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69戶央企集團仍為全民所有製?年底前全部改為公司製!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中央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年底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要全部完成公司製改製,這意味著央企將全麵步入公司製時代。

哪些企業要改?

中央企業公司製改製並非新鮮事物,此次實施方案有什麼新看點?哪些企業會是改製對象?

記者了解到,到2016年底,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製改製麵超過92%。具體來看,目前101戶中央企業中仍有69戶集團公司為全民所有製企業,集團總部資產總額7.97萬億元;近5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中,仍有約3200戶為全民所有製企業,資產總額5.66萬億元。

實施方案給出了明確時間表:2017年年底前,除中央金融、文化企業外,按照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法登記、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全部改製為按照公司法登記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這意味著69戶央企集團公司和3200戶央企子企業必須在半年時間內完成從全民所有製到公司製的“變身”。

“改製完成後,中央企業將全麵步入公司製時代。”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

具體怎麼改?

關於公司製改製怎麼改,實施方案在“製定改製方案”“嚴格審批程序”“確定注冊資本”等方麵都作出了具體要求。

具體來看,中央企業集團層麵改製為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務院授權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批準;改製為股權多元化企業,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按程序報國務院同意後批準。中央企業所屬子公司的改製,除另有規定外,按照企業內部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

“審批分三個層麵:央企集團層麵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需要國資委批準,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報國務院同意,央企子公司改製一般情況下則走企業內部程序。”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說。

國資委要求,各企業9月底之前把改製方案報國資委,母公司和各級子公司同時進行,確保11月份之前完成。

改製難在哪兒?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在推進國有企業公司製改製,有效提升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但是,在部分國有企業特別是部分中央企業集團層麵,公司製改製仍然是個難題。改製究竟難在哪兒?

“國企改製難在過程複雜、利益多元,有的企業涉及大量債權債務關係。”李錦說。此外,改製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有的央企在改製中花費幾億元做資產評估,可能還需要繳納幾百億元的稅。

“評估後雖然增值,但不產生實際效益,企業積極性不高。”李錦說,公司製改革推進難不僅有曆史原因、體製原因,還有改革意識不到位的因素。

政策支持有哪些?

時間表已經明確,改製必須如期完成,困難必須克服。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方案明確了“劃撥土地處置”“稅收優惠支持”“工商變更登記”“資質資格承繼”四方麵的政策支持,為央企改製順利推進提供支撐。

比如,在稅收方麵,實施方案明確,公司製改製企業按規定享受改製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土地變更登記和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等方麵稅收優惠政策。

改製不僅要順利推進,更要安全推進。“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是改製必須堅守的底線,要對改製全流程進行監督。”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說。

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施方案要求,嚴格履行決策程序,加強對改製全流程的監管,堅持公開透明,嚴禁暗箱操作和利益輸送。

國企改革下一步怎麼走?

從全民所有製改為公司製,不僅僅是一個“牌子”的變化,更應該是深層次機製的改變,根本目的在於激發企業發展的活力。

“經過多年的改革,一大批國有企業建立了市場化的經營機製,但一些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改革還不到位,企業內部不同程度存在人浮於事、大鍋飯現象。”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說,而公司製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製度的必要條件,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迫切需要。

中央企業全部實現公司製無疑是國企改革的重要一步。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圍繞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國企在混合所有製、董事會建設、內部三項製度、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等改革方麵還將按下“快進鍵”。

(原標題:69戶央企集團仍為全民所有製?年底前全部改為公司製!)

最後更新:2017-07-26 17:53:48

  上一篇:go 中百集團尾盤封漲停 四機構拋售5000餘萬元
  下一篇:go 新華時評:嚴防央企公司製改革成簡單翻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