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雨潤食品雙匯發展齊遭業績大考 肉製品加工行業低迷


曾經的肉製品巨頭雨潤食品如今風光不再。8月25日,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雨潤食品”,01068.HK)公布了2017年半年報,報告期內,雨潤食品實現收益58.0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89.87億港元減少了35.4%。
受豬周期的影響,今年3~6月的豬價重回2016年7月以來的下跌行情。6月末,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平均每公斤約14.02元,比去年年底價格下降約20%。豬肉價格的下降對肉製品企業雨潤食品來說,有一定利好,但並沒有減少因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問題所帶來的負麵效應。無獨有偶,作為國內另一肉製品生產企業的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匯發展”,000895.SZ)2017年上半年業績也遭遇業績下滑的尷尬。實現營業收入不到240億元,和去年同期255億元相比,降幅約6%。
近年來,肉製品企業在產品結構方麵的調整並無可圈可點之處,在線下超市甚至被歸為需求不大但必須有的結構型商品。豬肉價格下行沒能帶動肉製品企業業績的上升。肉製品企業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經營報》記者給雨潤食品方麵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回應。
主業不振
8月25日,雨潤食品公布了2017年的半年報,2017年上半年營收58.0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89.87億港元減少35.4%。
目前,雨潤食品的業務重點是冷鮮肉和低溫肉製品。然而,2017年上半年,雨潤食品的重點業務銷量下滑明顯,冷鮮肉銷售額為44.4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8.6%;低溫肉製品的收益為9.3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3%。對於銷售收入大幅減少的原因,雨潤食品解釋是因為生豬價格處在下跌趨勢,為保持利潤,企業在屠宰量的增長上作出了適當妥協,下調了上遊業務的整體銷售收入。報告期內,屠宰量約為255萬頭,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5.4%。上遊業務的整體銷售收入比去年減少39.3%至48.18億港元。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雨潤的核心問題是頂層設計的問題,公司戰略和多元化發展無法落地執行,高管不穩定,營銷戰略缺失。消費升級後,消費者會對單一豬肉製品的依賴性降低,對牛羊肉、鹿肉、驢肉等高端肉製品的需求不斷攀升。傳統的肉製品企業如何去對接新生代中產階層的需求,是肉製品企業需要不斷探索的。
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雨潤集團在房地產和金融方麵的投資失利,影響了雨潤食品板塊,多元化發展並不成功。當下,雨潤要懂得關停並轉,將精力聚焦在主業肉製品上,並做精做強上下遊業務。
目前,若幹地方政府已向雨潤集團等關聯公司提出了索償訴訟,加上71.50億港元的未償貸款,雨潤不得不為了減省開支,下調工資及相關員工成本。截至2017年6月30日,雨潤在內地和香港合共聘用員工約1.0萬名,比2016年少了2000名。
肉製品行業低迷
“盡管中國肉類市場豬肉是主導,民眾的消費習慣很難被改變,但是從近年的數據來看,牛羊肉的銷量在增加。”東方艾格農業谘詢師馬文峰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豬肉價格的下降,對下遊的深加工肉製品銷量影響沒有上遊大。馬文峰告訴記者,深加工肉製品最大的成本是豬肉,但是實際上肉含量並不是很高,所以豬肉價格下行會讓成本下降,但對末端產品的銷售價格影響不太大。
值得注意的是,雨潤食品2017年上半年的整體毛利率為6.3%,比2016年同期上升了2.3%。其中,上遊冷鮮肉和冷凍肉的毛利率有所上升,下遊整體毛利率在降低。不僅雨潤食品如此,雙匯發展2017年上半年的上遊生鮮凍品的毛利率也在上升,下遊低溫肉製品和高溫肉製品毛利率也同樣出現了下滑。一向高毛利的深加工肉製品現如今毛利率下降。究其原因,一位商超的工作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道,就火腿腸來說,產品沒有創新的話,銷量就不會好。這類肉製品是結構性商品,需求不大但超市必須有售。
除此之外,線下商超熟食區的肉製品對包括雨潤食品在內的高溫肉製品同樣產生了衝擊。另一位曾在商超工作過的工作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相對於那些大品牌以及有包裝的肉製品來說,熟食區肉製品沒有包裝費,也減少了很多工廠的加工檢測流程,所以成本不是很高。總體來看,線下渠道,熟食區的肉製品對雨潤食品這類高溫肉製品確實造成了衝擊。不過年輕群體還是會選擇購買大品牌的肉製品,尤其是通過電商渠道購買。目前,除了雙匯發展、雨潤食品和金鑼三大品牌市場占有率較高,很多後起之秀也表現搶眼,肉製品行業競爭依舊激烈。
最後更新:2017-09-03 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