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萬達債券大跌或為委外資金拋售 銀行緊急開會排查風險

多隻債券、股票毫無征兆的詭異下挫,讓萬達集團遭遇監管排查其風險、銀行清倉的傳聞不脛而走。

6月22日上午,萬達集團多隻債券突然急劇下挫,旗下公司股票也一度逼近跌停。當日下午,複星集團也出現類似情況。隨後,有消息稱,監管層要求各家銀行提供對萬達等企業境內外融資支持情況及風險分析,多家金融機構也要求管理人清倉大連萬達債券。

22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從銀監會內部人士處獲悉,銀監會大行監管部此前電話通知“要求提供對海航集團、安邦集團、萬達集團、複星集團、浙江羅森內裏投資公司的境外投資借款情況及風險分析,並重點關注所涉及並購貸款、內保外貸等跨境業務風險情況”。

“監管層不太可能針對個別企業進行風險排查。”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持有的債券出現寬幅波動,會給銀行自營盤帶來很大風險,其自營盤不太可能集中拋售。萬達集團等企業債券6月22日的下挫,由委外資金拋售的可能性很大。

有銀行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6月22日,有銀行已經緊急開會,排查相關企業業務,對風險進行評估,並討論下一步的風險應對措施。

委外資金拋售可能性大

6月22日,萬達集團多隻債券價格突然跳水,15萬達01債早盤價格一度跌逾2.3%。旗下萬達電影(002739.SZ)也在上午大跌9.87%,隨後在午間緊急停牌。當天下午2時左右,“複星係”的複星醫藥(600196.SH,02196.HK)A、H股截至收盤分別大跌8.02%、5.92%,複星國際(00656.HK)則大跌5.78%;複星集團2022年、2023年到期的美元債價格則下挫5%、6.3%。

上述情況出現後,隨即有消息稱,監管層要求金融機構提供各自對萬達集團、複星集團、海航集團、安邦集團等境內外融資支持情況及風險分析。此外,浦發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均要求管理人清倉大連萬達債券。

“我們行沒有持有萬達債券,目前沒有收到監管要求排查的通知。”某中小股份製銀行金融市場部門高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風險已經暴露,或者出現可能的重大風險,銀行寧可不做這些項目,也要采取避險措施,以保證資金安全。

在萬達集團債券大跌之前,上述監管要求排查風險的消息,在銀行同業業務的同行之間已經小範圍流傳。事件發生前,他也聽同行說過監管要求排查的消息。

上述股份行金融市場部高層認為,監管的風險排查理由或基於:第一,萬達、複星等企業集團,最近兩年進行了大量海外並購,彼時正是中國資本外流最為嚴重之際;第二,中國企業近期進行的海外並購,大多以房地產、消費類資產為標的,嚴重背離了“脫虛向實”的產業導向;此外,部分大量進行海外並購的企業,均具有過度依賴高杠杆擴張的特征,存在引發係統性風險的隱患。

“有些企業這幾年海外並購,用遠遠超過正常價格的估值,並購大量無形資產,而且價格高昂,但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外麵的人根本看不到。”該人士說。

中國企業高歌勐進“出海”並購之際,正是中國資本外流最為嚴重之時,外匯儲備從4萬億美元,一度跌破3萬億美元大關。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3月,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公開表示,去年一年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了很多足球俱樂部,其中不乏在直接投資的包裝下轉移資產。

根據銀行金融市場條線人士介紹,銀行大量拋售持有的某項資產,必須有人下達交易指令。但按照慣例,金融機構不會無緣無緣的突然減持某項資產。“有權下達交易指令的人,隻能是得到某種消息,並且是有限的少數幾個最核心的決策人員,不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下達了交易指令。”

不過,上述業內人士判斷,萬達集團、複星集團債券大幅下挫,由銀行直接拋售的可能性並不是太大。出現上述集中拋售的情況,很可能是委外資金所為。

根據上述股份製銀行金融市場部高層介紹,銀行的債券委外投資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銀行主動管理,即管理人隻充當執行的角色,交易決策、交易指令均由銀行下達;一種是管理人主動管理,交易決策由管理人自行決定,無需銀行下達交易執行。換言之,在這一模式下,拋售某隻債券時,管理人可自行決定。

該人士還稱,2015年以來,由於回報率走低,債券業務隻有層層加杠杆才能取得正收益,如果所持債券價格出現寬幅波動,不但收益難以保證,還會很容易擊穿本金,相關部門管理層也會受到處罰。因此,為了防範風險,不到萬不得已,銀行不會輕易拋售其自營的債券。

銀行緊急開會商討對策

6月22日午間,萬達集團發布聲明,否認金融機構要求清倉持有的債券之事。當晚, 萬達商業、萬達電影也發布澄清公告。此外,複星集團也在當日下午否認此事。

“如果監管層排查,也是對具有共同特征,或存在相近風險的一類企業一起查。”上述股份製銀行金融市場部高層說,監管針對個別企業進行風險排查的可能性很小。

不過,萬達集團存量債券規模巨大。根據公開統計數據,萬達商業的存續債券規模共870億元,其中620億元在未來3-5年到期。麵對萬達集團、複星集團等公司突然出現的股債雙殺,銀行等金融機構又將如何應對?

上述股份製銀行金融市場部高層說,據他了解,6月22日,已有銀行緊急開會,排查是否持有與相關企業有關的資產,並對風險進行判斷,討論下一步的風險應對措施。盡管並未持有相關企業的債券,他所在的銀行同樣也討論了此事。

該人士還稱,按照慣例,麵對此類已經暴露或者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第一步,監管層會要求各家銀行排查,銀行也會進行自查,包括業務規模、風險敞口、期限等情況,對風險進行判斷。如果風險已經暴露,或風險過大,銀行往往會采取拋售所持相關資產等措施。

不過,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存量債券規模巨大,隻是對涉事的幾家企業而言,對銀行間市場來說,上述幾家企業的單一債券發行規模占比並不大,對整體市場的影響較為有限。下一步銀行可能采取的措施,要看具體的風險程度,以及銀行自身對風險的評估。

“如果風險太大,銀行也不太可能出手穩定市場,畢竟沒有這個義務,首先還是要自己避險。”上述股份製銀行金融市場部高層說,一般而言,如果判定某項或某類資產風險很高,銀行很可能還會繼續減持。常見的做法是,為了防止更大風險,企業會向其核心授信銀行申請繼續提供資金穩定市場。

(原標題:萬達債券大跌或為委外資金拋售 銀行緊急開會排查風險)

最後更新:2017-06-23 22:57:41

  上一篇:go 深交所完成上市公司2016年度信息披露考核工作 質量情況良好
  下一篇:go 華泰證券:國內肉牛產業待轉型 豬肉消費比重將長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