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4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一哥中國人壽失守一線市場 壽險多市場領先地位不保

從最初的壽險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後來壽險要保持市場領先的主導地位,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這家中國保險業的“一哥”麵對不斷縮水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地調整策略。

近日,保監會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保費數據,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股份”)實現原保費3461億元,同比增長18.31%,原保費收入仍是市場第一名;國壽財險的保費收入318億元,同比增長5.29%,在財險公司排名第四。不過在區域市場幾年前國壽股份就失掉了北京、上海、深圳3個大城市壽險“一哥”的地位,今年上半年又失掉廣東和江蘇兩個經濟發達省份的市場領先位置。

在今年上半年工作會上,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楊明生提出,要全力推進大中城市振興。而有保險業高管透露,吳焰(現人保集團董事長,曾任國壽集團副總裁、國壽股份總裁)在中國人壽期間就曾推行過類似的大中城市振興計劃,但是從現在結果來看,效果不明顯。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位中國人壽內部人士處了解到,還沒有收到相關細化策略和內部文件。一位接近中國人壽的人士表示,振興大中城市相關細化措施還沒這麼快出來,目前沒有最終敲定。

壽險:多地市場領先地位不保

根據保監會發布的數據,原保費方麵,國壽股份仍是市場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平安人壽。而從增長率來看,平安人壽則領先國壽股份。在區域市場上,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國壽股份的優勢似乎並不明顯。

以北京為例,今年上半年國壽股份在北京地區規模保費71.2億元,不僅落後於安邦人壽和平安人壽,也落後於華夏人壽的102.3億元規模保費;從北京市場上半年的原保費來看,國壽股份北京分公司實現原保費64.2億元,同樣落後於安邦人壽、平安人壽。

此外,在深圳地區,國壽股份的原保費不及平安深分的一半。在青島市場,國壽股份排名第三,落後於平安人壽和太平人壽。在廣東地區,平安人壽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於國壽股份。而從江蘇市場來看,國壽股份上半年原保費也排到第二位,落後於安邦人壽。

不過對國壽股份而言,並不是所有的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市場領先地位都丟失了。如在山東地區上半年國壽股份以248.95億元的原保費收入遠遠領先於平安人壽的104.46億元,國壽股份依然是山東市場的老大。同樣在浙江,國壽股份以223.20億元的原保費收入領先於平安人壽。

在8月25日召開的2017年中期經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回應市場份額連續下滑時坦言,公司正處於結構調整階段,每年會主動下降兩個點市場份額。

他表示,此前提出“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個目標要長期實現是不可能的,”因為壽險業市場主體不斷增加,競爭更加激烈;與此同時,中國人壽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也開始暴露,需要進行結構調整。而3年來的結構調整帶來良好結果,如續期保費由3年前的負增長到正增長39%。同時,新業務價值大幅提升,反過來帶動利潤水平的提高。

財險:增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原保費收入1793億元、平安財險1034億元、太保財險519億元、國壽財險318億元、中華聯合216億元,國壽財險市場排名第四。

在區域市場上,記者繼續調查了北京、深圳、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這幾個經濟發達地區,國壽財險在這幾個地區基本排名第四或第五的樣子,落後於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

從增長率來看,上半年人保財險同比增長11.02%,平安財險上半年同比增長23.53%,太保財險上半年同比增長5.7%,國壽財險上半年同比增長僅5.2%。

而從整體上來看,上半年83家財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5275億元,同比增長13.88%,國壽財險的保費增速遠遠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

對於國壽財險上半年保費增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國壽財險一位內部人士認為,“上半年調整了一些策略,大貨車的保險業務虧損,不讓做大貨車了,所以保費增速放緩了。”

而國壽財險在其半年工作會上也表示,上半年車險高風險業務占比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對車險增速產生了一定影響。

國壽集團:全力推進大中城市振興

來自中國人壽集團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集團合並營業收入4826億元(未經審計),同比增長17.5%,集團合並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4%,集團合並總資產達到3.6萬億元。

在中國人壽集團的半年工作會上,楊明生表示,要全力推進中國人壽大中城市振興。對此,楊明生提出了四點要求:即壽險公司、財險公司、廣發銀行根據自身實際,研究製定大中城市發展戰略,集團層麵要切實承擔領導責任,強化分類指導,體現差異化,強化班子建設,壓實主體責任等。

截至發稿,中國人壽官方尚未就振興計劃的相關情況給予進一步地解釋。記者采訪中國人壽多位內部人士,還沒有收到相關細化策略和內部文件。

“振興大中城市相關細化措施還沒這麼快出來。”一位接近中國人壽的人士說,“正在弄,還沒最後確定。”

某保險高管透露,“吳焰(現人保集團董事長,曾任國壽集團副總裁、國壽股份總裁)在中國人壽期間就曾推行過類似的大中城市振興計劃,但是從現在結果來看,效果不明顯。”

“中國人壽振興大中城市有些難度,如個險上,平安的管理幹部基本上是從做個險業務成長起來,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素質比較高。但是中國人壽在縣域市場銷售網絡比較多,縣域市場的潛在客戶對國家、國有公司的信任會轉嫁到企業,國字號的公司在縣域市場比較有品牌優勢。”該人士認為。

而在另一位壽險公司總裁看來,大中城市無論從經濟總量、客戶富裕程度等來看,肯定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保險公司未來的主戰場。大中城市的做強做大是所有保險公司關注的一個戰略。

對於中國人壽振興大城市的戰略,這位壽險公司總裁認為,什麼時候提都不晚。“在中國哪家保險公司敢放棄一線城市?經濟活動需要跟著市場走,各個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都很關注這一塊。中心城市是保費的重鎮,從一些新興保險公司的崛起也可以看出大家都把大中城市看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都非常積極地努力,競爭也日趨激烈。”他表示,“大中城市的競爭,考驗的不僅僅是公司的專業能力,還有資源的聚焦、人才的聚焦,這兩年中國人壽的成長還是比較大。”

(原標題:一哥中國人壽失守一線市場 壽險多市場領先地位不保)

最後更新:2017-08-26 09:47:19

  上一篇:go 上半年國內港口行業盈利改善 港口整合迎來新一輪熱潮
  下一篇:go 今日頭條一月內陷五起法律糾紛 或因模式自身存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