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71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手机_平板_苹果apple


四季度策略展望:蓝筹股能否崛起?A股吃饭行情还有吗?

A股市场即将进入2017年最后一个季度,历史数据显示,四季度多数是由机构主导的蓝筹股行情,过去10年大盘蓝筹股的表现通常好于中小股。展望四季度,券商分析师们的观点依旧谨慎,招商证券、天风证券等都认为四季度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大级别行情仍需等待。

历史规律揭示四季度走势

从历史上A股四季度走势看,多数是由机构主导的蓝筹股行情,过去10年大盘蓝筹股的表现总体好于中小股。通常来说,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了比拼净值,在最后一个季度很可能会加仓自己的重仓股。同时,一些机构投资者也会进行调仓换股,为下一年提前布局。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上证50为代表的白马龙头股,在过去10年中有6年表现为上涨,除了2008年、2011年等这些单边下跌行情的年份外,其余多为红盘报收。过去10年中,四季度平均上涨7.84%,远高于其他指数。

同时,根据历史数据,上证指数沪深300深证成指在四季度上涨概率更高,皆为6年上涨4年下跌,过去10年四季度平均涨幅分别为5.32%、6.23%、5.71%。

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过去10年四季度走势相对较差。其中,中小板指过去10年中有5年表现为下跌,创业板指过去7年中有4年表现为下跌。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周期龙头能否再续升势?

8月经济数据连续2个月下滑,市场对需求端预期趋向悲观,叠加环保督查的影响,上游强周期股及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明显回调。展望四季度,周期板块经调整之后,是否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

上海证券指出,四季度周期龙头走强的逻辑尚未彻底动摇。首先,经济数据表现出足够的韧性,下半年宏观经济不悲观。需求端韧性叠加供给端在供给侧改革与环保督查的双重压力之下继续收缩,行业的报表修复仍有空间。其次,周期板块产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将会日趋明显,行业龙头的优势地位将越来越凸显,中期看修复的可持续性更强。因此,周期龙头公司,报表修复+估值修复的双重逻辑尚未动摇。

不过,也有券商分析师对周期股的未来走势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银河证券表示,若上游资源品价格继续大涨,并逐步向中游向下游行业传导,带动经济体通胀上行,政策会进行相应的转变。首先是货币政策将不会放松,会继续收紧;其次是去产能有可能弱化。在面临需求下滑的情形时,单纯供给端收缩带来的上游资源品价格的上涨不具有持续性。

银河证券强调指出,本轮周期股行情已经走过接近4个月,部分强周期品种面临三四季度盈利增速回落、估值优势不再的问题,我们对上游强周期资源品股票持谨慎态度。

四季度策略展望:A股震荡格局延续

从三季度市场表现来看,市场整体较为活跃,无论是大盘蓝筹还是中小市值都出现了上涨,并且涨幅差别不大。展望四季度,券商分析师们普遍认为,A股震荡格局延续。

招商证券:四季度大级别行情仍需等待

招商证券表示,根据现有的数据,我们推测进入四季度,投资增速边际回落,前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效应逐渐削弱,企业盈利增速面临下行。投资需求回落后,四季度流动性开始有望迎来冰封,利率拐点将现。

招商证券认为,四季度后政府投资将会保持稳定,继续大幅增加的概率不大,如果四季度地产投资下滑,生态环境、环保水务、旅游等方向政府项目可能会成为优先支持的对象;十九大后科技创新、消费等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投资策略上,建议配置风格以稳为上,从“绿色中国”、“可选消费崛起”两大思路进行布局。

天风证券:新经济将驱动结构行情

天风证券表示,旧经济难再“春”,新经济将驱动结构行情。旧经济和旧产业虽然有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红利,但低资本支出和高资产负债率显示其“春意不再”;新经济是新周期的主角,技术是产业更替的核心。

天风证券强调,今天这个时代的漂亮alpha,来自消费升级、技术进步和全球化需求所驱动的新经济产业。消费、科技、金融三者的相互结合和融合,不仅诞生出新零售、消费金融和fintech等投资机会,也孕育了新能源、环保等投资机会。随着新旧动能的转化加快,权益的alpha策略逐渐清晰,将出现新经济驱动的结构性行情。

渤海证券:四季度仍为震荡市

渤海证券指出,四季度,业绩方面,由于上市公司受到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的影响偏弱,循着“剩者为王”的逻辑,反而部分上游和中游的上市公司成为了限产和环保政策的受益者。未来上市公司总体业绩虽有下行,但预期降幅正在收窄,A股全年有望实现15%左右的盈利增长。

