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經濟參考報:二馬海外輪流造富 A股新股發行製度有待改變


近期,騰訊控股和阿裏巴巴股價節節高升,馬雲和馬化騰輪做中國首富,熱鬧中,卻襯托出A股市場的落寞:迄今為止培育不出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A股傳統的新股發行製度,已然到了不得不做出改變的時候。
8月9日,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最高衝上333港元/股,按照94.98億股的總股本算,總市值達到了3.16萬億港元。而在美國上市的阿裏巴巴,則在當天收報於157.49美元/股,總市值為3983億美元。今年以來,這兩家上市企業股價均出現大幅上漲,其中騰訊控股股價累計上漲72.17%,阿裏巴巴累計上漲了79.35%。在股價不斷上漲的同時,馬化騰和馬雲的個人財富也不斷上漲,由於美股與港股開市時間不同,也就有了“白天馬化騰是首富,晚上首富換成馬雲”的說法。
無論是騰訊還是阿裏巴巴,都是中國乃至世界範圍頂尖的互聯網企業,其企業規模、成長性、影響力都毋庸置疑。不過,兩家企業一家在香港上市,一家在美國上市,境內的大多數投資者並不能很方便地分享這些企業成長的紅利。而同時讓監管機構尷尬的是,無論主板、中小板還是創業板,中國資本市場迄今還未能真正培育出一家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有統計數據顯示,A股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全部加起來,市值不到騰訊的三成。
這是一個老問題,原因也不新鮮。近年來,從騰訊到阿裏巴巴,還有京東、新浪微博以及搜狗等企業,均選擇在海外上市,主要原因在於根據當前的製度設計和安排,互聯網企業在A股上市存在天然障礙。一方麵,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在初創期或高速擴張期往往都是虧損的,很難符合A股企業上市盈利標準要求;另一方麵,漫長的上市周期也將耗費互聯網企業高昂的時間成本。就拿在美國完成私有化退市的奇虎360來說,這家公司從2015年底募集資金,2016年7月完成退市交割,直到今年3月底,才開始接受上市輔導,考慮到後麵還有漫長的流程,真正登陸A股市場仍然是一場艱難而漫長的征途。
實際上,從2013年到現在,監管層多次為新三板轉板機製、創業板改革搖旗呐喊,早在2014年,監管部門就表態正在研究允許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股轉係統掛牌一年後到創業板發行上市,不過,相關製度改革依然沒有太大進展,互聯網企業A股上市之路依然艱難。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工作要回歸本源,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製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筆者認為,大量互聯網企業奔赴海外上市,是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培育技術性創新型企業這一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的“痛點”所在。在缺乏證券法支持以及製度慣性的影響下,當前A股新股發行體製仍然是傳統工業版本的,可以為大多數企業服務,但無法滿足包括互聯網企業在內的一些新興企業的上市需求。這個問題,應當及時得到解決。
(原標題:二馬海外輪流造富 A股難分羹)
最後更新:2017-08-11 08: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