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德國大選隻看歐元?小心行情撬動整個市場
摘要
如果你錯過了美聯儲決議的大行情,就別再錯過德國大選了。
如果你錯過了美聯儲決議的大行情,就別再錯過德國大選了。雖然外媒認為德國大選相比美國大選顯得靜悄悄,因為普遍認為默克爾連任總理毫無懸念。
德國大選八問八答!
① 德國大選什麼時候舉行?
德國大選通常是在周日舉行,今年的大選投票則同樣放在了周日(9月24日)。高準確性出口民調在投票結束後將迅速出爐,我們可清楚地知道誰贏了,但聯合政府組建則可能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行情可能有兩波,一波在今日(9月22日)提前預熱,另外一波可以說是主要波動,預計影響下周初金融市場走勢。
② 這次選舉有何意義?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次選舉可能對歐洲的未來產生嚴重影響,雖然沒政黨提出德國脫歐,但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和強國;且近年來,德國影響力不斷增強,柏林似乎是真正的權力中心,而不是布魯塞爾。
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安全問題提議意義深遠的改革,這可能導致德法兩國更深層次的合作,據一係列信號顯示,默克爾正準備推動建設一支歐洲軍隊。
③ 英國為何需關注德國大選結果?
大選結果可能對英國脫歐產生重大影響,並影響可能達成的脫歐協議。德國是歐盟中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它曆來是英國在歐盟中最親密的盟友之一。
默克爾已明確表示,她不會在諸如人員自由流動等某些關鍵問題上妥協。但她也被英國議會視為一個實用主義者,將為德國和歐盟尋求最好的協議,並對“懲罰”英國不感興趣。
相比之下,舒爾茨是一個歐盟理論家,其政治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布魯塞爾。作為歐洲議會前議長,他明確反對英國脫歐;去年他揚言要實行“最困難式英國脫歐”。雖然他沒有表明是否會繼續走這條路線,但現在他已經進入德國政壇,若舒爾茨勝利將使得英國議會緊張。
更通俗來講,德國是英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而英國在穩定的德國經濟中有既得利益。德國也是北約重要盟友,參與國際反伊斯蘭國家行動,是同盟國抵禦侵略的重要堡壘。
④ 德國大選選舉製度科普
9月24日即將進行的德國大選指的是聯邦議院的選舉,德國是現代議會共和製國家。聯邦議院是核心的權力和立法機關,總理是政府首腦,而總統雖然是國家元首,但並不掌握實權。一般而言在聯邦和地方層麵,德國公民選舉議院(會),而議院(會)選舉總理和憲法法院,再由總理來任命同一層級的政府內閣。
根據德國憲法,聯邦議院每隔46至48個月須進行一次換屆選舉,占議院多數議席(50%以上)的政黨或是政黨聯盟的黨魁一般會出任德國總理,並組建聯邦政府。
⑤ 德國主要政黨分布
盡管德國政壇政黨林立,但是由於聯邦議院5%門檻的限製,真正有可能進入國家權力核心的政黨目前看來有6個,其中“兩大”為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
由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由基督民主聯盟黨和基督社會聯盟黨聯合組成,CDU/CSU),屬於中右派政黨;
由前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茨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屬於中左派政黨;
右派的自由民主黨(FDP)其實是十足的“中間派”,自1949年成立以來曾分別與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
中左派政黨綠黨,成立於1980年,1983年首次進入聯邦議院,曾於1998年至2005年與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
遊弋在左派和極左派之間的左翼黨,和2013年才成立的極右民粹主義的德國選擇黨(AfD),兩者均未有過執政經驗,但支持率近年來有所上升。
劃分德國政黨左右派的主要標準在於對於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場問題上的政策主張:左派政黨支持積極的財政政策,降稅增支,更加注重公平的收入分配;而右派政黨主張平衡的財政收支,在經濟政策上支持增加市場製度的靈活性,比如對最低工資持保留態度。比較被歸為極右派的德國選擇黨,其主要在歐洲一體化和移民兩大當前刺激德國民眾神經的問題上,采取了較鮮明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政策傾向——疑歐並且反對移民,主張德國自身的文化認同,從而在近年來異軍突起。
⑥ 默克爾連任幾成定局?
沒錯!德國大選可以說是一場非常沒有懸念的大選。“默克爾贏定了”、“德國大選實在是太平淡無奇”……這些都成了近期歐美媒體報道中常見的標題。作為德國政壇的“常青樹”,默克爾有望追平前總理科爾,成為德國曆史上第二位連續執政16年的總理。
根據彭博綜合的多家民調顯示,任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及其姐妹黨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支持率為36.3%,領先了舒爾茨領導、現與聯盟黨聯合執政的社民黨,該聯盟目前支持率為22.1%。根據德國憲法,大選得票率超過5%的政黨才能進入聯邦議會。除前述兩大政黨外,目前民調支持率超過5%的政黨還有自民黨、左翼黨、選擇黨和綠黨,這4個政黨支持率旗鼓相當,在11%-9%之間。
盡管有評論認為民調數據不足為憑,比如在去年的美國大選及英國脫歐公投中,民調機構提供的數據與最終結果相去甚遠,但根據德國選情研究機構統計,曆次德國大選的結果與選前最後民調的結果並無太大出入。
那麼可以基本確認,德國大選難出“黑天鵝”,這個是一個市場完全可以預料到的板上釘釘的“白天鵝”。
⑦ 唯一的懸念在於:默克爾是否會尋求與其他政黨組建執政聯盟?