估值方面,目前A股的估值分化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创业板中存在商誉减计风险的公司估值依然处于下行过程。进入四季度,在经济维稳动力减弱的背景下,金融去杠杆的力度存在进的可能,因而整个市场的估值都将承压,特别是创业板中有商誉风险的个股估值承压将更为明显。

渤海证券认为,总体来看,A股业绩增速虽将回落,但全年看依然能获得不错的增长,估值则有小幅下行的风险,因而总体来看两者的作用接近抵消,A股总体依然是震荡市的格局。

爱建证券:市场以稳定为主

爱建证券同样认为四季度市场以稳定为主,预计下半年GDP会较前期有所回落,但年GDP增速基本维持在6.7%左右,基本上呈低位徘徊的趋势。这也决定了市场上行的基础不强,同时虽然监管趋严和去杠杆是大的趋势,但前期政策效果已经显现,预计4季度也不会有大的变动,市场流动性来也不宜过于悲观。在前期风险有较大释放之后,未来所以市场以稳定为主,上行动能和下行空间都有限。

后市分析>>>

大数据揭秘:A股国庆节后上涨概率大 这些板块蕴藏机会

六大券商四季度策略:以稳为进 未来走势仍旧乐观

四季度宏观面整体向好 板块轮动中延续慢牛行情

【延伸阅读】

东方红资管:中国版“漂亮50”在未来一两年可能成为趋势

国庆前夕,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私募权益投资部投资主办人李竞,就前三季度行情和四季度投资主线及市场逻辑等问题进行探讨。李竞认为,长期投资是“称重机”,价格终将反映价值,在长期投资中,控制风险、选择胜算概率比较高的投资方式是获取稳定投资回报的重要要素。

“不亏钱才能一直留在牌桌上,维持赚钱的可能性”,在李竞看来,随着市场资金机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白马成长股的估值适度泡沫化可能会成为现实,中国版漂亮50在未来一两年可能成为趋势。

访谈过程干货满满,基金君大致梳理了下,李竞的主要观点如下:

1、在幸运的行业找好公司;

2、随着市场资金机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白马成长股的估值适度泡沫化可能会成为现实,中国版漂亮50在未来一两年可能成为趋势;

3、电子和新能源板块有被过度博弈化的倾向,但真正质地好的优秀龙头公司长期依旧可以配置;

4、从投资研究方面来看,当前港股部分优质公司的估值洼地尚未被开发;

5、不亏钱才能一直留在牌桌上,维持赚钱的可能性,并有利于保持好的心态;

6、股市短期看是‘投票器’,不可测因素多,很难把握;长期看是‘称重机’,价格终将反映价值;

7、优秀企业不等于优秀股票,市场往往在某些阶段会给予优质企业过高的定价。

8、本轮反弹更多的市场基础在于政策预期差的博弈,反转的基础并不夯实,中长期仍然受制于估值和盈利的双重制约。

以下是对话实录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做投资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

李竞:巴菲特有一句着名的投资名言:第一条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诚如巴菲特所言,最重要的首先不是怎么赚钱,而是考虑如何不亏钱。

中国基金报记者:但是对于投资来说,投资是要赚钱而不仅仅是不亏钱。

李竞:在长期投资中,控制风险、选择胜算概率比较高的投资方式是获取稳定投资回报的重要要素。

不亏钱才能一直留在牌桌上,维持赚钱的可能性,并有利于保持好的心态。选择优秀的公司为伍,保持耐心,一旦上市公司业绩变好,投资机会来临时,不亏钱才能有足够筹码,才能保留全力挥杆的机会。而一旦亏损较多,没有筹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就很难再把握住好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在选择股票和行业上有哪些坚守的原则?

李竞:我们在实际的投资中严格控制风险,精选行业护城河较深且管理层高效的优质公司,以合理的估值买入并长期持有,做大概率的投资,为投资者努力赚取长期收益。

首先,在幸运的行业寻找好公司。幸运的行业里的龙头公司相当于正和博弈,买入后伴随着公司的成长和市占率的提高可以获得良好的股东回报,为投资人真正赚取长期可持续的收益。而挑选非优质企业则是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赚的是其他投资者的钱,这种情况下,不确定性大,胜率会低很多。

第二,寻找能干的管理团队。优秀的管理团队,能够制定明确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有高效的执行力和强大的竞争优势,使公司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长期回报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第三,多维度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优秀企业不等于优秀股票,市场往往在某些阶段会给予优质企业过高的定价,但如果实际价值偏差太多的话,就很容易产生估值泡沫,影响投资概率,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好公司。此外,还要重视夏普比率,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在有限的风险敞口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业内有句话,股市短期看是“投票器”,追涨杀跌在所难免,一只股票短期买的人多了就会涨,短期价格走势并不能完全反映价值;但长期看则是“称重机”,优秀的公司能够穿越市场牛熊,价格终将反映价值。

中国基金报记者:如何评价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市场特点?

