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11家銀行排隊IPO 西安銀行總資產墊底壞賬率攀升
銀行上市潮仍在繼續。在11家處於IPO排隊審核狀態的銀行中,西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近年來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也招致多方質疑。
今年初,西安銀行發布招股書,擬於上交所上市,發行不超過13.33億股,發行後總股本為53.33億股;發行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銀行的壞賬問題愈加嚴峻。數據顯示,2013-2016年,西安銀行不良率分別為0.65%、0.79%、1.18%、1.27%,連續4年上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記者表示:“不良貸款率的上升,和地方經濟情況有關,現在整體經濟下行,整個銀行業都麵臨較大的問題。”
據了解,西安銀行貸款對象主要為中小企業。2016年上半年,該行中型和小微型企業貸款餘額分別為433.77億元和150.41億元,占公司貸款(不含貼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8.87%和20.42%,占該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8.54%和16.83%,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08%和4.13%。
此外,西安銀行貸款業務涉及產能過剩的行業主要為煤炭行業,受陝西省地方經濟產業布局和資源稟賦的影響,截至2016年上半年,該行在榆林地區不良貸款餘額4.94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餘額的39.67%。
西安銀行對此解釋稱,受宏觀經濟波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民間借貸風險暴露等諸多因素影響,榆林市部分企業和個人出現逃避金融債務的情況,金融機構普遍麵臨不良貸款增多的嚴峻情況。雖然公司煤炭行業的貸款客戶主要為大型國有企業,且已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化解產能行業的不良貸款。但如果我國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持續加重,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不足,導致相關企業經營情況繼續惡化,西安銀行在煤炭行業的貸款質量將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不過,西安銀行在2016年年報中指出,繼續加強了對“三去”及產能過剩行業的融資調控,鋼鐵、煤炭、水泥行業貸款占比持續下降,貸款結構不斷優化。
與此同時,貸款太過集中,是許多城商行的短板,西安銀行也不例外。2014年至2016年,西安銀行最大十家客戶集中度分別為48.12%、33.19%、38.66%。相較2011年至2013年72.19%、60.29%、52.95%已經下降了很多。
總資產在排隊IPO銀行中最小
西安銀行的總資產規模在同批排隊IPO的銀行中是最小的。
數據顯示,其他排隊IPO銀行中,截至2016年年末,青島銀行資產總額為2779.88億元,增長48.47%;蘇州銀行資產總額2604.18億元,增長12.78%;青島農商行總資產2057.98億元,增長24.67%;威海市商業銀行總資產1863.4億元,增長23.18%;江蘇紫金農商行總資產為1338.03億元,增長31.45%。
根據西安銀行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6年年末,西安銀行總資產2179.68億元,僅增加3.78%。實現稅後淨利潤20.09億元,同比增幅隻有1.16%。而2015年,該行總資產規模為2100.24億元,相較於2014年的1512.82億元,增幅高達38.76%,稅後淨利潤增幅達到10.13%。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說道:“說明業務在萎縮,總資產下降,一般是存款下降和壞賬影響導致的。而總資產的下降也一定程度降低了銀行的抗風險能力。”
事實上,西安銀行確曾因風險防控及授信業務被通報問責。
2016年10月21日,西安市紀委曾對西安銀行3名分支行長進行問責,其中一項問責內容為中小民營企業不良貸款居多,擔保有效性不足,在貸款審批時未嚴格執行西安銀行授信業務相關規定,造成一定比例的不良貸款事件,支行負責人應承擔主要領導責任。
對此,西安銀行在2016年年報中指出,公司加強了對運營風險的監測分析與核查,以及對違規多發環節、案件易發領域的綜合治理。
流動性缺口加大
在流動性方麵,西安銀行流動性缺口率整體也呈現上升趨勢。西安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分別為11.10%、11.70%、28.89%。流動性比率方麵,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為40.14%、43.95%、35.20%。
西安銀行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本公司麵臨的流動性風險主要因素包括:批發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貸款回收到期歸還率下降(不良貸款增多)、到期資產集中度上升、負債波動性顯著增加等。存款流失是目前流動性風險管理中麵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根據其披露的2016年年報來看,其貸款投放前五位的行業和比例分別為,批發與零售業貸款占比18.8%;房地產業占比11.9%;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占比10.3%;製造業占比8.7%;建築業占比8.3%。
對此,西安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在壓力區間,本公司可以通過出售轉貼現資產或市場融資(回購、吸收同業)來彌補流動性資金缺口以滿足流動資金正常需求。年報還顯示,截至2016年末,西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4.18%,較2015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
西安銀行對此解釋為,主要原因是2016年資本淨額增長幅度低於風險加權資產增長幅度。
與此同時,2013年到2016年,其撥備覆蓋率對應分別為202.70%、223.31%、318.58%、385.19%,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西安銀行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將強化主動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堅持動態調整和配置資產負債期限結構,合理安排各層次流動性儲備,優化流動性儲備資產規模和結構;初步建立信貸資產協調管理機製,有效提升信貸資產的結構優化和合理配置;同時充分發揮FTP的價格杠杆作用,引導資產負債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同時持續開展流動性壓力測試。全麵分析每季度末資產、負債總量結構情況及流動性風險狀況,設定特定情景進行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評估壓力情況下的流動性風險狀況和處置能力,並提出相關流動性管理建議,有效地保證了本公司流動性平穩運行等。
6月16日,本報記者聯係到西安銀行信息披露部門,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提問,其信息披露人士表示,公司現在處於靜默期,不便於回應記者問題,一切以年報及公開信息為準。
頻繁股權轉讓
根據西安銀行2016年年報披露,西安銀行現十大股東分別為加拿大豐業銀行(19.99%)、大唐西市(15.75%)、西投控股(15.36%)、陝西煙草(15%)、西安經開城投(3.88%)、西安城投集團(3.43%)、西安曲江文化(2.5%)、北京市順義大龍城鄉建設開發總公司(2.44%)、寧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2.38%)、長安國際信托(1.92%).
其中,西投控股、西安經開城投、西安城投集團、西安曲江文化、長安信托、西安金控等為西安市政府的一致行動人。
此前的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該公司向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公司轉讓西安銀行6.3億股股份,占其已發行總股本的21%,所持投資的賬麵價值為22.5億元,預期錄得轉讓溢利572萬元。2016年3月獲得監管部門批準。
2014年11月,前股東開元投資也清空了其所持有的1.67%的西安銀行股份,轉讓金額為1.625億元。
2016年3月3日,重慶聯交所的股權轉讓公告顯示,中經信投資有限公司轉讓西安博潤泰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及轉讓方享有的12057萬元權益,掛牌價格2.65億元,該公司的核心資產為持有的西安銀行2.52%股權,但這已經是三度掛牌未果。
郭田勇向記者說道:“股權轉讓過於頻繁,一定程度會對銀行的內部管理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監管下一步也會針對銀行股權加強管理。”
在他看來,未來將麵對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衝擊等多方麵困難。城商行作為規模比較小,抗風險能力也相對較弱的小行,不論是從地域還是財力來看,未來都會比較困難。所以城商行應該像監管機構所說的,要走差異化的道路,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才能把業務真正做好。
(原標題:11家銀行排隊IPO 西安銀行總資產墊底壞賬率攀升)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