依照現在的民調結果推算,盡管當前執政聯盟的支持率較高,但可能無法贏得絕大多數議會席位。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單獨組閣,默克爾將不得不與其他政黨組建聯合執政黨。以下為幾種可能的組閣方式:
“大聯盟”——野村證券認為,最有可能的是,現執政聯盟基民盟和基社盟與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組建新的執政組合。此為強強聯合,能夠確保在議會中獲得多達396個席位,並繼續由默克爾領導執政聯盟和國家。
“牙買加聯盟”——野村認為,第二大可能是基民盟、基社盟、自由民主黨(FDP)和綠黨(Greens)組建執政聯盟,又被稱為“牙買加聯盟”,可能性為10.7%。這一聯盟融合了綠黨的自由主義立場和自民黨的商業友好政策立場,有可能贏得多數議會席位。然而,盡管基民盟與上述政黨之前都分別有過合作的曆史,但這樣一個“牙買加聯盟”也可能無法順利組閣,因為他們的經濟和社會政策立場都不一致。
“黑黃聯盟”——默克爾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也可能選擇與默克爾最青睞的自由民主黨(FDP)組成新的執政聯盟。這意味著將回歸“黑黃聯盟”。這種政治聯盟曾在前總理科爾(Helmut?Kohl)任期內統領德國長達16年之久。不過近期民調顯示,這種執政聯盟可能無法獲得議會多數席位。野村認為,組建這種聯盟的可能性隻有0.7%。
“黑綠聯盟”——即基民盟和綠黨(Greens)組建的執政聯盟。不過,這種聯盟獲得的議會選票可能也不會超過50%。野村認為,這種聯盟可能有7.3%,屆時有望獲得399個議會席位。
“紅、紅、綠聯盟”——如果基民盟的得票情況差於預期,而社會民主黨(SPD)好於預期,那麼有可能出現其他形式的聯盟——“紅、紅、綠聯盟”,也就是社會民主黨(SPD)、左派黨(Die?Linke)和綠黨(Greens)組建的執政聯盟。野村認為,這種聯盟可能僅為0.1%,隻會獲得252個席位(在總席位中占比42%).
“紅、黃、綠聯盟”——即社會民主黨(SPD)、自由民主黨(FDP)和綠黨(Greens)組建的執政聯盟,不過這要求綠黨作出巨大讓步。
野村證券認為,“大聯盟”的可能性比較高。還稱,如果這一猜想成為現實,可能傳達出歐洲穩定的信息。這通常對於經濟來說是個好消息。
⑧ 德國大選不僅看歐元,可能會引發金融市場連鎖反應
黃金將成德國大選“犧牲品”,風險偏好情緒將重擊避險資產
黃金在遭遇了美聯儲決議的痛擊失守1300之後,恐怕還將麵對德國大選很有可能帶來的下跌行情。不過短期之內,還需結合朝鮮局勢判斷,若周末朝鮮方麵不出現突發情況,那麼黃金在下周可能會延續美聯儲的弱勢行情,下方支持看1285附近。而若周末朝鮮方麵發生突發,比如又發射導彈,那麼周一黃金方麵會忽視德國大選的利空行情,強勢反彈,收複1300關口。
歐元可能會走強,1.20仍是短線的阻力位
由於外界普遍認為默克爾將連任感覺市場會波瀾不驚。匯通小編認為也許不如外界想想的那麼平淡,默克爾當選後實際上對歐洲區是一大利好,說明之前她所推行的一些政策特別是希望歐元區能夠保持統一而做出的努力、犧牲或者讓步還是被德國人所接受的,所以對於歐元來說也將會是一大利好。作為投資者應該注意有可能發生歐元新的一輪上漲行情,尤其在當前美元仍不完全具備長期走強的條件之時。不過1.20仍是歐元短線上行的阻力,截至發稿,歐元以及挽回了美聯儲決議的部分跌幅。
美元上漲基礎仍不堅定,德國大選或令其回撤決議行情
美聯儲的這次宣布縮表後美元出現了上漲,但是我們應該記住,之前的兩次加息並沒有阻止美元的走弱,所以我們也應該對這次美聯儲會議後美元能否走強保持謹慎態度。並且德國大選利好歐元的同時,也將令美元回撤決議行情。需關注92關口的跌破情況,截至發稿,美元還持於該關口之上,但一旦德國大選行情啟動,該關口還是顯得岌岌可危,下方是支持看91.60附近。
德國大選可能會打擊避險貨幣日元,但力度有限
德國大選是提振市場風險偏好情緒的事件,這將打壓避險貨幣日元。不過力度可能有限,因為朝鮮緊張局勢隨時有可能再度出現,加之美元兌日元近期漲勢過勐,技術上有調整需求,因而日元預計受德國大選的打壓程度可能不會過大。
商品貨幣的跌勢有望因德國大選而刹住
商品貨幣澳元、紐元、加元本周皆因美聯儲決議下跌,但跌勢有可能因德國大選帶來的風險偏好情緒而刹住。具體來說,澳元兌美元下方的支持看0.7830附近,反彈有望看0.8000;紐元兌美元有望重回0.73關口之上;美元兌加元將有可能回撤近期的漲幅,短線回撤至1.2200可能性很大。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9-22 1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