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創業板半年業績七成預增 市盈率下行催生價值投資雛形

創業板市盈率逼近納指,二者之差縮至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深市成交量也不斷走弱,7月19日更是出現了罕見地成交不及滬市的情況。

從半年報數據來看,預告業績同比有所上升的有473家,占比70% ;預告業績將下降的有181家,占比27%。國金證券研報認為,創業板業績亦沒有達到預期,中報淨利同比增長7%,連續五個季度下滑。

創業板經曆調整,背後有多種因素。有市場人士表示,在國家倡導脫虛向實、金融機構去杠杆、銀行資金由表外流向表內,在無增量資金入市的大背景下,A股呈現出存量資金的博弈戰,這場博弈戰在板塊之間尤為明顯。

另外,在業績為王的風格主導下,上半年資金湧向主板市場,保險、銀行等權重股,牢牢掌控市場話語權,推動上證50指數不斷創新高;這使得創業板遭遇資金的冷待。第一財經統計,今年1月至6月上證綜指累計上漲約2.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創業板指累計下跌約10%,中小板綜指下跌2.4%。

近期馮小樹、姚剛、張育軍等腐敗案件披露,也讓創業板情緒受到不利影響。其中,證監會前發審委員馮小樹被處罰之後,與之有牽連的魚躍醫療、三川股份(已更名三川智慧)、寶萊特股價大跌。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原主席助理張育軍先後被雙開,根據中紀委披露,二人都存在以權謀私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二人都曾染指創業板發行多年。

由於盤子小、概念多的特點,創業板一直炒作不息。但是近期隨著監管加強,特別是嚴厲打擊欺詐發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虛假信息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導致許多“故事”無以為繼,公司股價也紛紛“卸妝”。

“創業板公司業績增長更多的來自並購重組為主的外延擴張,講故事、吹泡沫成為創業板的標配。”一位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這些公司正在遭遇“圍追堵截”。

數據顯示,2016年,132家新增被收購的公司以及71家在2015年已經並表的公司合計為創業板貢獻了124.7億元的利潤增長,占整個創業板業績增量的67%。

在他看來,一方麵自2016年以來並購重組受到嚴格監管,創業板上市公司將無法大量靠外延並購、講故事來支撐業績和估值;另一方麵過去已並購標的的三年對賭期即將到期,未來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有下滑風險。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從業績承諾期限的角度,創業板2018年的表現也令人擔憂。

“剔除溫氏股份和前一年發生過重大資產重組的創業板公司後,創業板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速從24.6%下滑到19.4%,這57家在過去一年發生過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司中報淨利潤增速高達88.5%。”他認為,A股並購重組高潮是在2015年,通常並購標的的業績承諾期限為三年,也即到2018年,將有大量的業績承諾到期,屆時沒有了業績承諾的約束,相關標的資產業績存在也即大幅下滑的可能,對上市公司的利潤貢獻會相應減少。

自2009年成立,創業板一直被寄予厚望。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一板塊並未出現中國版的“蘋果”公司,規模小、效率低。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第一財經,對創新創業企業而言,IPO財務門檻相對較高,這使得創業板缺乏包容性。同時,也導致創業板供給不足,使得“籌碼”有稀缺性,導致估值存在泡沫,市盈率居高不下。

不過,在他看來,創業板正迎來改革窗口。根據證監會7月7日發布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主板發審委將於創業板發審委合並,統一標準,且證監會不再幹預企業上市選擇。董登新認為,這是監管層權力下放、為注冊製改革做準備的體現。

“在創業板曆經結構轉型的同時,創業板投資者也逐步發生變化,過去是狂賭現在更加理性。”前述私募人士認為,隨著機構投資者的壯大,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和估值習慣也在發生變化,未來將更加注重長遠的價值投資。

最後更新:2017-07-25 18:02:53

  上一篇:go 習近平:全力推行軍隊改革 推進軍民融合重要領域改革
  下一篇:go 欣泰退:粵財信托減持1.43%股份 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