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萬億不良資產待處置 金融科技能否拯救“暴力催收”
“暴力”似乎已經成為催收行業一張揮之不去的負麵標簽,一直缺乏配套的政策規範,遊走在灰色地帶。為了撕下這張標簽,多家第三方催收機構目前正紛紛布局智能催收領域,將人工智能、大數據、聲文識別等金融科技手段運用到貸後催收的各個環節,利用技術手段提升催收效率,淨化清收環境。
機構搶食不良盛宴
目前,我國從事催收工作的法人單位數量已有2000多家,但一方麵由於缺乏監管,導致民間借貸和網絡借貸過度跑馬圈地,催生了較高的壞賬率和逾期比例;另一方麵一些中小借貸平台在將業務轉讓給第三方催收公司時不能進行很好的約束,在利益驅使下,第三方催收公司會采取暴力手段,從而使催收行業魚龍混雜。
根據銀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5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7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東方資產預期今年我國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規模將小幅增加,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預期收益率超過15%。
然而,不良資產市場雖然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但由於缺少相應的法律條文的製約,大量催收遊走於灰色地帶。在此背景下,業界唿籲催收平台應利用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聲文識別等,以取代暴力催收。
捷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風控官王曉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以技術為依托的創新型催收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工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回款率。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在走向規範發展的道路,平台用技術的手段打破暴力催收,這恰恰是創新型催收未來的努力方向。
技術解決信息不對稱
那麼,金融科技是否能夠從根源上杜絕暴力催收?
資易通CEO盛潔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暴力催收是不會消失的,因為現行法律製度下,很難杜絕私人私下的放款。隻要有私人放貸行為,就會存在暴力催收。但是,對於目前相對正規的催收機構來說,可以利用技術手段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問題而導致的催收時情緒激憤事件。”
盛潔儷用資易通的兩款智能催收產品“貓掌”和“貓捕快APP”對記者舉例稱,如遇外訪案件,APP內部的天網查詢、貓眼查詢還可以檢索出債務人的互聯網公開信息,以及附近派出所、街道辦事處、企業等,一鍵導航直達債務人所在地。“通過大數據,貓捕快可以快速分析曆史客戶及回款情況,建立清晰的回收畫像,讓整個催收流程更加高效,簡化人力在其中的角色。”盛潔儷說道。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催收機構常見的技術是聲文識別和情緒識別技術,聲文識別可以將電話錄音直接轉成文本,再轉成關鍵字,關鍵字使催收過程中的問題一目了然;而情緒識別技術可以在催收人員的情緒有起伏時,提醒他應當立刻掛機。此外,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所有逾期案件中的電話信息做標記,在自動掃描電話信息的同時,有效反饋號碼標記,同時外唿多路號碼,節省業務人員的時間。
“以短信催收為例,逾期客戶通常會收到包括逾期告知、逾期危害分析、還款協議、還款優惠等內容的催收短信,通過技術手段分析逾期客戶閱讀短信停留時間、追蹤逾期客戶閱讀短信後撥打的電話,可以初步分析逾期客戶的還款意願,進而匹配不同的催收策略。”王曉婷告訴記者。
事實上,金融科技在催收行業的應用目前還處於早期。記者獲悉,當前市麵上的線上智能催收服務主要分兩類,一類是把待催收的案子放到平台上,任何人看到都可以認領並且進行催收,完成後結算傭金,類似催客APP;另一種是催收工具型APP,不提供任何派單功能,幫助催收團隊和催收人員提供記錄、導航、信息分層等服務。
(原標題:萬億不良資產待處置 金融科技能否拯救“暴力催收)
最後更新:2017-07-24 0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