程序員打分也一樣)

  3、 互相比對。這是一種公司文化常見的手段,銷售部門比較簡單,靠業績說話,作弊手段也簡單,譬如虛開發票,強行計算應收賬款(這裏不多說了,說多了都是我教壞的);技術部門的比對標準相對複雜點,項目經理的人為印象占的比重有點大。

 

綜上所述:

  以上可以稱之為:企業文化(當然隻是一部分)。其實辦公室政治就是這麼油然而生的。沒辦法,有管理就有文化,有文化就有政治。所以作為我們程序員來說,什麼叫管理能力?我來羅列一下,以防大家以為隻要技術好就是有管理能力:

  1、技術好。我們撇開一些“不正常升遷的項目領導”,技術過關是必須的,是否要過硬要兩說,往往腦子進水的老板的才會把一線“代碼熟手、項目好手”提升為部門經理,因為這樣他會失去一個代碼能手,都做領導了誰去幹項目?

  這裏有個潛規則小提示:大家如果要升職,一定要拿捏好自己的“技術好”這個度。好在哪?絕對不是好在代碼編寫上,應該是好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

  2、會管理。好的領導在升職前是這個順序:會管項目+會管收款+會管人。升職後是這個順序:會管人+會管收款+會管項目。

有四種領導大家一定很常見:

  一種是碰到問題自己親自上,妥妥的掃掉所有問題----自己身體很累

  一種是碰到問題有效的協調手下妥妥的掃掉所有問題----自己身體稍微有點累

  一種是碰到問題後不知道用啥辦法讓自己的再上級(如老板)調來其他部門的資源幫助他掃掉所有問題。----自己身體不累,嘴累

  一種是碰到問題後啥也不幹,晚上找客戶一個飯局後,問題木有了。----除了胃,各方麵都不累。

 

  這四種領導,大家一定最喜歡的是第一種,輿論上大家最喜歡第二種。事實上第三種和第四種果斷的存在於各大公司,而且混得還不錯,雖然不建議大家學,但是人家混得不差已經說明這也是一種“能力”。

所以

  會管人:不是指隻會管你的手下,必要時要“管”你的上司

  會管收款:不是隻會去用戶那催款,管好用戶之間的關係、感情和潛規則,“老板再也不用擔心我的收款“

  會管項目:為什麼升職後這個放在最後?因為要把項目管理好,必須先會管“各種人“和各種”款“(人情世故也是一種款),這樣你的項目才會管的”順風順水“

3、  會有效和“看起來有節操“的使用”強權、告密、比對”三個手段。

  有句話說的很好:當你看到你隔壁部門的同事們任勞任怨,事情幹得多拿得少也沒有怨言,與其說他熱愛工作有機激情,還不如說他的領導很有手腕.

  什麼是手腕?從微觀來講,就是以上三個手段。越有手腕的領導使用這三個手段越自然、越有節操,反之一眼就會被員工看出來很假。很多被大家在背後“唾罵“的領導就是知道使用這三個手段卻用不好的典型案例。

 

再一次綜上所述:

   所謂的管理能力就是一種宏觀或微觀的全局掌控能力,而非某一個單項長處。

最後更新:2017-04-03 07:57:14

  上一篇:go Swift學習之五:Bool類型
  下一篇:go 電能可以有效的存儲,如果數據流量也可存儲,是否讓大家的移動更有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