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技術社區[雲棲]
微信小程序,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的入口紅利?
有人說:PC時代的入口在搜索框,而互聯網時代的入口在二維碼。
就在今天,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中提及即將上線的微信小程序,不禁讓疾風開始遐想,是不是過不了多久在微信中掃一掃就能打開一個應用級別的小程序。
在某些特定的應用場景下,使用微信小程序也許比安裝一個軟件或者訂閱微信公眾號更加合適。疾風有次出差,在機場中看到了該機場推出的一項小功能。介紹中,說明了該機場的公眾號提供了航班狀態實時更新的服務,隻需掃一掃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即可使用該服務。這的確很方便,但同時,我卻不得不先關注該公眾號而後才能使用它的功能,而事實上,該公眾號的文章推送,也同樣是我不需要的文章。那麼,在這裏,也許一個機場的『小程序』會更加符合這個場景。
為什麼?並且微信的『小程序』又是什麼?
微信內的第三方應用
其實,微信小程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玄乎或者如諸多言論中即將『淘汰』其他大量的軟件。
在目前的市場中,如微信、支付寶等手機應用中,其實都能看到一些『小程序』的影子。從本質上來說,這些『網頁應用』都是在HTML5的發展和衍生中的產物。在使用一些應用中的第三方接入服務時,其實就是在該應用中提供的一個『小程序』。因此,這些『網頁應用』和微信即將推出的『小程序』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此間在較早的一兩年,HTML5應用盛行,大量公司推出與HTML5相關的開發套件。針對於此,在疾風從事的軟件開發領域,不少初創互聯網公司或者希望將互聯網作為引流手段的傳統公司,對於互聯網布局基本都是『三大件』並行,那就是『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應用』。
那麼,為什麼說它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入口?
仔細思考,不難發現,這些在微信、支付寶中的第三方應用,或多或少都是與其有戰略合作或者已經被收購的軟件公司。他們能夠出現在其中,並且享受從海量用戶入口應用中導流過來的用戶流量。在目前的狀況下,普通的開發者或者公司是不可能享受到的。
而微信『小程序』則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入口。
微信『小程序』官方在較早前的內測中,即提供了大量基於HTML5的開發框架、組件及開發工具,以幫助開發者更加快速的進行開發。一套標準化的開發框架,使得用戶界麵更加一致和美觀,同時也杜絕了如市麵上一些廠商在應用中強行插入醜陋廣告的可能。不得不說,微信在用戶體驗上,對於自身的克製是其他廠商無法比較的,即使是公眾號如日中天之時也是後續才推出廣告展示。
微信推出的小程序開發工具
同時,微信『小程序』不再支持以個人身份準入,隻能以企業或者機構的方式入駐。並且針對上線的小程序,需要通過微信官方的審核後才能上線。因此,對於用戶來講,『小程序』給用戶帶來的另一個福音:僅通過HTML5和Javascript驅動的『小程序』且加之嚴格的入駐條件和審核,將使手機病毒在這中間消失。
小程序示例,和當前的『網頁應用』類似
而『小程序』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客服和微信客戶端的無縫連接。
相信觀眾都有等待某客服等得心急如焚地時候,尤其一些PC網站中的客服。就目前而言,常見的客服類軟件有百度的『商橋』、『qq客服』以及『阿裏旺旺』等。這類客服軟件,都需要被獨立安裝在PC或者手機上。而微信『小程序』,對於客服的處理,在B(服務商)端能通過電腦版對多個客戶進行解答,在C(用戶)端僅需用手機中的微信谘詢而不再需要額外安裝軟件。對於用戶而已,這是極大的便利。這就像,和淘寶的客服溝通,不再需要打開手機淘寶或者額外安裝旺旺,而是在支付寶中完成這個動作。
於是,對於廣大普通開發者和初創公司而言,原來的互聯網布局『三大件』也許就會變成『兩大件』——『網站+小程序』,同時不再需要獨立的客服軟件。較之原本的模式,也許未來的初創公司隻需要一個程序員,就能完成所有它需要的東西。
對於廣大用戶而言,也許影響並沒有諸多言論中說的那麼大。的確,公眾號中的現有功能可能會被『小程序』取代。那也不過是公眾號回歸原本的媒體屬性,兩者更加專一化功能化。而一些廠商小應用會慢慢消失,但卻不是因為『小程序』的原因。大公司間的角力注定那些重度的軟件依舊不可能被『小程序』所取代。畢竟,微信有這個創想,其他公司也可以有。而小應用,或被收購,或被市場所淘汰。
但同樣,影響也是深遠的。試想,也許不久之後的汽車站,沒有售票窗,沒有售票員,也沒有檢票口,隻有一個大大的二維碼和掃描閘機。你隻需要打開微信,掃一掃啟動『小程序』,買下汽車票後在閘機掃描處,將買到的二維碼進行掃描即可入站。無紙化,信息化,取締人才能做的工作,深度化地影響各個行業。那個影響,才是深遠而無法想象的未來。
最後更新:2017-10-08 02: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