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1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易綱:任何金融都要持牌經營 監管會實現全覆蓋

數字金融的發展使金融成本大大降低,讓普惠金融成為可能。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金融亂象相繼產生。9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2017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普惠金融必須依法合規開展業務,要警惕打著“普惠金融”旗號的違規和欺詐行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都要納入監管。

易綱指出,近幾年,各種支付、融資手段飛速發展,但是,包括e租寶、泛亞等金融亂象泥沙俱下。對此,普惠金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金融消費者的金融普及和風險教育。他強調,“要對全社會更多的老百姓,特別是對一些老年人和信息不太發達地域、信息較閉塞的群體進行普惠金融風險教育。告訴大家要識別什麼是風險,什麼樣的現象可能涉嫌金融欺詐。”

易綱透露,央行正在考慮提出“負責任的金融”理念,也就是讓金融消費者獲得合適的金融服務,並且承擔適當的金融風險。“把信息告訴消費者,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承擔了什麼樣的風險,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金融行為和金融服務的後果。所以在這方麵,要進一步加強消費者保護,而不是盲目地擴張金融服務。金融服務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效、越精準、越適合消費者的需求越好。”

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仍然有上億人和眾多企業得不到任何正規的金融服務,推進普惠金融非常迫切。

易綱指出,普惠金融對宏觀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典型例子是,普惠金融的信貸服務可以為輕資產的行業、小微企業和新興行業提供貸款與其他金融服務,有效促進經濟發展,特別是促進創新。“很多小微企業的創新是通過普惠金融的支持方式來獲得融資的,所以這方麵也對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動能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易綱強調。

另一方麵,普惠金融也有利於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個體層麵,使個體在經濟波動時能夠平滑消費支出,降低流動性風險,提升財務健康度,提高風險承受能力;行業層麵,能夠促使金融機構將信貸資產分散到更廣泛的客戶群,避免集中於少數大客戶和重資產的周期性行業,有助於分散經營風險;社會層麵,幫助弱勢群體擺脫貧困,縮小貧富差距,避免馬太效應,培育中產階級,提升社會平等和穩定,孕育穩定的金融體係。

此外,易綱還提到,數字技術的發展帶來金融科技,特別是數字普惠金融的突飛勐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降低了金融服務的獲客成本,也使得一些傳統金融機構擔心金融中介的作用會因此降低。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能夠完全舍棄“軟信息”。例如信貸員在作出決策前既要分析客戶的紙麵數據,也需要日常與客戶及其關聯方直接開展溝通來作出判斷。美國一項研究表明,銀行在關閉網點後,會逐漸失去網點周邊客戶的“軟信息”,對其信貸決策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金融中介的傳統優勢,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中國仍然非常明顯。

(原標題:易綱:任何金融都要持牌經營 監管會實現全覆蓋)

最後更新:2017-09-23 08:32:43

  上一篇:go A股本月上演舉牌潮 產業資本秀肌肉到底誰在買買買?
  下一篇:go 首屆“合並”發審委最終名單揭曉 四家券商負責人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