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機構報告:7省提前實現“大氣十條”目標
今年是我國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的收關之年,各地到目前為止完成情況如何?有研究機構今天發布的成果稱,7個省去年就已提前實現了“大氣十條”確定的目標。
環保部宣教中心、清潔空氣創新中心今天(27日)發布《中國環境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7)》(下稱《報告》)。環保部宣教中心副主任閆世東介紹,2016年,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國74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9.1%,388個城市的優良天數比2015年上升2.1個百分點,但是仍有部分地區尤其是京津冀采暖期的空氣質量還有待改善,想享受良好空氣環境,必須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攻堅戰。
《報告》分析了30個省(區/市)的汙染數據後發現,2016年,各地顆粒物汙染總體有所改善。
PM2.5重點控製區域中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珠三角、重慶10個省(市)地區的平均降幅達7.8%。在以PM10年均濃度下降為目標的省(市)中,安徽、四川、江西、廣西、黑龍江、貴州和廣東7個省已提前實現了2017年的下降目標。
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高級項目經理李靖介紹,2016年全國大氣汙染自淨能力區域差異明顯,大部分大氣汙染自淨能力較好的地區,其汙染程度也相對偏低。
在產業結構方麵,2016年全國30個省(區/市)第二、三產業比例相比2015年,除貴州略有上漲外,其餘均下降。30個省(區/市)第二、三產業比例平均值為0.891,相比2015年下降了約9.7%,下降趨勢明顯。2016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62%。
在汽車保有量方麵,2016年全國汽車保有量1.84億輛,比2015年增長13.6%;除北京、天津以外,其他28個省(區/市)2015年每千人私人汽車保有量相比2014年增長率均超過9%。
李靖介紹,夏天的臭氧汙染和冬天的霧霾都離不開揮發性有機物(VOCs)這種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質。
上述報告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控製取得明顯進展,但揮發性有機物防治相對滯後,對大氣環境影響日益突出。”
李靖介紹,目前,北京、上海、廣東、重慶、天津、河北等多地已經頒布了相關的揮發性有機物防治地方標準,北京、上海、深圳等都已經完成了城市尺度比較完善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清單編製工作。截止到2016年年底,已有17個省(市)出台了揮發性有機物收費細則,40多個城市頒布實施了揮發性有機物相關整治方案。
“其中,上海市在全國首創了汙染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報告介紹,上海根據排放標準的要求來選擇並確認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指標,合理確定安裝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的企業範圍,出台一定的經濟鼓勵政策推進汙染防治,並保證在線監測設備的數據準確性和有效性,“上海通過汙染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為政府環境管理部門汙染源治理提供準確依據,具有全國示範效應。”
“各地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整治方案的密集出台以及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強,意味著揮發性有機物已逐漸成為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指標。”李靖說,隨著化工企業入園工作進程加快,化工園區的揮發性有機物防治將是未來揮發性有機物防治的主要推進方向。
報告稱,在環境執法方麵,繼2015年新環保法加大了違法排汙處罰力度之後,我國於2016年加大了環保督查力度,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全國各省(區/市)開展環保督查工作,實現了由“查企”到“督政”的轉變,強化了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將環保壓力向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準確傳導。
重點省(區、市)PM2.5年均濃度目標對標及年度變化圖
30個省(區、市)PM10年均濃度變化
2011-2016年全國煤炭消費變化趨勢
已公開環保督查整改方案的各省(區)督查問題統計
30個省(區、市)2013-2015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圖
30個省(區、市)2013-2015年萬元GDP一次能源消耗量圖
最後更新:2017-09-27 16: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