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資管規模超60萬億 央行提規範六對策
央行重申2017年仍然維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總基調,以及嚴控金融風險的決心。與此同時,第一次通過正式報告明確了資管業務的規範發展方向,指出了資管業務的五大症結和六大對策。
2017年過半,剛剛結束的6月,不論是央行稍見寬裕的貨幣投放還是銀監會自查延後的消息,都使得市場情緒得到了短暫的緩解,甚至更樂觀地認為,此前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以及強監管的總基調是否已經開始出現鬆動?
7月4日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下稱《報告》),再次重申了今年仍然維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總基調以及嚴控金融風險的決心。與此同時,央行第一次通過正式報告明確了資管業務的規範發展方向,指出了資管業務的五大症結和六大對策,顯示出強監管的決心不動搖。
7月5日,央行發布的2016年年報也再次強調,2017年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加強預期引導,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維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
《報告》再次強調了2017年仍然維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總基調,以及嚴控金融風險的決心。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麵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導致經濟循環不暢,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努力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均衡。並強調,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基本穩定,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去年以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嚴控貨幣投放的閘門,始終保持流動性的“不鬆不緊”,市場利率出現了明顯上行。但5~6月,央行貨幣投放的“套路”卻開始反轉,流動性較此前充裕。截至5月31日,公開市場操作餘額為48178億元,截至6月30日,這一數額為48645億元,較2~4月出現明顯上升。與此同時,銀行間市場利率總體下行,截至6月30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隔夜、七天較4月底5月初的最高位分別下降了近24個基點和29個基點。
央行此舉緩和了市場情緒,更為樂觀的甚至認為,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或許開始出現了一定的鬆動。不過,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明明表示,去杠杆尚未完成,6月的寬鬆政策更多是為了防範敏感時刻的風險。未來去杠杆仍會推進,市場過於樂觀的情況也許並非當局所願意看到的。
當日央行公告稱,近期銀行體係流動性充裕,對衝金融機構交納法定存款準備金和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後,銀行體係流動性總量仍處於較高水平,7月5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這是央行連續第9個交易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當日逆回購到期900億元。
明明表示,7月上旬,流動性回籠資金量較大,同時央行貨幣政策總體未轉向,與市場上“債牛”唿聲博弈的結果或導致短期債市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但國債收益率出現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首次對資管規範明確表態
《報告》中特設一個專題對資管業務給予表態,這是央行第一次通過正式報告明確了資管業務的規範發展方向。
《報告》指出,資管業務發展中需要關注的五大問題:資金池操作存在流動性風險隱患;產品多層嵌套導致風險傳遞;影子銀行麵臨監管不足;剛性兌付使風險仍停留在金融體係;部分非金融機構無序開展資產管理業務。
2012年下半年以來,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機構的資產管理業務快速發展,各類機構之間的跨行業資產管理合作日益密切,中國步入“大資管時代”。《報告》披露,截至2016年末,銀行表內、表外理財產品資金餘額分別為5.9萬億元、23.1萬億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資金信托餘額為17.5萬億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保險資產管理計劃的規模分別為9.2萬億元、10.2萬億元、17.6萬億元、16.9萬億元、1.7萬億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後,各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60多萬億元。
明明指出,上述五大症結劍指同業鏈條,此前,市場中部分人仍對監管存在僥幸心理,麵對《報告》中指出的如此詳盡的“罪狀”,各機構還需謹慎對待,正視銀行理財、同業存單套作同業理財、委外和債券的套利模式恐難以為繼的現實。
今年3月底至4月,銀監會連續發文加強對銀行業風險的監管,內容覆蓋銀行同業業務、投資業務、理財業務等,強監管之下銀行同業業務迅速萎縮。不過,近期銀監會稱“允許部分銀行推遲報送自查報告,以維護金融穩定”。市場一度解讀為監管基調開始出現“微調”,甚至認為到三季度若經濟承壓,則強監管將會開始鬆動。明明認為,此次《報告》是央行再次釋放“強監管”信號。銀監會推遲本應在6月上旬提交的銀行自查報告,監管稍有放鬆,但難以持續,市場過於樂觀的預期需要修正。
與此同時,與之前各個監管部門各自發布監管規範、處罰措施不同,此次央行在《報告》中多次強調各部門協調合作,包括建立統一標準規製、統一同類產品杠杆率、建立綜合統計製度等。明明稱,“這表明央行欲協調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共同解決目前資管行業存在的重大問題的態度,統一監管,逐步消除監管套利機會。”
《報告》提出了進一步規範資管業務的六大對策:分類統一標準規製,逐步消除套利空間;引導資產管理業務回歸本源,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加強流動性風險管控,控製杠杆水平;消除多層嵌套,抑製通道業務;加強“非標”業務管理,防範影子銀行風險;建立綜合統計製度,為穿透式監管提供根本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再次重申“打破剛性兌付”。今年4月,銀監會召開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時就已強調,規範理財和代銷業務,規範銷售行為,充分披露產品信息和揭示風險,嚴格落實“雙錄”要求,做到“買者自負”,切實打破“剛性兌付”。其實銀行理財打破剛兌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真正實現,央行此次表態是否意味著接下來將要“動真格”,值得市場關注。
最後更新:2017-07-06 07: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