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國家發改委調研中歐班列 計劃加大行業規範扶持力度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國家發改委正在對全國20多條中歐班列線路開行及地方財政補貼進行調研。

成都市物流辦有關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此次調查主要是了解地方開行中歐班列開行組織及地方財政補貼情況,對其進行摸底,是為今後進一步規範中歐班列市場,對具備開行條件和形成規模的城市研究製度更為精準的行業扶持鼓勵政策,減少城市間不良競爭、規範市場環境,引導中歐班列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從2011年3月19日重慶首趟“渝新歐”班列開行以來,目前,全國已有成都、重慶、鄭州、武漢、蘇州等20多個城市開行了去往德國杜伊斯堡、波蘭羅茲、西班牙馬德裏等12個歐洲城市的集裝箱班列。

這些線路的開通推動了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但是,由於處於發展初期,存在一些問題。

去年6月,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李樸民就表示,中歐班列綜合運輸成本偏高、無序競爭時有發生、供需對接不充分、通關便利化有待提升,以及沿線交通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迫切需要加以規範和發展完善。

事實上,為了增加貨源,各條中歐班列線路都采取了地方財政補貼。這對發展初期培育市場是必要的,但是,由於開行線路不斷增加,各地補貼力度不斷加大,在一定意義上存在城市間的政策競爭。

為了整合力量,去年國家發改委、中國鐵路總公司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開始推進中歐班列統一品牌建設,並於去年6月8日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去年10月又出台了《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

《規劃》明確了中歐鐵路運輸通道、樞紐節點和運輸線路的空間布局,統籌利用中歐鐵路東中西三條國際聯運通道,按照鐵路“幹支結合、樞紐集散”的班列組織方式,在內陸主要貨源地、主要鐵路樞紐、沿海重要港口、沿邊陸路口岸等地規劃設立43個樞紐節點,建設發展43條運行線。

成都市物流辦有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國內開行比較好的成都、重慶、鄭州、武漢、蘇州和義烏等6個城市,去年運行數量占了中歐班列全部運量的90%以上。此次國家發改委對城市開行意義及地方補貼的調查,以及今後行業的規範整治,對這幾個城市是很有利的。

2016年,蓉歐快鐵的年開行量已達460列,躍居國內中歐班列首位,今年計劃達到1000列。近日成都市出台了《關於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物流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進一步推動成都建設國際性交通樞紐建設。

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主任杜進有在8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貨量較大、需求穩定的大型製造企業、商貿企業、貨代企業按照量價捆綁原則在基準運價基礎上給予優惠。對省內外通過國際班列運輸至歐洲及中亞的貨物以及返程到成都後分撥到省內的貨物,在物流運輸上給予一定的扶持。

另外,成都還將探索推進中歐班列多式聯運“一單製”和國際陸路聯運提單“物權化”,推動建立高標準國際陸路貿易規則。推廣集裝箱運輸、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和“無車承運人”“無軌營業部”等新型運營模式。

成都市物流辦人士表示,中歐班列跟港口、機場發展一樣,需要前期的投入來培育和引導市場,但是,長期的補貼存在一定弊端。成都去年啟用中歐全國公共平台,今年是第二年,成都正在推動更加市場化的運營。近日成都市政府召開會議討論市場化解決方案,可能將從運營主體、供應鏈金融、全物流體係建設等方麵進行改革。

最後更新:2017-08-11 14:22:13

  上一篇:go 歐盟宣布對中國不鏽鋼產品征收臨時關稅 涉及河鋼、首鋼、沙鋼等
  下一篇:go 季曉南:擴大國有控股混合所有製企業員工持股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