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技術社區[雲棲]
機上WiFi浪潮席卷而至
現代人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智能手機和離不開上網了,在酒店、咖啡店、機場和其他公共場所,提供免費WiFi似乎已經成為基本服務。但如何度過飛機上漫長的時間曾經是眾多“空中飛人”心中的痛,但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機上WiFi服務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且機上WiFi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這對需要機上WiFi的旅客,特別是與互聯網相伴而生的“千禧一代”來說是極大的利好。但對航空公司而言,何時在機隊上安裝空中互聯網通信設備,以及如何運營機上WiFi服務是重要課題。
機上Wifi設備成本較高
機上WiFi服務起源於美國,美國航空市場的機上WiFi普及率高於其他市場。近年來,世界各國航空公司紛紛跟進,在自己運營的飛機上安裝WiFi服務設備。雖然機上WiFi服務有利於幫助航空公司增強競爭力,甚至成為增值服務的收入來源,但對飛機進行相應改造不僅需要解決各種技術和監管問題,而且成本也不低。市場研究公司Persistence預計,航空公司在機上WiFi裝備的費用將保持27%的增長率,至2021年支出總額將達55億美元。
WiFi成本包括通信設備成本、飛機改裝時間成本、新增的航油成本和數據傳輸成本。每架飛機的WiFi設備成本是250萬美元~500萬美元,而且飛機安裝設備時需要停飛1天~5天時間。在此期間,飛機無法執飛航班。且通信設備會使飛機重量增加150磅~440磅,其中空客A380機型設備重達440磅。與此同時,飛機表麵上的通信天線會增加飛行阻力,從而增加飛機耗油量,也會有維護成本。此外,飛機上無線寬帶的傳輸成本每兆為幾美分。規模效應有利於分攤固定成本,超大容量衛星也可以進一步降低傳輸成本。但是,設備采購、安裝時間和額外的航油成本難以大幅下降。由此可見,在飛機上配置WiFi的成本遠高於酒店和咖啡店。
美聯航電子商務總經理阿卜杜勒·哈利姆表示,通過衛星通信為航班提供地麵與空中的互聯網連接服務在成為可能時,美聯航就開始考慮安裝WiFi設備了,且衛星的發展使得飛機在海洋上空飛行時也能提供更高的帶寬服務。自美聯航實施機上WiFi策略以來,發生了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意識到在飛機上配置新的設備和軟件是一件如此複雜的事情。如果所有航班都提供免費WiFi,會使得美聯航的無線通信衛星出現超負荷運轉。而且,美聯航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通過機上WiFi獲得多少利潤的,而是將其作為一項提升服務質量的輔助手段,讓更多的旅客在需要的時候就能使用機上WiFi服務。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更多的衛星或超大容量衛星將有助於增加航空公司可用帶寬數據,這有助於航空公司提升網絡連接服務質量,但哈利姆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仍不會向所有旅客提供免費WiFi服務。
低成本航空Wifi普及
目前,已經有許多低成本航空公司安裝了機上WiFi設備,且絕大多數低成本航空公司都對機上WiFi服務收費,為旅客提供免費機上WiFi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屈指可數。全世界隻有挪威航空為所有旅客提供完全免費的機上WiFi服務。捷藍航空也為所有旅客提供名為Fly-Fi的機上WiFi服務,旅客可以進行觀看視頻等網絡活動,但對下載大文件、觀看非亞馬遜提供的高清視頻、玩遊戲和使用虛擬私人網絡在內的網絡服務收費。泰國飛鳥航空則允許旅客通過機上WiFi免費訪問網頁、查收郵件、登錄社交網絡等基本互聯網服務,但對觀看視頻等滿足高帶寬需求的行為收費,以避免數據傳輸要求超過衛星負載而因此造成服務中斷。美國西南航空在80%的飛機上都提供付費WiFi服務,旅客每天支付8美元獲得訪問權限後,可以免費觀看視頻和電子圖書。西南航空的收費標準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且對兩艙和優享經濟艙旅客免費。
