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7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阿裏技術大神:你沒做錯啥,你錯在啥都沒做





image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現在做的工作,能看到你10年後的樣子,你願意嗎?

領著固定薪水,做著熟練到形成肌肉記憶的事情。

有一天,在舒適區裏呆得太久,想跳出來,發現已經沒有了鬥誌。

平庸的人生,就是從接受自己的平庸那一天開始的。

如果以上的情景,有一丟丟刺痛你,那麼這篇阿裏技術大神陶鈞的分享,也許值得你看一看。




你可能聽過一句話,消停點吧,都三十多歲了,還折騰啥。

2010年,我剛好30歲,從幹了七年的前東家離職,到了淘寶。

前東家是一家外企,很多手機巨頭都是我們的客戶,也一度是行業的翹楚。但在這家公司的最後一兩年,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速度在下降,更多的是經驗驅動工作,而不是新的思考和成長驅動,而且我能感覺到,外麵的世界正在發生變化,最終促使我離開。

一開始,我在手機淘寶負責客戶端App開發團隊,雖然那個時候隻有幾萬DAU,但正好趕上行業發展的風口,用三年的時間,就見證了手淘DAU從5W到百萬,到千萬的改變,而我的團隊也擴大到了70人。

2013年,我又開始有點不安分了,不管我有多忙,我的思想都停留在了舒適區。這樣的狀態久了,我會發現自己的進步又開始慢下來了,就會開始焦慮。

image


在2013年底,阿裏巴巴All-in無線 之際,我來到了來往,“全新的挑戰,創業的激情” 是我選擇這裏的初心。




但說實話,我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困難,會有那麼多挑戰。

從最開始的快速增長,到6個月後,來往業務沒有找到突破口,數據開始緩慢的持續的下跌。我們一直努力去做新的場景,平均每3周就會拿出一個新的社交場景,給我們的用戶去使用,大部分都沒有取得成功。

在當時,這對於我們這個年輕的團隊而言打擊是很大的,士氣低落,有點懵逼,有點迷茫……

每天開車到園區,都覺得無法麵對,恨不得調轉車頭回家。走在園區,遇到熟人有人關心我:“你們明年肯定3.25,你還不快轉崗?”……

團隊裏有人要走,或轉崗,或離職….. 我不想放棄,但也很低迷。

那時候又陷入到一個死局裏麵,老大們說上線一個什麼功能,我們就上線什麼功能,以為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但並沒有改變什麼。

直到我遇到一件事情, 2014年6月,當時有一個前輩大牛,在外麵創業,找我去聊。一見麵他就問我,你們來往現在怎麼樣啊?我說了一下我的迷茫和困擾。

大牛說,“每周都有幾個人跑來我這倒苦水,都跟你一樣。你們也就是溫室裏的花,就是矯情。你的狀態隻是在等待馬總或者什麼人,再給你們一個答案,指一個方向,然後你們可以繼續享受所謂創業的激情和快感。小夥子,創業是要自己找答案的”。

坦白說,這句話點醒了我,的確,創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不確定性和失敗的風險是常態。

一個天天在外麵風吹雨曬的人,不會為明天房子可能會漏水而煩惱。

答案已經找到,難受是因為假裝在創業,回歸本心,堅定了就好。


image
(陶鈞喜歡徒步,大腦寧靜片刻,想清楚自己有什麼,要什麼,放棄什麼)




一回來,我就開始穩定團隊和找新突破了。這時,我又有一個有意思的發現:要轉崗的人的和要離職去創業的人想法完全不同。

轉崗的人更強調他不看好來往的前景,而對於要去的部門,理由是業務更有前途,會有更多發展,更多股票。

要離職出去創業的人說,雖然來往失敗了,我還年輕,我還能搏一把。

後來,對於要轉崗的人我基本不留,浪費時間,能力再強也不留。

但對於想出去創業的人,我會盡一切辦法挽留,這些人才是來往真正需要的人。人在逆境的時候,心氣是最重要的。

image
(釘釘管理層團隊去拜訪老河溝,大家一起爬山拉練,在山上吃麵)




有時候,當你堅定了內心,上帝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2014年,無招帶領團隊在湖畔花園開啟了釘釘產品。那個時候,釘釘還隻是一個項目,有一個內部代號,叫工作圈。

因為無招需要支援,我每天白天在西溪園區處理來往和技術的工作,晚上去湖畔花園釘釘團隊工作。

但就是那時候,我開始慢慢覺得這裏有點不一樣了。無招帶領釘釘的小團隊,白天和客戶共創,晚上回到湖畔花園,團隊成員無論開發還是產品都興奮的參與討論,然後快速實現。

image
(阿裏有將創業團隊“扔”去湖畔花園的傳統,每一天都充實給力)

