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6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中國企業創新能力迅速提升 每年三方專利數達2000多件

“在40個參評國家中,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提升至第17位,比上年提升了1位,繼上年超越澳大利亞之後,今年又進一步超越比利時。”9月23日,在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格局與使命”為主題的2017浦江創新論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統計與分析研究所副所長玄兆輝表示,我國國家創新能力繼續穩步提升。

在此次浦江創新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了《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6-2017》(英文版)(下稱《報告》).

《報告》顯示,40個國家可以劃分為三個集團,綜合指數排名前15位的國家主要為歐美發達經濟體,均為公認的創新型國家。第16-30位為其他發達國家和少數新興經濟體,屬於第二集團,相互競爭最為激烈,中國已處於這一集團的領先位置。

中國國家創新指數排名變化圖

隨著創新資源的持續投入以及科技體製機製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創新效率將進一步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將向創新型國家行列穩步邁進。

《報告》顯示,中國的“企業創新”排名已從2000年的第25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11位。玄兆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企業的這種提升主要還是它自身的創新能力的客觀反映,比如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即企業的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是穩步提升的,雖然提升幅度很小,這表明中國企業整體的創新投入力度是在增強的。

“從產出來看,我國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迅速地提升。特別是在三方專利數(即同樣一種專利同時在美國、日本、歐洲申請專利)方麵中國企業進步非常之快。2000年的時候我國企業的三方專利數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現在每年有2000多件。如果一個企業把它的專利同時在這三個專利局申請,說明這個專利的價值很大。”玄兆輝告訴記者。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企業的三方專利數占世界比重排名上升1位,至第5位。

“現在,中國近40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強度不到1%,比重還是很低,因為很多企業是沒有研發的,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也就20%左右,80%是沒有研發活動的,他們沒有意識或者沒有能力做研發活動。”玄兆輝對記者表示,總體來說,這個不到1%的強度還是不夠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到的1.1%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占比。

同時,玄兆輝表示,也未必所有的企業都要去研發,尤其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還要保持的生產能力,因為生產能力也是一種競爭力。從分工的角度來說,有的企業就是做研發,或者專門做研發,就是一個研發企業,有的企業就做生產。“我們不能好高騖遠,一下子把1%提到2%或者3%,我們要根據我們客觀能力和發展狀況。”

《報告》也顯示中國“知識創造”分指數快速提升,“創新資源”和“創新環境”有待加強。

在“知識創造”方麵,中國排名第8位,比上年提升4個位次。中國SCI論文數量達到28.1萬篇;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96.8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26.3萬件,均位居世界第1位。

在“創新資源”方麵,中國排名第28位,比上年下降1個位次。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占全球的15.6%(數據年份為2015年,下同),仍居美國之後排第2位,但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縮小;R&D人員總量已連續9年位居世界首位;R&D/GDP達到2.06%,排名比上年下降2位至第17位;研究與發展人力投入強度排名不變,位列第33位。

在“創新環境”方麵,中國排名第20位,下降1位。排名下滑的指標是“宏觀經濟環境”、“員工收入與效率掛鉤程度”、“政府采購對技術創新影響”,分別排名第6位、第20位和第6位,均比上年下降2位。這表明,在經濟增速下行的背景下,中國創新麵臨的市場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相比較而言,中國政府對創新的支持力度仍位居世界前列。

(原標題:中國企業創新能力迅速提升 每年三方專利數達2000多件)

最後更新:2017-09-24 11:17:42

  上一篇:go 資金、機構爭相追捧人工智能股
  下一篇:go 阿裏巴巴和亞馬遜市值僅差1.3% 兩個月縮窄近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