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創業板栽了!樂視預計虧6億 溫氏盈利下降70%

周五對創業板是很艱難的一天。

7月14日,上證50指數收盤上揚0.85%,再創近兩年新高;而創業板指則重挫1.87%,且本周下跌幅度達到4.9%,創出一年來最大周跌幅。

創業板中,除三聚環保神霧環保溫氏股份等不少公司股價逼近年內新低之外,網宿科技掌趣科技鐵漢生態等創業板大權重紛紛破位閃崩。

從對創業板指影響的角度來看,權重排名靠前的個股分別是溫氏股份、樂視網、三聚環保、碧水源

1、樂視網上市以來首現半年虧損

7月14日晚間,樂視網發布2017年度半年度業績預告,預告稱,上半年將虧損6.36億元至6.42億元,而去年同期樂視網盈利2.84億元。這也是樂視網上市七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度虧損的情況。

樂視網對於虧損的解釋稱有三方麵的原因,首先由於公司所處行業特點,當期的版權攤銷、 CDN 以及人力成本等營業成本並未下降, 但由於受到樂視體係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影響,加之公司品牌受到一定衝擊, 隨之客戶粘性出現波動,公司的廣告收入、終端收入以及會員收入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其次,為了堅持精品內容的獨播策略,公司在二季度未對外進行版權分銷業務,導致版權分銷收入同期也大幅下滑。

最後,報告期內,公司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規模較大約為 2.3 億元, 其中無形資產版權減值準備 1.30 億元、 存貨跌價準備 0.02 億元、 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0.98億元

而今天有關樂視的負麵新聞還有:有報道稱,樂視汽車在內部會議上宣布,從本月開始未來4個月將不會發放工資。

6月14日,樂視控股人力資源部發出員工內部信,聲明對部分員工的社保及公積金延繳,均已安排補繳,並稱公司正在與相關政府部門協調,最大程度地降低對其影響。在此之前,有多家媒體報道了樂視部分員工投訴社保、公積金延遲繳納問題,這直接關係到員工的購房和子女入學等問題。

7月11日,據環球網報道,樂視控股相關負責人稱,由於樂視控股及非上市體係麵臨資金緊張的困境,公司決定將7月份工資推遲一個月至8月10日發放。

對於樂視汽車無法發放未來四個月工資的消息,樂視方麵表示,公司本月工資將正常發放。

樂視稱,按照公司規定,每月15號為工資發放日,由於本月15號是周六,本月工資會順延至下周一7月17號發放。

2、溫氏股份業績大減

排名第一位的溫氏股份流通市值高達785億元(7月14日收盤價計),影響權重高達8.12%。

昨日晚間,溫氏股份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盈利16億至19億元,同比下滑74%至78%;上年同期淨利為72.27億元。報告期內,商品肉豬售價同比下降20%,商品肉雞售價同比下降30%,其中養雞業經營業績同比由盈利轉為虧損。溫氏股份一季度淨利14.73億元,同比下滑52%,彼時公司稱市場商品肉雞的價格已經觸底反彈,行情開始回暖。

受業績大幅預降影響,溫氏股價在10點30分左右出現閃崩,跌幅最低觸及7.48%,之後在低位徘徊,收盤時下跌7.01%。

3、三聚環保股價今日放量大跌

在前兩天剛剛大跌6%後,三聚環保再度重挫,一度觸及跌停,創3月以來新低。公司股價整體自高點以來也已跌幅超20%。而股價表現之所以如此疲軟,主要是由於公司深陷財務質疑風波。

5月26日,一篇名為《三聚環保百億合同之謎》的報道稱,三聚環保巨大的營收增長和利潤增長與其本身匹配度受到了市場的關注,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三聚環保尚未完成項目合同總額為197億元,待執行金額為129億元,而三聚環保在年報和公告中對於重大合同項目進展很少詳述,市場對三聚環保的項目真實情況無法了解更多。

調查還發現,三聚環保部分重大合同背後的客戶實力存疑,部分合同執行進度與披露的信息不符。此外,一些客戶的高管名字屢屢與三聚環保相關人員名字重合,從而令人懷疑,是否很多項目是以三聚環保的名義出麵參與的,存在一些實質性的關聯關係。

4、神霧雙熊5天閃崩30%

7月14日消息,神霧環保、神霧節能午後一度雙雙跌停,在本周五個交易日跌幅接近30%。

其實5月末,神霧係就已經受到市場人士對其業績的質疑,當時就引發兩股紛紛跌停。今日再次雙雙暴跌,有私募分析稱,市場對於連續高成長企業的真實性存疑,其中就包括有造假嫌疑的神霧環保、神霧節能。因此為了規避風險、防止‘踩雷’,就逃離這些有嫌疑的“問題股”。

創業板的神話故事講不下去了?

隨著樂視網事件的持續發酵,市場對於創業板公司的成長安全性有所擔憂。而且投資者普遍擔憂樂視網複牌會給創業板指數帶來更大的衝擊,這也是現在對創業板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

從更深層次來看,除了IPO提速對創業板公司的“直接打擊”之外,一直以來蔓延於創業板公司的“外延式”成長道路越來越臨近“被證偽”階段。

從2013 年開始的並購周期將上市地位帶來的四重殼價值發揮的淋漓盡致,殼價值隨並購借殼等高發帶來的正反饋水漲船高,也幫助中小創到2015 年上半年迎來估值最頂峰。但從2016 年開始,監管態度轉變,脫虛入實背景下監管政策明顯收嚴,並購、再融資和借殼難度均加大。此前,並購並表帶來的業績增長給上市公司帶來諸多好處,資金熱情參與;但是,負反饋周期內,業績高基數、並購難度加大而又必須要繼續往下走下去、收購對象業績不及預期帶來的商譽減值壓力、此前熱情參與其中的各方資金變成了解禁潮、收購後的資產整合需要的時間精力,因此創業板公司股價也不得不麵臨下行壓力。

實際上除了上證50與創業板指數的分化,或者說除了“漂亮50”與“要命3000”的分化,A股市場還發生了許多值得關注的變化——曾經備受市場寵愛的ST個股、次新股和高送轉,在最近的幾個月中集體“遇冷”。

因此,表麵上看到的僅是“創業板指”的失寵,實際上還有ST、殼公司、高送轉、概念股、次新股等一眾嬪妃都沒有能夠敵得過藍籌白馬。而這背後所折射的,是A股投資生態的變遷——這必將是一個重爭王後的新時代。

(原標題:創業板栽了!樂視預計虧6億,溫氏盈利下降70%,還有三聚環保、神霧環保都崩了)

最後更新:2017-07-15 07:48:20

  上一篇:go 美國至7月14日當周石油鑽井數增加2台
  下一篇:go 大金融站上大風口!私募基金齊唿:金融板塊將現長線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