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證監會“半年報”:定調並購重組方向 IPO大年可期
每年8月,對3000多家上市公司以及10000多家新三板公司來說,是一年中半年報集中披露的窗口期。
就在本周,證監會也發布了對各分市場領域今年以來運行情況的匯總分析,市場將這一信息披露看做是2017年證監會的半年報。
在先期發布的幾項成績單中,分別涉及並購重組市場、A股二級市場以及新三板市場。
“市場應該仔細研讀證監會這份半年報,每一項分市場領域的評述都有一些可以挖掘和預測的信息量。” 一位滬上大型券商資深保代8月15日指出。
此外,“半年報”也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證監會下半年監管工作的動向。
並購重組四方向
首先是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市場,證監會給予了“服務實體經濟轉方式調結構取得明顯成效”評價。
對此,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認同:“目前單個企業的利潤在收縮,行業有整合的需求,並且整合以後可能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協同效應,來為整個市場提供產品、供應產能,所以並購重組在當前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過程中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在此次信息披露中也一同明確了其目前支持的四項並購重組方向,即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以及供給側改革。
“實際上這些方向的核心要素就是目前的市場有需求,如果並購是能夠真實升級製造業的,在‘一帶一路’等方麵能夠提供一些開闊性的資源獲取方式的,那這些就是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是目前經濟發展環境下的一種必需品,所以在這些方麵應該是能夠得到一些支持的。”邵宇認為。
而此次的表態也與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出席證券業協會會員大會時的講話相吻合。
劉士餘此前講到,證券公司不能隻盯著承銷保薦,更要在並購重組、盤活存量上做文章,為國企國資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僵屍企業”的市場出清、創新催化等方麵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加快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此次證監會公布的並購重組市場“半年報”在內,監管層已經在短短數月內連續多次釋放了針對並購重組市場的表態。
連續的積極表態也充分反饋在審核端。相比2017年上半年並購重組審核進度緩慢,6月份起並購重組市場突然升溫,審核明顯提速。
數據顯示,6月1日至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證監會已審核申請47起,而今年前五個月的總共審核數量也不過52起。僅僅在7月份,並購重組委先後共召開8次審核會,上會了21家上市公司。8月份至今,重組委也已經完成了兩次審核會。
“按照現在並購重組市場的體量及其承擔的功能,這個市場是不可能一直被擱置的。證監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在規範這個市場,到目前已經出現了成效,下半年的並購重組市場會有很多重磅的案例出現。”中金公司投行部的一位人士8月16日表示。
IPO大年可期
除了並購重組市場, A股市場的運行情況也是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在 A 股二級市場的“半年報”中,證監會認為今年以來我國股市總體運行平穩。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前7個月,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分別上漲5.46%、3.22%和9%。大盤藍籌指數表現良好,上證50、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15.36%和12.92%,漲幅高於同期道瓊斯工業(10.77%)、標普500(10.34%)等境外主要藍籌指數。
與此同時,前7個月,上證綜指在3000點至3300點之間窄幅波動,區間振幅8.98%,明顯小於去年同期,處於較低水平。同期,深證成指在9700點至10700點之間運行,波動也較小。
在這種環境之下,證監會透露,市場運行內在穩定性增強,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為穩定市場所采取的臨時性政策措施已全部退出。
“這些表述也再次證明今年市場進入了一個正常的狀態,這幾年的應急舉措可能慢慢退出曆史舞台了。”邵餘認為。
此次二級市場“半年報”不僅披露了救市措施全麵退出,或也將成為市場判斷 IPO 發審節奏調整的重要依據。
“總體運行平穩”這一表述被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是 IPO 審核節奏延續的背景基調。
“這是 IPO 發審節奏保持現有節奏的重要背景基調,盡管IPO審核速度跟股市之間其實沒有明顯量化的關係,但是市場的情緒還是比較擔心市場波動影響IPO常態化。”邵宇表示。
事實上,記者統計了近2個月 IPO 批文發放速度後發現,在市場就 IPO 發審節奏出現討論後,證監會一度將每周批文發放數量調至4-6家。但7月10日,IPO 批文發放的數量又回到了9家的高位。截至目前,IPO 批文發放的速度依舊保持著這一節奏。
“市場運行平穩就是對 IPO 發審節奏的最大利好,對資本市場而言,今年毫無疑問將是 IPO 的大年。”一位新時代證券投行部的人士8月16日對記者表示。
(原標題:證監會“半年報”:定調並購重組IPO節奏可期)
最後更新:2017-08-17 08: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