我喜歡這種火熱的氛圍,戰鬥的氣息。最後,到釘釘正式發布前,我基本上天天都泡在湖畔花園。釘釘1.0發布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我和小夥伴的幹勁都挺高,每天在AppStore上用戶對我們的評價,做得好就獎勵自己一個雞腿,做得不好就趕緊補上。後來,整個App運行流暢,在電量,流量,速度,穩定等方麵都有了巨大的進步。

而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起造就了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就算是從萬眾矚目的CEO項目到業務跌入低穀,核心成員都沒有放棄。

不撞南牆不回頭,就算撞了也不回。

在創業團隊裏重新創業





2015年5月,釘釘搬進了龍章大廈,辦公室樓下是一棵名為九爪龍章的古樹,馬路對麵是西溪濕地。古樹枝繁葉茂,釘釘也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在釘釘負責釘釘客戶端&前端技術團隊,同時也負責釘釘開放平台業務。

好不容易業務走上正軌,無招有一天突然又找我,讓我去做智能辦公業務,而且是一個人去。

我加入智能辦公團隊時,這個團隊隻有3個同學。相當於重新在釘釘內部組建一個新的團隊,首先人就要自己去招,客戶要自己去共創。這也意味著我將從一個技術leader角色轉變成一個產品業務負責人(Product Owner,PO),為釘釘智能辦公業務結果負責。

image


“PO真的是我要的發展路線嗎?我保留Tech Leader職位,同時做PO,這算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嗎?”,這些問題我不止一次問過自己,最後還是回歸本心,關鍵是怎麼做? PO對我的挑戰是擺在眼前的,先做好它,不辱使命。

所以,我主動提出不做Tech Leader了, 就做一個PO,也不用帶人;做不好也沒有退路了。這一點,在做智能辦公PO時,給了我巨大的動力,每天抱著不安全感就是最大的安全感,這激發著我,也激發著智能辦公團隊的所有小夥伴。





做釘釘智能辦公PO 是我成長最快的階段,現在智能辦公已經成為釘釘上中小企業最受歡迎的應用。

我們釘釘有一句話:“Stay Hungry,Stay Foolish. But Be Crazy”,前麵是Jobs 的名言。我們對這句話有自己的解讀,保持謙卑的心,才能靜下心來去和我們的客戶一起,理解他們的工作方式,做出他們需要的好產品。

而釘釘人的內心狂熱,讓我們互相感受到力量,這在我們不斷突破前進的路上,至關重要。麵對中國4300萬中小企業正在進入移動智能辦公時代的大潮,我們現在還在路上。

最後說說創業,我們說自己在創業,我的很多朋友也在創業。創業和人在哪裏,關係不大。現在有兩種人,一種是在互聯網創業的人,還有一種是在互聯網工作的人。

image
(釘釘的口頭禪是,我們還在創業)

我們之所以在釘釘這麼瘋狂,就是因為我們在創業。創業不是喊出來的,也不是不拿工資就叫創業,也不是拿了很多股權就算創業。

創業是看你做的事情有多大挑戰?你和你的團隊取得了什麼突破?我們所做的事情對客戶有多少價值,對社會有什麼價值?你是不是絕對的堅定?你是不是異常的優秀?

我的感覺是,因為人麵對挑戰和壓力時,會本能的讓你看到機會,看到往前走的路;難受的時候不放棄,能讓你堅持下來,抓住機會。難受,那是因為你正在爬坡,正在成長。

有些人的人生,一直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等待變化和挑戰真的來臨時,就抱怨為什麼要倒黴的是我,我究竟做錯了什麼。

其實,有時候,你沒有做錯啥,你錯在啥都沒做。

小編給畢業生和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一些建議,以下這些隻是我的看法,大家可是嚐試一下。

成長是自己的事情,堅持學習。

舒適的時候尋求突破,難受的時候不要放棄, 因為人麵對挑戰和壓力時,會本能的讓你看到機會,看到往前走的路。難受的時候不放棄,能讓你堅持下來,抓住機會。難受,那是因為你正在爬坡,正在成長。

不要一專多能,專業的同時盡量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技術視野,找到新的浪潮。

本文出自阿裏味兒公眾號,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7-18 11:03:57

  上一篇:go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Digital Ocean也刪除了他們的數據庫
  下一篇:go  從原理到實踐:Oracle 12.2 Sharding技術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