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天原集團業績承壓 依賴政府補貼扭虧?

受行業產能過剩等多因素製約,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原集團”,002386.SZ)經營業績承壓,一直在謀求轉型升級。
近日,天原集團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以下簡稱《通知書》)。早在2016年12月,天原集團就披露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3.4億元,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年產5萬噸氯化法鈦白粉項目”“年產3萬噸PVC-O管項目”和“年產1000萬平方米高檔環保型生態木板項目”。
而《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天原集團盈利情況並不樂觀,2014~2016年,該公司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2.27億元、-1.76億元、0.05億元。
同時,2016年底,天原集團資產負債率為69.07%,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有息負債餘額為5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餘額為46億元,短期償債風險較高。
依靠政府補助扭虧?
天原集團主要產品為聚氯乙烯、燒堿等基礎化工產品。自上市以來,受到行業產能過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公司經營麵臨巨大壓力。
公開資料顯示,天原集團於2010年上市,記者梳理年報發現,2009~2016年,該公司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1.54億元、0.96億元、-0.15億元、-1.39億元、0.32億元、-2.27億元、-1.77億元和0.05億元。
數據顯示,天原集團於2011年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扣非後淨利潤首次出現虧損。彼時,天原集團表示,由於外部市場的競爭和原燃材料能源電力的漲價、PVC價格的大幅波動及四季度出現的大幅下滑給公司帶來極大的經營壓力,且形勢的嚴峻程度遠遠超過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
此後,受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國內基礎化工行業處於結構調整時期,行業產能過剩現象依然存在,市場需求的低迷更增加了企業的運行壓力,全行業連續多年出現一定程度的經營性虧損。
同為氯堿行業上市公司的氯堿化工(600618.SH)主要業務為製造和銷售燒堿、氯及氯製品,以及聚氯乙烯塑料樹脂與製品,2014年至2016年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2.62億元、-0.31億元和-0.73億元。氯堿化工2016年年報披露,從公司經營環境來看,國內經濟整體形勢放緩,傳統製造業步入不景氣周期,尤其是競爭激烈的大宗產品製造業進入寒冬期,2016年下半年氯堿產品市場雖略有好轉,但是全年整體依然嚴峻,乙烯、EDC價格與年度預算比均大幅減利。
記者注意到,天原集團在2010~2016年間,扣非後淨利潤有4年為負值,但其淨利潤卻未曾出現虧損。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扭虧主要依賴政府補貼及搬遷補償款。其中,2010~2016年,天原集團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0.16億元、0.27億元、2.55億元、0.3億元、0.59億元、0.69億元和0.79億元。
2012年,天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8.28億元,同比增長3.05%,實現營業利潤-1.6億元,同比下降1161.55%。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18億元,同比增長74.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65億元,同比增長214.98%。利潤總額、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的增長原因主要是該年度公司收到臨港區管委會下撥的補助資金2.43億元。
另外,2014年12月30日,天原集團收到關於老廠區搬遷的土地收儲及房(構)築物征收第一筆補償款6億元,為天原集團帶來了2.5億元稅後損益。上述按照會計政策計入公司當期損益後,使得天原集團2014年得以避免虧損。
次年,天原集團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0.69億元,占當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422.85%,並引起深交所的關注問詢。根據天原集團的回複函,政府補助主要來自公司子公司宜賓海豐和銳獲得的縣級補助資金並表示公司2015 年度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符合相關規定。
同時,2016年,天原集團收到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政府補助0.87億元,同比增長15.90%,占報告期內淨利潤的 157.32 %。天原集團針對深交所的問詢回函表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款的性質,公司對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是合規的。
5月19日,根據天原集團公告,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收到搬遷補償資金27.31億元。
轉型謀發展
近年來,天原集團產業發展定位於“一體兩翼”,即立足於優勢氯堿產業為主體,向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及電池材料兩翼發展延伸。
通過多年的發展,該公司依托在氯堿化工行業的產業鏈優勢,業務規模得到了持續增長。但是,公司目前資金實力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公司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天原集團將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和向產業鏈下遊延伸,形成發展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業務的新格局,以期提升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及盈利能力。
早在2012年,天原集團以搬遷為契機,延伸並拓展產業鏈,大力發展精細氯堿化工,打造新材料產業園,重點發展各類高分子新材料及其製品加工。天原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搬遷有利於促進公司戰略轉型升級,利於對現有資產進行整合,減輕重資產比重,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如今,天原集團對新材料項目投入不斷,2016年11月,該公司子公司天億公司以土地房產為抵押,向關聯方港成公司借款5000萬元人民幣,用於新材料產業園區的項目投入。
2016年12月14日,天原集團發布公告稱,天億公司本體法裝置資產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以評估價格8266.93萬元掛牌轉讓。天原集團還表示,本次資產處置有利於公司盤活資產,及時收回資金,加速新材料項目的建設步伐。
天億公司為天原新材料項目的實施主體。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天億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淨利潤虧損410萬元;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淨利潤721萬元。
另外,6月12日,天原集團公告稱,公司通過了《關於向廣州鋰寶增資的議案》,同意以自有資金向廣州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增資金額為3.09億元,出資比例為49%。
據公告顯示,天原集團與國光電器於今年4月21日開始合作,雙方彼時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擬通過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的合作,在宜賓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氫氧化鎳鈷錳/氫氧化鎳鈷鋁項目”和“年產2萬噸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項目”。與此同時,雙方將在新能源電池及電池材料等相關領域開展廣泛合作。
對於天原集團主業發展及轉型問題,記者致電天原集團采訪,但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近期會以公告形式進行披露。
(原標題:天原集團業績承壓 依賴政府補貼扭虧?)
最後更新:2017-06-25 17: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