李竞:今年A股前两个季度市场主线以价值股和蓝筹股为主,进入7-8月份以新能源汽车、钢铁煤炭为代表的周期股行情启动。但本轮反弹更多的市场基础在于政策预期差的博弈,反转的基础并不夯实,中长期仍然受制于估值和盈利的双重制约。

中国基金报记者:这一时间公司在投资上有哪些思考?

李竞:公司坚持的价值投资风格,中长期能较大概率地战胜市场,短期的组合收益率受市场偏好影响无法保障,因此我们更注重择股而不是择时。从三季度看市场依旧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复制着两年前创业板大牛市的一些行为模式,但由于市场参与者的变化和两年来经济背景的演变,博弈的难度无疑在加大,因此对我们而言就更要坚持价值投资风格,在价格低于公司价值时介入,分享优质公司的成长收益。

中国基金报:白马股上半年积累了不少涨幅,到了三季度中小创崛起,针对市场风格是否会切换也有不同的声音,在您看来,市场背后的投资逻辑是否在发生变化?

李竞:站在当前时点,由于前期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过于集中,三季度白马蓝筹类股票已经释放了一定的回调风险。中期来看,家用电器、汽车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移动互联网等增长确定的行业白马龙头公司由于相对估值吸引力依旧比较明显,仍旧是市场抱团配置的首选。随着市场资金机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白马成长股的估值适度泡沫化可能会成为现实,中国版漂亮50在未来一两年可能成为趋势。

此外,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两大板块有被过度博弈化的倾向,但真正质地好的优秀龙头公司长期依旧可以配置。

中国基金报记者:港股不断创出新高,您认为是否还具有估值优势?

李竞:我们于2016年初率先判断香港市场的主流品种存在一定的估值优势和分红率优势,领先于市场加大港股通的配置,在2016-2017年取得较为可观的超额收益。

内地资金受资产荒和人民币贬值因素影响将持续南下,港股的资金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本土机构定价权能力提升;而从投资研究方面来看,当前港股部分优质公司的估值洼地尚未被开发,而未来随着A股投研力量的同时南下,以及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正在布局港股洼地,香港市场或在迎来中长期配置良机。

目前来看港股优质品种的估值优势依旧存在,我们会继续加强港股公司研究和配置。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对四季度的行情怎么看?比较看好哪些行业呢?

李竞: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都从来不对短期的市场进行预测,我们也不认为自己有比他们更强的智慧去对下一个季度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布局。

我们始终坚持长期价值投资,以客户长期财富增值为目标,关注客户资产长期净值的增长,不会跟随短期的市场偏好去进行大规模资产配置的切换。

板块来看,家用电器、汽车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移动互联网等增长确定的行业白马龙头公司由于相对估值吸引力依旧比较明显,中国版漂亮50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趋势。(来源:中国基金报)

私募展望后市:或许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长牛的起点

回顾今年前三季度市场,周期股爆发和优质蓝筹续创新高共同推动市场普涨,基本面驱动上涨的特征明显。

三季度市场较二季度的冰火两重天相比,结构分化有所减弱,创业板止跌反弹,市场呈现普涨行情,上证指数上涨5.05%;创业板指数上涨2.95%。

三季度市场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有色、钢铁和化工等周期性行业的上涨,以及经济企稳回升预期下金融蓝筹股的共同推动;消费品领域除食品饮料上涨较好外,家电和汽车等上半年涨幅较大的行业处于调整中;主题方面,AI(人工智能)和苹果产业链相关的电子类企业表现不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相关公司受到市场追捧。

很明显,三季度市场上涨的脉络继续呈现出基本面驱动股价上涨的特征,主要的驱动因素一是经济基本面的企稳复苏,二是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加入MSCI预期推动下的北上资金,他们基于基本面分析为基础持续买入性价比全球最佳的A股优质龙头公司,使市场呈现龙头不断创新高和概念股不断创新低冰火两重天的分化行情。

正如我们在年初的回顾与展望中已经指出,市场正在发生诸多结构性的变化:投资者结构趋于机构化和专业化,散户逐步退出市场;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投资和投机的天平终于开始向投资倾斜;市场化改革逐步让制度套利失去土壤,壳资源炒作降温,优质企业价值重估面临机遇,优质优价将取代劣币驱逐良币。未来预计仍然是结构性的机会,传统产业的龙头优质公司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中小型真成长公司跌出来的机会都值得我们关注。