大多數低成本航空公司對機上WiFi服務感興趣,但一些公司對安裝通信設備仍然持比較謹慎的態度。英國易捷航空使用第一代機上WiFi設備,但由於技術尚未成熟使得機上WiFi服務質量較差,且通信設備重量明顯增加了飛機的耗油量。還有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已經開始與Inmarsat等全球領先的機上WiFi服務供應商討論合作事宜,並希望最終在機隊上安裝WiFi設備。但仍然有一些超低成本航空公司認為,沒有足夠的旅客需求來分攤安裝設備的成本,並希望繼續提供最低票價,同時根據旅客要求提供其他有價值的服務選擇。美國邊疆航空目前尚未提供機上WiFi服務,但對此表示積極的關注。而美國忠實航空並未提供機上WiFi服務,且短期內也沒有這方麵的計劃。
航空公司可以以多種方式提供機上WiFi服務,既可以與國際省事衛星組織等企業簽訂協議通過衛星網絡或地基接收器連上網,也可以在飛機上安裝一個服務器連上網。曆史經驗表明, 35% ~40%的旅客會選擇使用免費的機上WiFi,使得網絡流量明顯超過目前大多數航空公司的帶寬,且大流量的數據傳輸明顯增加了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一些旅客表示,在挪威航空的航班上使用完全免費機上WiFi服務有時會出現服務中斷的情況。捷藍航空則使用了全球最新、容量最大的寬帶衛星ViaSat1,能夠以每秒140千兆字節容量的速度傳輸數據,這樣傳輸速度比Ka波段衛星快近10倍。因此,捷藍航空能夠采用免費模式,但服務質量卻仍比大多數航空公司更可靠。
“千禧一代”更青睞機上Wifi
PhoCusWright市場研究副總裁道格拉斯·昆比認為,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或市場新進航空公司可能通過提供免費WiFi服務來增強市場滲透力,而傳統全服務型航空公司則傾向於隻為常旅客、高端旅客或旅客訂票提供免費WiFi。一項調查數據表明,97%的受訪旅客表示,在乘坐飛機時至少會隨身攜帶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中的一種或多種可以聯網的移動設備。而且,“千禧一代”比起其他人群更願意為機上WiFi付費。
不同航班的機上WiFi使用情況存在很大不同。從美國西海岸飛往東海灣的“紅眼”航班可能僅有幾個旅客在使用WiFi服務,但從波士頓飛往舊金山的早班則可能有20%~30%旅客在使用WiFi。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國內航班的WiFi使用率遠高於國際航班,美國國際航班上大部分商務旅客都會選擇吃飯或睡覺。著名的谘詢公司IdeaWorks多年來持續關注航空公司的增值收入,但卻仍未把機上WiFi作為增值服務收入的重要來源,因為他們估計航空公司收取的WiFi服務費無法抵消安裝和運營機上WiFi的所有成本。IdeaWorks總裁傑·索倫森表示,“機上WiFi主要是服務提升,如果美國精神航空也提供了機上WiFi服務,那麼就可由此推論它是盈利的。而且,大多數航空公司對經濟艙旅客收取機上WiFi服務費對其發展是有利的。”
SITAONAIR的首席戰略和營銷官弗朗索瓦·羅德裏格茲對機上WiFi顯得比較樂觀,他在接受一次訪問時表示,很多旅客都期待機上WiFi的普及,對“千禧一代”尤其如此,而且機上WiFi將會成為航空公司的運營利潤來源。羅德裏格茲同時也表示,越來越多的經濟艙旅客接受了機上WiFi的付費運營模式,或者隻能用WiFi進行有限的網絡活動,而兩艙旅客則可以免費使用機上WiFi。 隨著時間的推移,千禧一代和後千禧一代將逐漸成為民航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的興趣偏好也將成為航空公司的運營出發點,這也是越來越多航空公司傾向於安裝機上WiFi的重要原因。這些旅客喜歡免費的機上WiFi,但他們也喜歡超低價航班,特別是短程航班,因此機上WiFi是否收費也應根據航空公司的客源結構來決定。免費模式或收費模式之爭對於吸引這些潛在的消費群體將變得更有趣、更重要,也更複雜。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5:35
上一篇:
你的Web流量是否被NSA監聽? 快用這款地圖看一看
下一篇:
大數據使外匯交易更具成本效益
大數據的力量
【Linux shell】grep命令精確匹配字符串查找
Android中EditText的輸入字數限製
Interop type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ApplicationClass' cannot be embedded. Use the applicable
Adopt Open JDK官方文檔(八)OpenJDK 項目介紹
java 自適應響應式 源碼 SSM 生成靜態化 手機 平板 PC 企業網站
使用單例模式實現自己的HttpClient工具類
數據庫水平切分的實現原理解析
重讀avro文件 對文件進行簡單的mr計算
阿裏雲購買、升級主機等產品的雲大使優惠券以及優惠券使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