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4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海康威視等公司股價創新高 優質大白馬都有何共同特點?

A股市場今年“白馬”當道。海康威視、美的電器、大華股份等股價迭創新高。

這些優質“大白馬”都有什麼共同特點?除了ROE、PE、淨利複合增長率這些常見評價指標,e公司小編也提供一個維度:研發支出。

當然,對企業價值的評價,需要通過多年度、多指標分析,研發“給力”的公司不一定優質。但優質的公司,尤其是TMT、醫藥等行業的優質公司,普遍重視研發。

從舍得花大力氣投入研發的公司身上,我們至少可以解讀出以下訊息:

1,公司現金流沒問題,起碼不會到捉襟見肘的地步。

2,公司看好行業前景,至少離天花板還有一定距離。

3,公司的價值觀比較進取,希望保持/擴大領先優勢。

因此,從研發維度出發,e公司小編重點選取了“研發趨勢”(最近5年研發費用逐年加大)、“研發強度”(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兩個維度,曬一曬A股研發水平較高的公司們,以下數據僅供讀者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一、研發趨勢

下表選取A股已披露研發投入數據公司中,前100家最近5年研發費用逐年加大的公司,由研發費用從高到低排序。

A股研發趨勢紅榜

上榜公司是不是非常眼熟?

除了“中字頭”央企,上榜公司多來自TMT、家電、醫藥、汽車行業,其中很多都是市場追捧的所謂“白馬”公司。

比方說,最近正在激烈角逐深市市值頭名的海康威視與美的集團。

海康威視:研發費用逐年上升研發人員數量占比近五成

海康威視是最新的“深市一哥”,目前市值達到2925.55億元。在研發上,公司去年研發費用排名深市第三。

過去五年(2012年至2016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達6.07億元、9.22億元、13.01億元、17.2264億元和24.33億元。

另外,公司去年研發人員超過9300人,研發人員數量占比達到46.80% .

美的集團:研發費用逐年上升去年研發費用逾60億元

離“深市一哥”不到一個漲停板的美的集團,研發投入不僅居深市第一,更是A股民營上市公司中研發投入力度最大的公司。

美的集團去年研發費用高達60多億元。60億元什麼概念?在A股,目前有超過1300家公司總市值不超過60億元;有約2600家公司去年一年的營收不到60億元。

而這樣一家高研發投入的公司,過去五年均實現了數億元的投入增長。

2012年至2016年,美的集團研發費用分別為:9.31億元、30億元、40億元、52.63億元、60.46億元。

研發人員方麵,公司去年有研發人員8741名,研發人員數量占比9.07%。

在海康威視與美的集團的年報中,“研發”能力都被寫進了公司“核心競爭力”部分。

海康威視通過分層研發,保證新技術和新產品持續供應和有效研發。

美的集團著力於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全球研發布局和多層級研發體係。

此外,本月股價創出新高的大華股份、蘇泊爾、福耀玻璃、恒瑞醫藥等公司都榜上有名。

次新股中也不乏研發趨勢逐年向上的公司。去年下半年以來上市次新股中,有3家公司去年研發費用超過3億元,且過去五年研發投入逐年加大。它們分別為視源股份、蘇州科達、匯頂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這3家公司均配置了超高比例的研發團隊。其中,匯頂科技有800民研發人員,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達到85.38%;視源股份去年研發人員有1027名,研發人員數量占比達54.77%;蘇州科達研發人員數量占比也接近五成。

二、研發強度

下表選取A股已披露研發投入數據公司中,去年研發費用超過1億元、研發強度(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排名前100的公司,按所占比重從高到低排序。

A股研發強度紅榜

該榜單上出現最多的,依然是對創新及研發需求較高的TMT、醫院行業。

其中,恒生電子、海虹控股、北方華創、四維圖新、彩虹股份5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40%。

恒生電子不僅近5年研發費用不斷增加,公司去年研發費用高達逾10億元,且占營收比重已接近50%。

小編注意到,上述A股研發強度紅榜與A股研發趨勢榜有多家公司重合。具體包括:烽火通信、大華股份、恒生電子、東軟集團、四維圖新、科大訊飛、海格通信、廣聯達、紫光國芯、金證股份、啟明星辰、蘇州科達、四方股份、匯川技術、掌趣科技等。

研發強度排名靠前(46.72%)的北方華創雖不在前述A股研發趨勢榜上,但實際公司已經連續4年研發費用增加。特別是,公司研發費用由2015年的2.48億元,飆升至去年的7.58億元。

另外,研發強度較大(20.97%)但不在前述A股研發趨勢榜上的用友網絡,也已經連續3年加大了研發投入。公司去年研發費用超過10億元,整體研發支出較 2015年增長 20.6%。

Ps。由於部分公司未披露具體的研發投入情況,因此不在前述2個表單統計範圍內。如格力電器,盡管該公司雖非常重視研發(年報中稱“格力在科研投入上不設上限,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

當然,研發投入趨勢及強度並不能保證投入產出的效果。還要取決於將研發成果商業化的能力。

(原標題:可怕!這些公司不僅業績好,還在研發投入上不惜血本,多少白馬股就是這樣煉成的!)

最後更新:2017-06-25 17:02:18

  上一篇:go 寶鷹股份:有研討裝配式建築施工 但尚未實質涉及此類業務
  下一篇:go 李克強:準確把握世界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