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2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退市倒計時 “踩雷”新都退機構何去何從

2017年A股“退市第一股”新都退開始了退市倒計時。在所剩無幾的交易日中,此前一批“踩雷”新都退的機構和產品的未來走向引發市場關注。

連續17個“一字板”跌停後,自6月20日起,新都退終於打開了跌停板,成交明顯放量,且有部分“博傻”資金進入。多位市場人士分析稱,近期部分被套的機構或借此機會退出,但相比此前進入時的價格,多數機構或將虧損離場。

多家機構“踩雷”

梳理新都退的2017年一季報可見,截至2017年3月末,其前十大股東中,出現了部分機構投資者和相關產品的身影。

其中,位列第二大股東的深圳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持股數量為2856.96萬股,占比6.65%;另一產品“融通資本財富—興業銀行—融通資本長城匯理並購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持股數量為2072.42萬股,占比4.82%;位列第六大股東的山東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山東信托)的持股數量為736.05萬股,占比1.71%。

仔細研讀新都退此前的眾多公告及公示信息,可以發現身陷其中的眾多機構此前的投資蹤跡。

以持股數量最多的深圳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為例,2015年11月4日,深圳長城匯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聯合受讓的方式,受讓桂江企業有限公司持有的*ST新都的股份。其中,由前者受讓股份 82703 股,後者受讓2190萬股,合計2198.2703 股,轉讓價格為每股12.80元,轉讓價款合計約2.81億元。

基金業協會的公示信息則顯示,“融通資本長城匯理並購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其管理人為融通資本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融通資本),托管人則為興業銀行,於2014年1月29日備案,產品期限24個月,起始規模1.222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融通資本2016年1月2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前述產品在當年1月29日終止,並開始清算,且不展開新的投資。但由於產品終止日正處於公司股票停牌期,故而在今年新都退的一季報中,該資管計劃仍以前十大股東的身份出現。

至於山東信托,新都退的相關公告顯示,其在2009年底以位列其前十大股東之列。山東信托彼時持有1268.08萬股公司股票,占總股本比例為3.85%。此後山東信托對公司股票進行多次減持,至2016年一季度末,山東信托持有公司股票564.22萬股。經過2016年4月*ST新都實施的每10股轉3.04股後,山東信托最終持有公司736.05萬股至今。有信托業內人士表示,信托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部分上市公司個股,一般都會長期持有,山東信托此舉比較符合信托公司的投資風格。

股東後續命運分化或虧損離場

今年5月18日,彼時尚被稱為*ST新都發布的一份關於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公告,令此前的各類股東紛紛深陷“被套”的命運。5月24日股票複牌後,一路下跌,在經曆了17個跌停板後才打開。

記者查詢公司相關公告發現,根據《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深圳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深圳長城匯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瀚明投資有限公司和深圳豐興資產管理企業(有限合夥)不得減持新都退股票。其中,深圳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不得減持的股票約為2856.96萬股,占總股本的6.65%。

這也意味著,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後,相關股份將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進行股份轉讓。而從當前的賬麵情況看,若按照6月27日新都退1.37元每股的收盤價計算,深圳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當前持有股份的市值約為0.39億元,對比此前投資時的2.8億元的成本,巨虧約2.4億元。

至於“融通資本財富—興業銀行—融通資本長城匯理並購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山東信托,以及此前媒體曾報道的“招商財富—長城匯理2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因為不在禁止減持名單中,多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些機構或產品或許已在近幾日的交易中逐步退出。

“按照慣例,隻要能夠賣出,應該是堅決退出的。”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其認為,按照新都退的情況,若此時不從二級市場退出,則所持股份隻能進入股轉係統進行交易。但當前股轉係統的交易量小,新都退一旦進入該係統進行掛牌轉讓或清算,股東所麵臨的不確定性更高。

另一位業內資深投資人士則向記者表示,新都退在打開跌停板後,成交明顯放量。6月20日,新都退的成交金額達1.96億元,換手率為37.17%,即便是此前的6月14日至6月19日的4個交易日,雖然新都退仍處於一字跌停狀態,但成交量和成交金額也較前期明顯放量。

“成交量放大顯示已經有部分機構借此機會在撤退。盡管如此,此前投資新都退的機構或產品仍可能出現虧損。”前述投資人士向記者表示。其指出,隨著IPO審核趨於嚴格,未來對重新上市企業的各項要求也會較高。

而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表示,當前市場監管趨嚴,A股投資者正向價值投資回歸,市場生態的變化,導致那些“殼資源”及概念股的市場空間日漸狹窄,今年以來的行情也證實績優股價值正不斷得到市場認可。他提醒投資者,當前要慎重對待涉及新都退的“博傻”行為。

(原標題:退市倒計時 “踩雷”新都退機構何去何從)

最後更新:2017-06-28 09:02:48

  上一篇:go 調控風暴下房企頻踩線違規 限售限價政策存調整空間?
  下一篇:go 工程機械銷售繼續超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