展望后市,也许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长牛的起点。

(1)制度环境改善,未来中国股市将真正成为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的场所,也将成为全球投资者财富配置的主要场所。

股市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资金融通渠道,又是承载中国居民财富的重要载体,未来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遗憾的是,由于发行体制和监管不严等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内幕交易和炒壳炒重组实现短期暴利的示范效应,加上85%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中国股市一直充斥着投机炒作风,价值投资者被边缘化,劣币驱逐良币,股市不具备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也没有成为中国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主要载体。

但随着刘士余主席的上任,管理层在发行制度和监管领域重拳出击,未来发行注册制的推行和严格监管,以及机构投资者占比的提升,价值投资者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基于基本面驱动的定价模式成为主流,未来股市真正成为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的场所,也成为投资者财富配置的主要场所。

一旦股市成为财富配置的主要场所,将引爆国内和国际两大配置需求的觉醒。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会从目前的2亿快速增长到5到8亿,大量的居民财富配置需求给中国股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投资需求,中国居民财富80%配置房地产而只有5%配置资本市场的结构必将向欧美25-30%的配置资本市场的结构看齐;作为第二大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目前国际投资者占比2%,未来有可能提高到20-30%,国际投资者配置的需求也有极大的潜力。

(2)经济基本面和估值角度看,中国经济仍然走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是大概率事件,整体市场估值不贵,优质公司性价比突出。

做投资控制风险是第一位的,我们先看风险。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全球经济出现逆全球化潮流,受益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面临贸易保护,汇率贬值和房地产泡沫等诸多担忧;中国经济本身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压力凸显;全球利率在美国加息周期启动过程中面临紧缩的环境,利率走高直接打击股市债市预期;媒体报道也是愁云惨淡,大有山风欲来大厦将倾的感觉,移民换汇渐成风潮。至少从感觉来看,我们感觉处处是风险,步步惊心,因此股市债市都经历显着调整。

但我想说的是,感觉到的风险不一定是真风险,真的风险是我们没有感觉到的,出乎意料的事情。也许,风险已经充分释放,至少是部分释放,巴菲特说过,“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人人防风险之时,也许正是有心人人弃我取,适时播种的季节。

面对逆全球化,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供给侧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化解风险,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和国内改革的推进,传统行业盈利状况正在改善,全球制造业竞争优势被颠覆的概率很小;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变化也不小,涌现出不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后续还有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和人口素质红利值得期待。

目前,真正不利的是利率环境有可能处于紧缩周期,只要不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相信中国经济度过坎坷是坦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上证指数和上证50无论从PE还是PB较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都低很多,便宜就是硬道理,目前的市场或许已经充分反映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即便是估值较高的创业板也有不少真成长公司逐步进入可投资区域。特别是今年涨幅较大的上证50中的很多优质龙头公司,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基本面,两位数的盈利增长匹配的是个位数的估值,全球比较都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是股价能够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只要你相信中国经济不会崩溃,也许现在正是播种中国股市的黄金季节,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耐心,等待优秀企业成长,待到山花烂漫时你在丛中笑。

(3)微观市场看,股价结构分化仍是主基调,价值投资回归是未来市场主要的结构变化,基本面驱动的定价模式将成为未来市场演化的主流模式,优质龙头公司将成为投资者争夺的稀缺资源而由折价转溢价。

我们要关注各个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基本面的变化,基于基本面定价寻找才貌双全的优质公司投资。具体而言,未来中国经济进入消费驱动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消费升级和医疗保健,教育、体育、旅游、金融等服务行业也是值得持续的关注领域;传统行业购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是趋势,优质龙头是研究的重点;新兴行业如手机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AI产业链,先进制造业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特别是市值较大的行业龙头公司,一直以来由于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等原因表现为优质公司折价现象,这为基于基本面投资的价值成长投资人创造绝佳的投资机会,但随着国际投资者的加入和机构投资者的增多,优质溢价将成为新常态。永远不变的是变化,中国的变化往往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因此大家要做好迎接基于基本面分析的价值成长投资的准备。

投资感悟:知行合一是价值成长投资者必须跨越的门槛。好的收益是知行合一的结果,知行合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难在知是行的前提,但在知的层面,我们是真知吗?一方面,未来是不确定的,好公司一直处于变化过程中需要深入认知和紧密跟踪,你是否具有真正的认知能力,识别出好公司仍然处于好的状态;另一方面在遇到短期的波动时,你是否有能力分辨出这种波动或变化是趋势性的还是暂时性的影响?行在知的基础上,但行的时候,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真知还是假知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艰苦的研究和逻辑分析过程,以及不断的验证过程。特别是你的认知和市场的表现出现重大差异的时候,你如何保持定力和耐心?

