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MSCI中國A股指數成份股有望反複表現 基金布局中盤藍籌股
自6月21日A股成功被納入MSCI以來,外資的偏愛已經成為A股市場一股“隱藏的力量”。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6月21日至23日3個交易日內,北上外資總計淨流入44億,其中近30億資金布局MSCI中國A股指數成份股。更值得關注的是,有此前一直積極布局港股產品的基金公司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更傾向於將投研力量集中在研究MSCI中國A股指數成份股上,放慢布局港股的力度。目前從市場資金流向以及基金布局都可以看出,“北熱南冷”的格局將持續得到強化。
外資“北上”熱情提升
在衝關MSCI前後,從調研到買賣,外資的一舉一動已經在實質上影響A股市場風格的變化。今年6月以來,互聯互通資金流動由“北冷南熱”變為“北熱南冷”,外資“北上”流入A股的熱情有所提升。
6月份前3周,外資中一支重要的力量QFII組團調研了利亞德、寧波銀行、大族激光等公司。這些公司主要具有低估值、績優、大市值等特征,符合納入MSCI的潛在標準。這足以證明外資已經在提前布局相關概念。臨近MSCI公布決定前3周,外資更是用真金白銀對這些標的投出讚成票。從數據流向來看,6月5日至15日的9個交易日,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有7個交易日成交淨買額為負值,相比之下,滬股通同期成交淨買額為負值隻有3個交易日。深股通成交淨買額也明顯超過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上周五,在每日滬深股通十大活躍成交榜上,絕大多數是MSCI中國A股指數成份股,海康威視、貴州茅台、美的集團等遭外資搶籌,淨買入金額均超億元。
資金對MSCI相關概念的熱情仍然在延續。A股納入MSCI消息宣布後(即6月21日以後的3個交易日),“北熱南冷”的格局延續。統計數據顯示,滬股通6月21日至23日的3個交易日累計淨流入13.1億元,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淨流入11.38億元;而同期深股通累計淨流入31.56億元,深港通下的港股通累計淨流入15.57億元。
關注MSCI板塊分化效應
在內資和外資共振效應下,多隻白馬股刷出曆史新高。不過,目前投資者最大的困惑是,在白馬股連續上漲後,估值有所抬升,市場風格是否會切換呢?
滬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形成了一波較為極致的行情,整個A股市場以上證50為主的價值股獲得了明顯的超額收益,因此不排除利好兌現後,上證50為主的價值股有一定回調的可能。“但由於資金有一定的慣性,潛在有望被納入MSCI的板塊三季度有望持續活躍。”該人士表示。
平安證券最新發布研報也指出,年初至今藍籌股出現大幅上漲,在此背景下,價值投資唿聲日盛,對以貴州茅台為代表的藍籌股預期也越來越高。報告特別指出,價值投資並非隻購買超級藍籌白馬,同時也不是在任何價格下都買入。在當前估值水平下,一些中盤股的價值優於大盤藍籌股。
就在上周末,MSCI首席投資官亨利·費爾南德茲對外公開表示,未來將考慮納入更多中盤藍籌股,195隻個股很有希望被納入。一家公募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實際上,這195隻個股的意義遠超目前已經累積大量漲幅的大藍籌,未來具備估值優勢及稀缺性的中盤藍籌股有望引起市場關注。”
公募調整產品布局
看到MSCI帶來的行情效應,多家公募基金也開始調整布局。有基金公司透露,在去年開通深港通後,公司加大對港股基金的布局,但最近階段這些公司都放緩了港股產品的推出力度,轉而更多布局靈活配置的產品,因這類產品在倉位上的限製更靈活,可以隨時買入看好的A股板塊。
在QDII額度“凍結”的背景下,去年以來,成立港股通基金借道港股通出海投資,成為不少基金公司的首選。但就在最近,監管部門出台了一係列嚴格的規定,尤其是對港股的最低倉位作出明確規定。
在機構人士看來,公募基金在推出產品時,更應注重靈活性,在市場比較活躍的行情下,嚴格的倉位限製會令基金失去策略優勢。
“新規出台後,公司考慮將原有針對港股的產品,轉為靈活配置型。無論從估值水平還是短期A股被納入MSCI指數的利好來看,今年下半年布局A股可能會獲得更穩妥的收益。”南方一家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該公司曾經在布局港股基金方麵動作十分迅速,其布局調整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原標題:MSCI中國A股指數成份股有望反複表現 基金布局中盤藍籌股)
最後更新:2017-06-27 05: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