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34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網貸行業最嚴監管周年記:部分中小平台退出 大平台逆勢增長

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在網貸行業體現得尤為明顯。

自去年銀監會等四部門聯合頒發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台之後,麵對這個號稱“史上最嚴監管”的文件,各大平台均開始按照《辦法》要求進行內部業務整頓,有清盤或退出的,有介入消費貸的。總之,為了應對監管要求,各大平台開始各顯“神通”,往合規方麵前進。

如今,一年過去了,網貸行業的格局早已“變臉”,甚至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相關數據顯示,過去一年,40%的網貸平台被淘汰,超6成P2P平台仍未接入銀行存管。另一方麵,在這個整改的關鍵時期,行業的整體成交量有所下降,但合規力度較大的平台仍呈現穩健成長態勢,以深圳互聯網金融平台e路同心理財平台為例,其平台成交額穩步上升,截至2017年7月底,成交額超過90億。

A麵:收益下滑部分平台退出

作為新生事物,P2P網貸平台在誕生之初受到了各方關注,也經曆了一段亂世英雄的草莽階段。

彼時,P2P平台也如草遇春風,蔓延開來。硬件門檻低,加之市場需求旺盛,監管滯後,用“野蠻生長”來形容最恰當不過。甚至有人戲言:“隻要有5000塊錢和一個服務器,就可以創立一家P2P公司。”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12月P2P網貸平台數量一度達到2595家。

然而好景不長,在2016年8月24日《辦法》落地,確立網貸行業“小額、分散、普惠”的發展方向,並對網貸平台的備案、借款人的借款限額、投資人資金銀行存管,以及類資產證券化等方麵都做出規定之後。網貸平台的野蠻增長期正式結束,整合洗牌期來臨。

相關數據顯示,近一年,超四成平台以不同的方式被淘汰。根據融360網貸評級組重點監測平台的數量,2016年8月底,正常運營平台數為1760家,2017年7月底為1015家,平台數量減少了42.32%。其中,從2016年8月底到2017年7月底,累計問題平台909家,其中停業平台607家,占66.8%,跑路平台159家,提現困難117家,轉型26家。

與運營平台數量同時減少的還有收益率。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P2P平台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8.5%,2015年降至13.8%,2016年降至10.6%,2017年1月平台綜合投資收益率為9.71%,2017年7月平台收益率為9.50%。雖然,伴隨著各種寶寶理財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上升,網貸平台用升息來吸引投資者。不過,隨著各地監管政策的不斷出台,合規成本上升,平台不得不降息維持運營,因此利率下降依然將成為趨勢。

此外,強監管下,許多大額平台難以為繼,紛紛轉型小額分散的消費金融,或者離場;校園貸、現金貸等資產類型紛紛下架;而小微企業借款、汽車金融等小額消費貸則獲得了長足發展,不過並非是因為限額規定得以獲利崛起。

有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已經對廣東地區網貸行業提出了“雙降”要求,即網貸行業的平台數量和貸款餘額要實現下降,並且對一些體量成長太快的平台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把量降下來。預計未來網貸行業的正常運營平台數還將下降,行業的在貸餘額增速將減緩。而且,不排除後續其他地區跟進的可能。

B麵:國資係等穩健平台逆勢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整個行業都處於洗牌整合期,但仍不乏有做得不錯的平台在逆勢增長。沒有了之前不合規平台的惡性競爭,有著國資、上市公司背景的合規平台的優勢正在進一步放大。

尤其是隨著政策的收緊,網貸平台在資產的選擇麵上也更窄,行業的競爭態勢也由早期的粗放式競爭轉向了精細化運營為主的階段。所以整體上看來,雖然一定程度上監管政策會加速行業的洗牌,但是從另外一個層麵來看,又會促使整個行業從早期的粗放式的經營轉向以金融科技為主的競爭階段,從而加快整個網貸行業的發展。

有調查顯示,頭部平台,特別是那些發展穩健,注重風控,並且合規性程度較高的平台,已經開始享受行業政策的紅利。e路同心董事長張久臣認為,“在發展前期,這些平台沒有一味的衝量,壞賬窟窿小,曆史包袱輕,底子打得穩,後續發展便具有優勢。”《國資係P2P平台盤點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3月,國資企業通過多級股權層級結構,參股或控股的P2P網貸平台高達181家,其中正常運營P2P網貸平台159家,停業及問題平台22家。正常運營數量近九成,情況稱得上良好。

以e路同心理財平台為例,其成立於2015年4月,剛成立時的461萬的交易額,得益於其穩健的經營模式,雖然在最嚴監管辦法也對其有影響,但更多的是一種督促和改進。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底,e路同心理財平台的成交額超過90億。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e路同心就已經調整了經營方向,不再一味追求注冊量、行業排名。”e路同心理財平台總經理王大勇表示,e路同心致力於打造小而美的網貸平台,將風控放在首要地位,注重平台的長期穩健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與其他平台類型相比,國資係P2P優勢明顯,首先,擁有國有背景股東的隱性背書,兌付能力有保障;其次,無論是脫胎於國有企業還是國企注資,選擇前都會對平台的風控係統、資金管理、業務模式、未來發展規劃等進行嚴格審查與評估,這對於平台而言本身就是一種認可,無形中也為投資人對平台進行了篩選。最後,對於平台來說,國資係帶來了寬廣的融資渠道,以e路同心理財平台為例,7月引入中洲金控戰略投資,與粵科、同心強強聯手護航平台發展,雄厚資金入股也將助力平台吸引到更多的優質資產,因此在主流平台類型中,業內外人士均看好國資係P2P網貸平台。

(原標題:網貸行業最嚴監管周年記:部分中小平台退出 大平台逆勢增長)

最後更新:2017-08-24 05:02:21

  上一篇:go 2.45億接盤“違規兼職”幹部股權 萬通地產布局生變?
  下一篇:go 全球央行年會登場 市場關注歐美貨幣政策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