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保險資管九人談:14.5萬億險資運用“虛”“實”論
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保險資金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成為行業熱議話題。
目前,保險資金運用餘額已達14.5萬億元。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先後對太保資產副總理程勁鬆、新華資產副總經理張弛、國壽資產創新業務總監劉凡、國壽養老投資總監邵佳民、平安養老險總經理助理兼投資總監王承煒、平安健康險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秘書尹正文、合眾資產副總經理時寶東、中意資產副總經理貢磊、民生通惠項目投資部總經理張思賢等保險資管人士進行了采訪,尋求上述問題的實踐經驗。
從保險資金屬性看,其與實體經濟需求高度契合。不過,保險資金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亦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與地方項目信息不對稱、溝通不順暢,沒有“金融許可證”等。
此外,金融“去杠杠”對保險資金投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必須加強對某一領域的深入鑽研,才能及時抓住機會。如保險資金參與債轉股主要以央企或者國企主動“降杠杆”、引入戰略投資人等契機為主;不良資產處置主要是與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合作,以及發行債權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等,投資不良資產資產證券化產品等。
“向實”過程有喜有憂
對於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方式,太保資產副總經理程勁鬆表示,目前,保險資金對接實體經濟主要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資產支持計劃等直接融資方式。在三類產品中,債權投資計劃交易結構最為成熟,最能滿足實體經濟對保險資金量大、期長的需求,但是債權投資計劃對投資項目和信用增級要求較高,能夠投放的項目受到一定限製。
股權投資計劃可以提供股本金的投資,有利於企業降低負債比例,優化股比,但是股權投資計劃對當期收益以及退出安排要求較高,合作對象也受到一定限製。
資產支持計劃的優勢是可以盤活企業存量優質資產,提高企業資產利用效率,但是保險資金作為私募性質的ABS,成本相較公開市場高,與公開發行ABS產品比,對企業吸引力較小。
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保險資金通過債權計劃、股權計劃等方式,直接投資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養老社區和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累計金額超過4萬億元。
不過,保險資金參與實體經濟尚存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平安健康險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秘書尹正文認為,保險資金參與實體經濟尤其是參與基礎設施投融資,有助於保險資金發揮社會管理功能,但是在“向實”中,存在保險資金與地方項目信息不對稱、溝通不順暢等困難。
合眾資產副總經理時寶東指出,保險資管公司發行債權投資計劃,本質上是類貸款業務,為保證資金安全,通常希望辦理土地、房產、在建工程抵押,但是由於保險資管公司沒有“金融許可證”(銀監會下發),金融機構地位得不到認可,導致有時無法辦理抵押手續。
因此,時寶東續稱,保險資管公司隻好為那些能夠提供強有力擔保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而那些自身信用良好,能夠提供足值抵押的項目,由於不能辦理抵押手續,又找不到更高信用等級的企業擔保,阻礙了保險資金的進入,減少了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規模。
此前,保監會連續下發了《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債權投資計劃投資重大工程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多個鼓勵、支持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文件,努力為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創造條件。
選擇項目的“技術活”
談及具體話題,前期火熱的PPP項目備受關注。民生通惠項目投資部總經理張思賢強調,選擇PPP項目需要慎重,現在一些PPP項目不能覆蓋本金和利息,這對於保險資金而言是不小的挑戰。退一步講,如果不能覆蓋利息或許還能容忍,但是如果不能覆蓋本金則無法接受,加之一些PPP項目既無隱形也無顯性的增信,這等於完全暴露風險。
應該如何選擇PPP項目?中意資產副總經理貢磊認為,保險資金作為PPP項目的財務投資人,屬於合作角色,因此更多的是判斷誰是運營方,誰是建設方,他們的能力高不高,是不是能夠帶來穩定的收益,現金流是最為看重的因素。
平安養老險總經理助理兼投資總監王承煒表示,更加青睞以財務投資者的身份參與PPP項目投資,聯合大型央企工程主體與產業方組成聯合體,共同參與競標、投資、運維管理並最終退出,對於投入項目公司的形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基金或者直投的方式設定。在行業上,比較看好市政基礎設施、軌交、公用事業(水務)等領域的投資。
除此之外,國企混改、債轉股、不良資產也是關注的重點。在國企混改項目上,國壽資產創新業務總監劉凡表示,目前,國務院推動的國企混合所有製的改革力度是超預期的,對於能夠實現公司市場化改造,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國企混改,我們是充滿預期並願意積極參與的,無論是中央國企還是地方國企。
的確,在中國聯通混改項目中便有中國人壽的身影。這一項目采用定向增發新股、老股轉讓以及授予員工限製性股票三種方式對股權結構進行調整,交易規模約779億元。其中,中國人壽作為單一出資額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以217億元認購中國聯通超10%的股權。
在債轉股上,張思賢表示,目前,保險資金參與的債轉股業務的主要以央企或者大型國企主動“降杠杆”、引入戰略投資人等契機為主。保險資金參與債轉股需要銀行的增信,以及額外的協議或者措施支持。
在不良資產上,貢磊表示,不良資產的背後多少都有一些抵押資產,並且抵押率較高。這意味著投資不良資產可能比直接投資新增資產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更為安全。不過,這需要團隊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能夠穿透底層資產,知道問題在哪裏,能夠把握、解決,才能真正成為較好的投資機會,不能激進的進入某個領域。
張思賢則更為謹慎。他認為,不良資產處理非常複雜,尤其涉及到民營企業,這對公司的不良資產調查和評估、不良資產運營和處置等方麵的能力都有較高要求。保險資金投資風格審慎而穩健,可以先選擇和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合作。
深入挖掘投資機會
對於整體的投資機會,時寶東坦言,金融“去杠杆”提醒保險資金必須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在現有的投資環境中,隻有對某一領域有著較為深入的鑽研,才能抓住機會,不像以前隻要跟對方向,就能獲得收益。
國壽養老投資總監邵佳民表示,應該在現有投資領域精耕細作、深入挖掘。其中,固定收益投資是基礎,配置比例高,規模相對大,為長期投資回報奠定安全墊;權益投資是關鍵少數,雖然權益類倉位占比不高,但對投資收益的快速攀升較為重要;另類投資是“後起之秀”,與保險資金長期性、穩定性的內在要求較為契合,在配置體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股票市場上,王承煒認為,今年的宏觀經濟韌性較強,企業盈利修複,疊加流動性穩定,政策鼓勵脫虛入實,多重因素對股票市場形成支撐。尤其是在供給逐步出清、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情況下,龍頭企業的競爭力突顯,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在投資未上市股權上,劉凡表示,主要關注基礎設施與不動產、能源環保、醫療健康、先進裝備製造、消費升級以及信息傳媒六個方麵,因為其既涵蓋了傳統經濟也包含了“新經濟”的轉型方向。
劉凡續稱,在上述六大行業中,優選公司治理情況良好,處於行業龍頭地位或有獨到競爭優勢的骨幹企業,其技術壁壘較高,市場前景明朗,財務狀況穩健,具有持續分紅能力和分紅意向,願意引入保險資金作為戰略投資人共同發展。此外,這類企業應與中國人壽集團戰略相符,具有較為明顯的協同或互補效應。在退出方式上可以選擇IPO、並購等多種市場化手段進行安排。
當然,風險必須牢牢防控。新華資產副總經理張弛強調,保險資金應該堅守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的理念,做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者和引領者,作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合格的機構投資者,並且嚴防嚴懲違規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行為,保證保險資金合規投資。
(原標題:保險資管九人談:14.5萬億險資運用“虛”“實”論)
最後更新:2017-08-29 0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