在知的层面,2017年5月赴美参加巴菲特股东会,使我对价值成长投资有了新的理解。奥马哈之行给我的最大收获是:投资一要活的久,二要耐得住寂寞。今年巴菲特87岁,芒格93岁,以如此高龄的合伙人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半中午只休息1个小时午餐的答投资者提问使我明白了,价值投资者只要活得长那么只有20%的年复合收益就可以成为世界首富;奥马哈是个只有不到20万人的宁静小镇,在这样的环境做投资,无形中屏蔽了很多短期机会的诱惑,或许是巴菲特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坚持等待企业成长获利的重要原因,大多投资失败的案例是经不住各种各样的暴利诱惑而丢失了投资最需要的耐心。

巴菲特的投资到底是价值投资还是成长投资?我认为是价值成长投资,既有价格低于内在价值买入等待价值回归的所谓价值型投资,也有价格和内在价值接近但成长价值突出的所谓成长投资。我们学习巴菲特一定要明白价值成长投资的内涵。

16年机构投资研究的历练告诉我,成功投资靠的是好公司+好耐心,长期而言选股(才貌双全的好公司)是投资超额收益的源泉,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选时往往是市场的魔鬼诱惑,由于再投资风险的存在使得选时很难成为持续超额收益的来源。但认识到这一点和在任何时候做到这一点是需要良好的心态和定力的,需要我们克服来自客户的压力和短期机会的诱惑等等。知行合一是价值成长投资者必须跨越的门槛,要通过实践不断提高真知的能力并坚决贯彻执行。

诚朴方法:抱朴守正,知行合一,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投资本身是一个科学和艺术、体力和脑力结合的工作,诚朴资产认为,作好投资也要争当三好学生: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和好的风控。

(1)对于好的理念,其实简单地说就是要做确定性高的投资而非投机,确定性高意味着风险低,只有稳中求进才能在投资市场中活得长,而只有活得长短期看似低的收益率在复利的神奇魔法下才能变成财富的真正增值。对于专业投资人而言,理解“慢就是快”是一个非常困难但必须完成的转变,否则投资永远是停留在投机和业余的边缘;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又需要投资人的理解和支持,公募基金的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无法知行合一,而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如果能遇到理解自己理念的投资人,是有可能践行这种理念,重现巴菲特的传奇也不是没有可能。

(2)对于好的方法,见仁见智。对于我践行的价值成长方法而言,核心是找到好的企业在一个好的估值(性价比)下买入长期持有,分享企业的成长创造的价值,我把他总结为选择才(公司质地和成长性佳)貌(估值合理即性价比佳)双全的好企业长期投资。

好企业一方面是收益的源泉,另一方面也是基本面投资者主要的风险控制手段。对于好企业有很多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其实好企业业余投资者都很容易识别出来,一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都是好公司,难点在对未来的预期和判断,因为投资是买企业的成长,而公司的成长是否持续需要对公司所处行业趋势,以及公司的业务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有深入的理解,这需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和持续的跟踪实地调研,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没有捷径;好的估值除了可以用市盈率等相对估值指标和DCF(现金流折现模型)等绝对估值方法评估之外,也需要一些创新的方法对一些新兴产业进行评估,这里面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但总体而言买得便宜是很关键的因素。

对于好的方法,其实争论比较大,对于专业投资人而言,理解“少就是多”很重要,其实投资之道,大道至简,很多时候less is more;在执行层面,诚实面对,知行合一很重要,唯有诚实才能知错就改,坚持真理,唯有诚实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好的风控其实关键要理解永久性本金损失和短期浮亏的差别,对于long only的投资人而言选择好的企业投资是风控的核心,其次才是资产配置、组合投资和公司制度等层面的风控措施。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方略,伴随优秀企业共同成长是我的方法,就像交朋友要和优秀的人做朋友,我们投资也要和优秀的公司同行,倘如是则时间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给一点耐心让优秀企业成长,我们收获的将是财富的稳健成长。(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四季度策略展望:蓝筹股能否崛起?A股吃饭行情还有吗?)

最后更新:2017-10-06 17:33:48

  上一篇:go 全球市场四季度大预测:美股料继续高歌猛进 美元或翻身!
  下一篇:go 日本股市周五小幅高开 日经225指数开盘上涨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