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報至發改委 可布局三條主線

據媒體消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已初步成型,日前正式上報至國家發改委。這意味著,打造世界第四大灣區漸行漸近。業內人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三角經濟帶的背景下,彌補了中國南部城市群版圖,完善了國家區域戰略。

大灣區的規劃範圍包括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規劃涉及的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發展平台、重要經貿合作等自然延伸、輻射到泛珠三角等其他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完善國家區域戰略的版圖,支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對於大灣區建設的時間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國際一流灣區基本形成,世界級城市群的框架基本確立,2030年位居全球灣區榜首,成為全球先進製造業中心、全球重要創新中心、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大幅躍升,躋身世界知名城市群前列。根據測算,結合對2020年、2030年和全球其他三大灣區的預測比較,到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將基本追平東京灣區,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將達4.62萬億美元,超過東京灣區(3.24萬億美元)和紐約灣區(2.18萬億美元),成為世界GDP總量第一的灣區。

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是首要工作,重點共建“一中心三網”。方正證券分析師任澤平表示,“一中心”是指世界級國際航運物流中心,“三網”是指多向通道網、海空航線網、快速公交網,形成輻射國內外的綜合交通體係。萬億級基建投資在路上。

國金證券認為,目前紐約、東京、舊金山三大灣區分別以金融業、汽車製造業、互聯網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產業,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作為灣區的特色產業是國際上的主流。粵港澳大灣區定位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在跨境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園區,空港、海港樞紐功能,科技創新走廊,現代金融服務體係方麵,廣州和香港可以優化配置要素資源,深圳和珠海可以提供高端製造業優勢,促進大灣區內城市群的功能互補和聯動效應。同時加快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重點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先導區。

國金證券還認為,共建核心金融圈,推動粵港澳金融競合有序、協同發展。近年來,香港與內地的金融市場要素雙向開放與流通越來越頻繁,繼“滬港通”、“深港通”後,“債券通”又即將出台,對內地市場來說,隨著人民幣加入SDR,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外國債券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興趣不斷提升,“債券通”的設立有助於外國投資者更便利的投資中國債券;對香港市場來說,“債券通”的設立將有利於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投資內地市場,進一步鞏固香港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以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引領泛珠、輻射東南亞、服務於“一帶一路”的金融樞紐,形成以香港為龍頭,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托,以南沙、前海和橫琴為節點的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國金證券建議,布局三條投資主線:1、“粵港澳大灣區”最為受益的核心區,2、大基建類,3、休閑旅遊類。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報至發改委 可布局三條主線)

最後更新:2017-07-13 07:29:09

  上一篇:go 道指漲逾100點創收盤紀錄新高
  下一篇:go 財政部首次推出“公路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