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國內叫好不叫座 多家上市公司遠渡海外入局頁岩油

隨著歐佩克和俄羅斯等產油大區在2016年底宣布減產計劃並於2017年執行,國際油價一度小幅回暖,但此後下跌趨勢並未止步,即使減產時間宣布延長也無法阻止。眾多評論認為,根源在於“不倒翁”一般的頁岩油,已經深刻地影響了能源供給格局。

或許正是早早看到了這一點,以遼寧成大(600739,SH)為代表的上市公司才會斥資數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試圖抓住“風口”。但因油價低位運行,多家上市公司在國內開發頁岩油上折戟。在遼寧成大大膽“豪賭”背後,還有少數上市公司一度公布投資頁岩油計劃,甚至列為公司戰略轉型重點卻最終悄然告吹。

與遼寧成大深耕國內不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梳理A股上市公司投資進度發現,資本對頁岩油開發利用的熱情轉移到海外,上市公司遠渡海外掘金頁岩油者占了絕大多數。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仍堅持投資上百億拚未來者亦有之。雖然在低價油時期,穿越海洋並不能保證可觀的利潤,但也有公司樂觀地認為找到了抄底的合適時機和場景。

國內:上市公司開發頁岩油多遇挫

頁岩油改變的供需格局,反過來卻影響了自身發展。洲際油氣(600759,SH)曾分析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在2016年基本完成了尋底、探底、觸底過程,測試了短期快速下跌的極限位置。而許多評論指出,頁岩油對能源格局的改變成為油價長期跌宕的關鍵因素。

龍柏信息今年5月的期貨研究報告就表示:“盡管市場普遍認為歐佩克將延長減產協議,但頁岩油的瘋狂增產料將限製油價的上行空間。”作為非常規能源的頁岩油,本身其開采成本就普遍高於普通石油資源,由其壓低的價格反過來也必然影響自身的發展。

這種被反噬的情況,同樣反映在了其他部分A股上市公司中。記者梳理公告發現,A股市場投身頁岩油的企業寥寥。這一情況並不令人意外,畢竟從業者統計全國頗具規模的頁岩油企業總共也才在10家上下。就上市公司來說,除了遼寧成大,一度選擇在國內投資頁岩油並作為重點項目規劃的還有吉電股份(000875,SZ)和淩鋼股份(600231,SH).

這三家公司的共同特性是,在項目規劃之初油氣都非其業務板塊,入局頁岩油都涉及某種程度的戰略轉型。對於淩鋼股份來說,頁岩油甚至一度被看做其盈利的救命稻草。

2010年以來,淩鋼股份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11年1.56億元的淨利潤對比2010年出現腰斬。在2014年虧損達7.13億元後,淩鋼股份稱鋼鐵市場形勢將更加嚴峻,已呈現出高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兩高兩低”的特點。當年淩鋼股份宣稱啟動重組、實施五家子油頁岩綜合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3月27日公布了相關的募資預案後,股價接連跳空上漲兩個漲停板,從25日的2.01元上漲到28日的2.43元。上述預案介紹,五家子油頁岩綜合開發利用項目位於遼寧省,礦區麵積28.41平方公裏,礦石資源儲量約3億噸。達產後,該項目開采規模約330萬噸/年,預計提煉頁岩油約8.2萬噸/年。

然而,2014年後上述擬募投項目最終無果而終。也正是在2014年,國際油價遭遇腰斬式暴跌。當年底,布倫特油價跌至每桶57.33美元,較年內高點下跌了50.2%。

相比淩鋼股份,吉電股份的頁岩油項目也未走出萌芽階段。國家電投集團吉林省能源交通總公司(以下簡稱能交總公司)作為吉電股份的大股東,一度承諾將吉林省樺甸地區一個油頁岩開發項目轉讓給吉電股份經營。

2006年有關公告顯示,按照當時的規劃,該項目預計總投資27.5億元,規劃中包括為年開采285萬噸油頁岩和年產20萬噸頁岩油的幹餾廠,投資回收期為9.52年。然而,在2008年,公司公告稱能交總公司終止了項目,原因主要在於因鐵路壓礦,開發項目開采年限隻有6.89年,導致項目投資成本無法收回。

海外:資本遠渡重洋抄底頁岩油

中國頁岩油的儲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然而,試圖在國內布局頁岩油的企業大多遇挫,跟風者也寥寥。更多的上市公司選擇遠渡重洋抄底頁岩油產業。

海默科技(300084,SZ)自稱國內首家海外投資非常規油氣資源的民營上市公司,其在美國從事頁岩油氣勘探開發。但是,其在低價油時期過得也並不好,2016年其油氣勘探開發業務實現油氣銷售收入4122.21萬元,僅實現營業利潤6.66萬元。

與海默科技類似的還有美都能源(600175,SH)。美都能源的石油業務收入都來自美都美國能源有限公司,截至2016年底,該主體油氣產量最高峰達到1.69萬桶/天。然而,2016年油價下跌後,石油板塊收入迅速被腰斬,同比下降52.66%至4.34億元。

目前,A股市場投資頁岩油力度最大的是新潮能源(600777,SH).2014年,原本主打房地產業務的新潮能源決定將公司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定位於海外石油及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及銷售,同時將原有傳統產業逐步剝離。

2015年以來,新潮能源連續啟動兩次重組,先以22.1億元收購了浙江犇寶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今年4月份收購寧波鼎亮匯通股權投資中心的事項也經過了證監會的批準,涉及金額81.66億元,兩者作價合計達上百億,其權益中都包括了美國當地的頁岩油資產。其中,鼎亮匯通擁有的油田資產在Permian盆地區域有20塊油田進入全美產量排名前100位,整個盆地的產量占得克薩斯州的3/4,占全美的1/10.

在國內頁岩油儲量巨大的情況下,為何上市公司願意去美國掘油?新潮能源方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時石油價格低位運行為本次收購提供了重大契機。”此外,相對完善的行業環境也被納入了考慮,“公司認為美國已形成了完善的從勘探、鑽井、開采到運輸、銷售的石油行業完整產業鏈,這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理想的產業環境。”

對於將來是否考慮回國開發頁岩油,新潮能源方麵含蓄地表達了預期:“就目前而言,由於缺乏實際的操作經驗、技術數據等,中國的頁岩油開采發展較慢,大量的原油消費仍然依靠進口。”其認為,進入美國市場可以了解和接觸最前沿的頁岩油開采技術和知識,為將來奪取中國頁岩油市場份額搶占先機。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則告訴記者,“就成本來說,中國頁岩油開采成本比美國貴很多,賣出的,不一定夠覆蓋生產成本,這個跟地質和技術、資源都有一定關係。”

油價跌跌不休的時期,在新潮能源看來也是抄底良機。其在公告中認為,“隨著經濟周期的演進,原油價格回歸上漲是今後的必然趨勢。公司選擇於此時並購海外油田資產從而進入能源行業,是公司準確把握石油行業重大價值投資機遇的戰略舉措。”

(原標題:國內叫好不叫座 多家上市公司遠渡海外入局頁岩油)

最後更新:2017-07-20 08:45:19

  上一篇:go 經濟參考報:270隻個股停牌 A股任性停牌仍待強化監管
  下一篇:go 今年以來42家企業IPO申請被否 創業板占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