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72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美媒:“債券通”吸引海外資金回流

美媒稱,數據顯示資金流入境內公司債。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7月30日報道,中國新實行的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政策(債券通)不僅對外國人有利,中國境外資本也可以通過此渠道轉移回國,充分利用國內信貸產品提供的機會。

隨著近幾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並且可能一直保持穩定,投資高收益的國內債券就變得更加誘人。

上海清算所數據顯示,自債券通7月3日正式生效後,境外機構已從一級市場購買了近15億元人民幣(約合2.22億美元)期限不到一年的短期公司債,二級市場交易規模則達到20億元人民幣。

市場參與人員說,外國投資者普遍偏愛國債,境外的中國基金經理們帶頭衝鋒進入信貸市場。基準一年期公司債收益較類似的國債高出1個百分點。

法國巴黎銀行駐上海的當地市場策略負責人單坤說:“中國機構嗅覺更靈敏,行動更迅速,因為它們對雙方的發行機構和市場更加熟悉。”他說,許多中國銀行、證券交易所、基金管理機構在香港都有分部或子公司,會將資金調回內地以享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套利機會。

境外人民幣12個月遠期合同隱含收益率,已經低於國家開發銀行(中國的一家政策性銀行,其利率可視作基準利率)所售債券的利率。澳新銀行駐上海的市場經濟學家曲天石稱,這一變動意味著國外投資者能以更低的價格對衝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和購買境內債券。

債券通用戶也開始嚐試利用可轉讓定期存單,這通常被中國的小型或區域性銀行用來募集資金,也是境外中國經理們熟知的一種證券。上海清算所數據顯示,7月3日以來,證券交易總額已達到約21億元人民幣。

由於近期境外亞洲債券市場出現混亂跡象,借助債券通購買國內信貸產品就更具吸引力。三家次級投資等級的公司最近取消了它們首次推出的美元債券,因為購買者要求更多風險補償。

對於國際投資者,最終他們可能也會被吸引來購買中國公司債,隻要監管部門強化市場標準的措施開始紮根。澳新銀行的曲天石說,這“隻是時間問題”。

最後更新:2017-08-01 12:47:56

  上一篇:go 第三批中央環保7督察組已全部完成督察意見反饋
  下一篇:go 英媒:中國加強對企業海外投資監管 但英仍受中企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