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A股與MSCI“合流” 投資風格和機會將巨變
明年5月開始,A股將被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初始權重為0.73%。這意味著期初就將迎來百億美元規模的外資流入,但對於40多萬億元流通市值的A股而言,這微不足道。相比於此,A股納入MSCI的更大意義是將帶來市場整體投資風格的轉變。
A股投資風格轉變需幾年時間 淘汰“不適格”投資者
至今,A股已有三次被MSCI拒絕,其主要原因是A股的監管不符合國際慣例,容易造成市場扭曲,給投資者帶來較大風險。而且,如果MSCI當時接受A股,由於A股以散戶投資者為主,投資風格與國際成熟市場大相徑庭,國際投資者為防範市場大幅無理性波動,會要求有對衝的衍生品工具。而中國擔心境外投資者可能會利用這類工具惡意做空中國市場,對此保持謹慎態度,並堅持必須先行審批。
在這種情況下,從中方的角度來說,改善A股投資環境,特別是投資者結構,將無理性炒作行為對市場的影響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是A股納入MSCI的最佳路徑。我們看到,自從2016年2月“熔斷”結束以來,A股大盤確實穩定了下來,A股炒概念、炒新股、炒小盤股、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的情況確實在發生轉變。隻要監管政策和方向保持定力,繼續強化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依法打擊和懲處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不法行為,A股有望逐步形成向注重基本麵投資的風格轉變。
但是,畢竟A股是散戶投資者為主流的市場,風格轉變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以國家隊為主的機構投資者已經控製了大盤權重股的話語權,但由於經濟基本麵仍在築底之中,很多大盤股的經營前景沒有明顯轉機,使得大盤向上的動力還不足夠大。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仍保有僥幸心理,況且一些前期高位接盤的投資者還未出清,這個市場生態的演進過程應該會持續數年時間。
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投資者的輿論攻擊,以及一旦監管略微讓步,或者央行提供流動性,就導致部分炒作行為重新冒頭的情況,就是一種反複現象。正常情況下,市場會逐步淘汰一些不能適應風格轉向的投資者,逐步出清市場,而市場反複的動能也將會逐漸變弱,這是一個此消彼漲的動態博弈過程。
中外投資風格或發生趨同現象
海外資金和國內資金在這個過程中,投資風格會發生趨同。這並不是說國內投資者會放棄原有習慣的模式,單邊轉向海外投資者的投資風格。反之,海外投資者也不會沿襲國內投資風格。應該是一種相互靠攏的方式。融合的初期,A股投資者占據主場之利,海外投資者可能會更多參考國內投資風格,進行一定程度的靈活變通。這種情況其實在開通QFII一段時間之後就顯現了出來,看重基本麵的海外投資者采用了“持續投資,波段操作”的方式,而沒有堅持采用在基本麵不變的情況下持續持股的原有風格。所以國內投資者注意到了外資的“低位抄底”和“及時套現”的A股投資節奏,而且這些國外投資機構的操作還相當精準。但是,他們的基本麵投資方法論並沒有改變,很少去碰基本麵不好的“概念股”,采取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態度。
隨著滬港通、深港通、QFII擴大規模,MSCI納入更多A股標的,以及增加A股比重,越來越多國際機構投資者將進入A股市場。屆時A股應該會出現明顯的“國際化”風格。A股投資者結構和市場力量發生根本性轉變,基本接近成熟的股市。此時,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風格達成一致,市場估值水平逐漸與國際成熟股市接近。
“漂亮50”股+“經濟轉型”股相應成輝
在這個“國際化”過程中,正好疊加了中國經濟築底反彈的周期。按照可參考的先例,中國股市會出現一種“漂亮50”股+“經濟轉型”股相應成輝的場景。這就是A股國際化過程帶來的投資機會。
中國目前處在和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相似的發展階段。從經濟發展的階段看,當時美國也是正在向消費升級轉變,現在的中國也是如此。除此,還有一個相似點即市場環境。當年美國並購浪潮泡沫破滅後,美國證監會吸取教訓,加強市場監管,客觀上抑製了各種無基本麵支撐的市場操縱行為,有助於扶持價值投資,引導投資者回歸基本麵。當前A股的監管環境史無前例地嚴厲,對前20多年股市中司空見慣的各種內幕消息、操縱和損害小股東行為進行查處和懲罰。投資者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接受教育和吸取教訓,在投資風格上會逐漸向基本麵和價值投資回歸。這有利於類似“漂亮50”藍籌大盤股得到合理估值和估值回歸。
在這樣的市場中,隻有業績很好的股票才能抵抗下跌。A股仍處於震蕩築底過程中,由於以國家隊為主的機構投資者已經控製了指數權重股,下跌空間變得很小,而這些權重股中很多都是藍籌股。為了保持大盤穩定,權重藍籌股必須保持穩定甚至向上。而這部分資金有些是來自高估值的股票出售,因此市場很可能出現虛高的中小股票繼續調整,而市場底部已經被藍籌股封死下跌空間,其中佼佼者脫穎而出的類似“漂亮50”的局麵。
這一輪中國消費升級的特點是對產品質量、功能、品牌等有更高要求,所以出現了白酒、家電、家裝及自主品牌的電子產品、汽車等細分行業快速崛起,另外三四線城市消費得到帶動。80後、90後人群的年齡結構在17~36歲之間,這部分人群已經進入消費高峰期。相對於上一代,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更強,消費傾向更高,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消費服務產業發展。
對比美國的“漂亮50”,中國酒類、家電、家具、院線、社交平台、電商、金融等領域自主品牌的龍頭市值已與海外龍頭相當,其他差距較大,我國多數行業品牌企業有待發展壯大。例如,國內恒瑞醫藥目前市值僅為190億美元。吉利、比亞迪、上汽分別為130億美元、177億美元、466億美元。在化工能源方麵,美國埃森克美孚、殼牌總市值分別為3498億美元、4594億美元,國內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市值分別為1018億美元、1929億美元。可以看到,中國龍頭企業的規模仍不大,多數行業品牌企業仍待發展壯大。這就意味著,中國在這個類似美國出現“漂亮50”的環境背景下,爭奪龍頭企業的過程會更加激烈,現有的龍頭企業由於規模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因此並購將會更激烈。投資者遇到了一個龍頭藍籌股高速發展的階段。
另一個投資機會是在高新技術產業。除了藍籌大盤股,由於中國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處於和歐美發展相似的階段,中國出現了和美國上世紀九十年代“新經濟浪潮”相似的情況。這也成為經濟轉型期一個更具有現代標誌的投資板塊。由於有美國高科技泡沫破裂的前車之鑒,中國的高技術類(包括互聯網)股票會發展得更好。這些板塊的發展空間相比發達市場更大,具有高速成長性。比如,人工智能(包括智慧城市)、機器人、衛星通訊、核電、新能源等方麵,都會湧現出更多值得投資的標的。這種以傳統大藍籌股為基礎,以高速成長和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經濟股為補充的“中國組合”,必然會大放異彩,引領中國經濟走上健康的新常態增長之路。
官方評論>>>
新華社:A股納入MSCI 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彰顯自信和底氣
專家點評>>>
申萬宏源桂浩明:A股納入MSCI將倒逼資本市場改革
基金觀點>>>
博時基金:成功進入MSCI A股價值投資風格或延續
(原標題:A股與MSCI“合流” 投資風格和機會將巨變)
最後更新:2017-06-25 17: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