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2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金融時報:外匯占款和人民幣趨穩 政策主動性空間擴大

從外匯占款變動情況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來看,在2015年以前,人民幣穩步升值期間,外匯占款增加較多,成為貨幣供應量的主要增量來源之一。

“而近兩年來,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因素影響,外匯占款持續負增長,其對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基本上是負貢獻。”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副總經理仇高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

不過,得益於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趨穩並升值,今年2月份以來,外匯占款保持低速波動,降幅較去年同期大幅縮小。今年7月份,外匯占款環比減少46億元。

江山金控綠色金融研究所所長、首席研究員李建軍對本報記者表示,7月份,外匯占款降幅很小,符合預期,再加上外匯儲備連增6個月,說明現在外匯市場比較平穩,外匯占款對於貨幣供應的擾動作用趨於穩定,貨幣政策獨立性空間提升。

貨幣政策被動情況有所改善

李建軍表示,2015年以前,由於外匯占款增加而形成的基礎貨幣較多,貨幣政策相對被動。

在此背景下,人民銀行實施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定價機製改革,更多地讓市場決定匯率走勢。李建軍表示:“這樣一來,決定權交給市場,外匯占款相應減少,前期央行貨幣政策被動的情況有所改善。”

同時,央行也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包括逆回購、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李建軍表示,從短期(隔夜)到中長期(1年左右)的貨幣政策工具體係已經形成。

今年上半年,央行累計開展MLF操作28940億元,期末餘額為42245億元,比年初增加7672億元,有效彌補了銀行體係中長期流動性缺口,成為央行基礎貨幣供給的重要渠道。

廣義貨幣(M2)方麵,一年來,M2增速呈持續穩步下行趨勢;7月末,M2餘額162.9萬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1個百分點。仇高擎表示,貨幣供應增速有所降低,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和去杠杆、強監管取得階段性成果的表現,也可以說是金融進一步脫虛向實、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反映。

李建軍也表示,在金融去杠杆過程中,減少多層嵌套、資金空轉已取得初步成效。表外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由1月份的33%降至-0.05%。“由於中間嵌套環節減少,貨幣可以由央行通過銀行或資本市場直接對接實體經濟,對M2的需求也會下降。同時,房地產市場已經趨穩,開發貸和住戶部門貸款增速回落,相應的貨幣需求也有所下降。因此,當前的M2增速較適宜,不需要貨幣政策偏積極。”

央行近期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下一步,公開市場操作將增強主動投放和回籠的靈活性,研究豐富逆回購期限品種,提高資金麵穩定性,並引導金融機構優化資產負債期限結構,維護銀行體係流動性基本穩定、中性適度。

對此,李建軍強調,流動性調控的目的是不鬆不緊,即提供能夠確保實體經濟增長所需貨幣。未來需要利用期限更加豐富、操作更加頻繁的公開市場貨幣政策工具,因為此類工具比較靈活,適用於央行對流動性的主動管理。至於期限品種如何豐富,要看銀行間市場、金融體係需要多少流動性,這也正是“削峰填穀”的意義所在。

近期,人民幣匯率基本打破了貶值預期,較年初升值4%。李建軍認為,人民幣匯率趨穩對於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言,意味著貨幣政策的空間較年初加大。“即便美聯儲進一步加息,我們也可以伺機而動,而非一定隨之加息,這給了貨幣政策一定的主動權。”另外,事實上,今年上半年,MLF已經升息20個基點,DR007保持3%左右,利率水平已經不低。另外,從經濟基本麵看,近期出口比較強勁,上半年GDP保持6.9%這一較高增速,這些因素對於貨幣政策主動作為很有幫助。

“穩貨幣+強監管”組合定調

近期央行宣布, 擬於2018年一季度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李建軍認為,這意味著“穩貨幣+強監管”組合已定調,下一步,貨幣政策需要圍繞如何支持實體經濟增長做文章。

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基礎貨幣由今年1月份的307810.72億元降至7月份的299098.02億元。對此,上述報告指出,從結構來看,這主要與超額存款準備金總量出現一定下降有關。其中,近年來,央行完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提高公開市場操作頻率,也使得銀行體係超額存款準備金需求明顯降低。

不過,2017年3月末和6月末,基礎貨幣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6.71%和5.19%。仇高擎分析稱,由於M2增速超過基礎貨幣增速,倒算下來廣義貨幣乘數有所上升。6月末貨幣乘數為5.37,比去年末上升0.35個百分點,這說明貨幣政策傳導機製較為暢通,商業銀行並未因去杠杆、強監管而“惜貸”,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並未受到影響。

從貨幣供應構成來看,M2主要包括M1(流通中貨幣、單位活期存款)和單位定期存款、個人存款、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仇高擎分析稱,主要受現金回籠較多影響,M1同比增速持續顯著下行,與M2的“剪刀差”總體上延續了近一年來收窄趨勢。受穩健中性貨幣政策與去杠杆因素的影響,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增速放緩,餘額呈現波動態勢,加之單位定期存款和個人存款增速的降低(可能受強監管和存款分流的影響),共同帶動M2增速下行。

M2是存款類金融機構資金來源即負債,主要是由上述機構的資金運用所派生而來。因而,從M2的“形成渠道”看,包括住戶貸款與非金融企業貸款(一般貸款)、外匯占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貸款、債券股權與其他投資等內容。此外,財政存款(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政府存款”科目)的增加(繳稅)或者減少(財政支出)也會導致M2的減少或者增加。

具體來看,仇高擎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去杠杆、強監管的推進,一方麵,社會融資“回表”、信貸占比上升,一般貸款的持續較快增長,成為拉動M2增長的最重要因素;另一方麵,非存款類金融機構貸款、債券股權與其他投資增速下降甚至負增長,拉低M2增速。而財政存款季節性波動特征明顯,往往是季度初匯繳稅款、拉低M2增速,季度末集中支出、增加貨幣供應。從外匯占款變動情況看,在前些年人民幣穩步升值期間,外匯占款增加較多,成為貨幣供應量的主要增量來源之一。而近兩年來,由於人民幣貶值預期因素的影響,外匯占款持續負增長,其對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基本上是負貢獻。但從邊際來看,由於人民幣貶值預期逐步扭轉,自去年年末以來,外匯占款降幅逐步收斂、趨近於零,未來一段時間有望轉為正增長。

據李建軍測算,目前,我國M2占GDP的比值約為2.08,意味著每投入2.08個貨幣能夠產生1個GDP。“1990年這一比值為0.8左右,那時候貨幣很強大,美國現在的水平即為0.8左右。M2占GDP的比值如果太高,意味著或會引發通脹,或存在資產泡沫。通過降低M2增速,未來這一比值水平可能會降低到2以下。”李建軍稱。

最後更新:2017-08-19 12:47:22

  上一篇:go 風輪直徑171米的海上風電機組吊裝成功
  下一篇:go 央行殷勇:監管套利意味著存在製度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