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4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OpenStack實戰》——導讀

f0a6df9b303779b401570030c24ce91c327ddd0c


前言

我首次接觸OpenStack是在2011年夏天,那時我就職於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我和我的同事兼好友Brent Salisbury被邀請參與一家財富50強技術公司關於產品研發項目的討論。在會議期間,項目的執行發起人給了我們兩個選擇,使用現有的商業工具或者調研使用一個名為OpenStack的社區項目。自然結果是我們選擇了調研我們一無所知的框架,就這樣開始了我們的OpenStack之旅。這個開發項目沒有任何產品產出,但與OpenStack的“不期而遇”卻成為了我學術和職業生涯的轉折點。Brent離開了肯塔基大學,與別人合辦了一家創業公司,後來該公司被Docker收購了,於是他現在正就職於Docker公司。而我,走了與他不同的道路,從碩士變成博士並寫了這本書。

在2013年年初,OpenStack的Grizzly版本跟當前的版本類似,但由於當時功能快速增加導致不穩定,讓我們覺得在企業環境裏,OpenStack還不能用於生產環境。雖然我沒有冒險在企業裏使用OpenStack,但研究計算是另一回事。作為研究生獨立研究課程,我在研究計算時記錄了使用OpenStack的案例、架構和策略。不止這樣,我還描述了這個過程,最後在我們企業內部采用這個平台作為私有雲。

我在原創的學術報告裏使用圖1來表示OpenStack在組件層麵的分布式體現。我推測要烹飪一頭大象,應該跟吃它一樣,一次隻能一塊。在技術領域裏,我們經常能接受技術分離作為一個組織的穩健做法——“我是存儲人”或者“我是網絡人”——但對很多人來說,首要任務就是隻吃大象的一部分。在本書中,我會盡量將一些易懂的知識和新概念結合起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雖然可能你不想品嚐大象的腳,但如果想成功地玩轉雲計算,最好在原理上知道它們是怎樣工作的。

現在我寫這個前言,剛好是Manning出版社的編輯第一次找我的兩年後。當我開始這個項目時,還隻有不到500名OpenStack貢獻者,但現在已經有好幾千名了。OpenStack不但成為了成長最快的開源社區之一,同時也被全球規模靠前的很多組織采用。更重要的是,至少對你來說,OpenStack現在已經足夠成熟了,可以作為你的組織的私有雲的基礎。

目錄

第一部分 入門指南
第1章 介紹OpenStack
1.1 OpenStack是什麼

1.2 理解雲計算和OpenStack
1.3 關聯OpenStack及其控製的計算資源
1.3.1 OpenStack和hypervisor
1.3.2 OpenStack和網絡服務
1.3.3 OpenStack和存儲
1.3.4 OpenStack和雲專業術語
1.4 OpenStack組件介紹
1.5 OpenStack發展曆史
1.6 小結

最後更新:2017-05-31 18:01:21

  上一篇:go  《Git學習指南》——第1章 基本概念 1.1分布式版本控製,有何過人之處
  下一篇:go  JavaScript 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