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61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證監會角色轉變:專注嚴打與投保 向交易所進一步放權

證監會“主席團”近日集中發聲,在交易所職能轉換、投資者索賠方式等透露更多改革計劃。可以看到,證監會正在進一步下放一線監管權,並將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投資者保護與亂象嚴打當中。

根據安排,滬深交易所有望獲得更多自主權,可以在交易所層麵製定規則,對異常交易采取措施,並可以進行現場檢查甚至進行一定程度的懲罰。在目前正在修訂的證券法當中,預計會對投資者保護製度作專章規定,證監會也在探索示範訴訟、責令股權回購賠償等經驗做法。

一線監管加強的同時,證監會將投入更多精力對市場突出問題保持高壓嚴打。根據加大“IPO質量審核”的安排,證監會對35家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其中2家被移送稽查部門,其間還有13家被“嚇退”,主動撤回申請。另外,目前證監會第三批專項執法行動18起內幕交易案件當中,15起已經完成現場調查,並購重組、高送轉、舉牌收購等交易中伴生內幕交易仍十分猖獗。

“大”交易所

證監會正在推動交易所進行全麵改革。9月1日,證監會就修訂《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核心在於優化交易所內部治理結構,細化、做實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責。

這一文件的推出距離“證券交易所一線監管國際研討會”召開僅過去一周,足見監管層推動交易所改革的決心。在研討會致辭中,證監會主席劉士餘曾對交易所的定位給出非常直接的表述,他說“交易所絕不是單純的交易平台,必須是強大的監管者”。

從《辦法》征求意見稿來看,未來將從六個方麵做實交易所的一線監管。首先,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在交易所內部增設監事會,並進一步明確會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總經理的職權;第二,明確交易所可以依法製定業務規則,對市場參與主體進行約束;第三,明確交易所可以對異常交易行為、違規減持行為等采取自律管理措施;第四,健全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製度,進一步明確會員的權利義務;第五,明確交易所要完善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停複牌的製度規定;第六,豐富交易所的手段和措施,包括實時監控、限製交易、現場檢查、收取懲罰性違約金等。

證監會對交易所一線監管如此重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015年市場監控不到位,最終出現股市異常波動所帶來的教訓。劉士餘在前述研討會致辭中曾坦言,“過去我們的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發揮得很不夠。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充分暴露了這一點”。

此次修訂,不僅是為了推動交易所回歸本位,切實發揮對證券交易活動組織、監督、管理和服務的功能,優化市場資源配置,也是為了加強對異常交易行為的前端管控,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

專注嚴打

交易所作為“哨兵”鎮守前線,證監會則將更有餘力投入市場亂象和重大問題的監管。一方麵,目前IPO保持較快速度發行,證監會必須嚴把入口,對IPO企業加大“質量審核”;另一方麵,為牟利鋌而走險者屢禁不絕,必須以專項行動的方式對亂象集中打擊。

證監會周五對上半年IPO現場檢查進行了通報,結果顯示問題依然很多,情勢也比較嚴峻。檢查涉及35家企業,有的企業會計處理不合規、招股書前後不一致、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等等,其中2家企業因涉嫌違法違規被移送稽查局做進一步調查。受現場檢查震懾,其間另有13家企業主動要求撤回IPO申請。

兩家企業當中,一家是廣東科茂林產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存在賬外支付費用、虛構利潤,實際控製人近親屬涉嫌虛假轉讓股權消除同業競爭等問題;另一家是北京翰林航宇科技發展股份公司,涉嫌將公司資金大額提現存入實際控製人個人銀行賬戶,通過供應商虛開發票後返還款項、個人賬戶收取公司貨款等方式將公司資金轉移至實際控製人個人賬戶等問題。

據證監會主席助理黃煒介紹,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啟動初步調查和立案調查的案件就有302起;稽查部門調查終結立案案件118起,其中移送行政處罰審理程序103起,移送公安機關19起;共對61家機構和310個個人采取行政處罰措施,對32人采取市場禁入措施。

與往年相比,打擊案件數量和種類都有大幅提升,但是市場問題層出不窮,禁而不止,且不斷花樣翻新。目前證監會正在進行第三批專項執法行動案件的調查,18起內幕交易案當中15起已經完成現場調查。

從這批案件調查情況看,當前內幕交易形勢依然嚴峻。違法交易金額巨大,涉案金額往往超過千萬元,有的甚至數億元;涉案人員人數眾多,有的上市公司、中介機構、重組對手方的相關人員等多人實施內幕交易,還有的同一內幕信息知情人先後向多人泄露內幕信息;存在重複、屢次的情形,有的當事人因為操縱市場被查處後,又因為內幕交易再次被調查。

這些案件也暴露出內幕交易高發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並購重組、高送轉,以及舉牌收購環節。有的並購中間人一邊向上市公司推薦重組項目,一邊暗中利用他人賬戶實施內幕交易;有的上市公司實際控製人、控股股東、董事長等直接利用“高送轉”信息進行內幕交易;還有的單位一邊舉牌上市公司,一邊利用舉牌信息實施交易。手段不一而足,嚴重危害市場公平誠信,需要監管層長期高壓嚴打。

探索投保手段

打擊亂象的對麵,就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維護市場公平。據黃煒9月1日在“2017年國際證券投資者保護研討會”上的介紹,證監會將推動體係化構建中小投資者損害賠償的救濟製度,對許多經驗做法進行探索。

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非常獨特,自然人占比超過99%,而其中持股市值在50萬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占比超過95%。當投資者權益受損時,如何解決人數眾多的投資者訴訟方式,也是證監會正在研究的一個問題。

黃煒表示,境外市場的以“聲明退出”(opt-out)規則為基礎的集團訴訟、以當事人協議和法官職權為基礎的示範判決製度有何借鑒意義,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他認為,中國可以探索建立訴訟示範判決機製,按照“類似案件類似處理”的原則,解決好由於投資者人數眾多帶來的多頭起訴、重複審理的問題。

目前證券法修改仍在進行中,黃煒透露,證券法修改中考慮對投資者保護製度作出專章規定。他還表示,將進一步完善證券侵權民事賠償訴訟製度,證監會將會配合最高法院的相關工作;還將進一步完善糾紛多元化解機製、推進公益機構支持訴訟、發揮行政和解製度作用、完善先行賠付實現機製。

此外,證監會還在研究境外市場在個案處理上的其他經驗做法,包括責令回購股權、通過公平基金賠償投資者等,探索我國市場建立相關製度的可行性。

(原標題:證監會角色轉變:專注嚴打與投保 向交易所進一步放權)

最後更新:2017-09-03 23:32:28

  上一篇:go 迅遊科技推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
  下一篇:go 地方急查ICO風險 60家平台被列入清查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