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永安保險“三步走”遠未“達標” 郭廣昌急催

戰略實施未達預期,上市目標仍未實現。作為上海複星集團(以下簡稱“複星”)保險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保險”)近日迎來了股東的“催促”。

日前,複星董事長郭廣昌在出席第八屆世界秦商大會時表示,永安保險將加快上市步伐,要做陝西最大、最好的金融機構。

對於永安保險的上市進展,《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永安保險和複星。雙方均表示,永安保險上市一事現尚未走正式程序,暫時不方便透露其他信息。

據悉,早在2011年,時任永安保險董事長的張東武曾多次公開表示,計劃5年內實現上市,並提出“十二五規劃”和“三步走”戰略。但時至今日,記者對照發現,上述戰略僅實施到第二步。

複星保險版圖主力軍

複星一直對外表示,集團致力於打造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目標,並旨在全球範圍內將保險業務作為核心發展業務之一。

有公開資料顯示,保險業務板塊在複星總資產中的占比不斷攀升。從2013年的3%到2014年的34.8%,再到2015年末的44.6%。2015年,複星淨利潤為80.38億元,保險板塊對其淨利的貢獻度達到26%,成為其最重要的金融板塊之一。截至2016年底,複星旗下保險板塊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利潤約為241億元。

作為複星唯一一家國內財險公司,永安保險對複星打造“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集團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進入永安保險後,在2007~ 2011年這5年間,複星並未再參股其他保險機構。2007年,複星即以4.69億元收購了永安保險14.6%的股份。此後,複星係通過增持持股比例再度擴大。據永安保險官網最新股東持股比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12日,複星係在永安保險股東名單中占據兩個席位,上海杉控投資公司及上海複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9.83%和16.18%,複星係共計持有永安保險36.01%的股權。

2012年,複星分別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合資成立複星保德信人壽和鼎睿再保險;2014年,收購葡萄牙最大的保險公司Fidelidade和美國勞工保險公司MIG(MeadowbrookInsuranceGroup);2015年,收購美國特種險公司Ironshore20%的股權。複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複星聯合健康”)也已於今年2月開業。

然而,通過梳理複星旗下險企近期的業績不難發現,除鼎睿再保險和成立不久的複星聯合健康外,永安保險的重要性更為突出。

2014年~2016年,永安保險實現3年盈利,其中2015年以及2014年,永安保險淨利潤分別為8.33億元以及6.36億元。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96.66億元,保險業務收入91.02億元,淨利潤6.43億元。據Wind數據統計,永安保險2016年資產在財險公司排名中已位居前十。

永安保險2016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全年新開貴州、安徽兩家省級分公司,籌建完成了廣西分公司,是十餘年來省級分公司設立最多的一年。

報告同時顯示,永安保險獲取全投資業務牌照,已成為少數幾家擁有全投資業務牌照的保險公司,投資資格牌照資質居行業前列。

與此同時,複星保德信人壽在2013~201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0.17億元、0.65億元和1.34億元;淨利潤虧損0.89億元、1.16億元和1.12億元。2016年合計已虧損1.69億元。

經營戰略未如期實現

2007年,複星首次試水保險業。

2007年底,通過旗下的3家公司——複星醫藥、上海複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複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掌握了永安保險共計17.2%的股權,隨後幾年內又不斷增持成為控股股東。

但根據中保協數據顯示,2006年永安保險虧損9億元,到2008年底時,累計虧損已高達18.64億元。

曾經處於長期虧損境地的永安保險,政府卻對其寄予了厚望。作為惟一一家總部設在西部的財險公司,陝西省將其做大做強的願望一直很強烈。陝西省政府曾於2007年出台的《關於加快我省金融業發展的若幹意見》稱,陝西省將大力培植地方金融龍頭企業,其中就著重提到,“要盡快將永安保險公司打造成全國性綜合保險集團,發展為全國知名保險品牌”。

2009年也成為永安保險的轉折年。根據永安保險2009年~2011年年報數據顯示,2009年度,其保險業務收入53.4億元,合並投資收益後,整體實現盈利9700萬元。

2010年,其保險業務收入 57.95億元,淨利潤2.9億元,其中機動車輛險(含交強險)保費收入為49.24億元。2010 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 237%,相比2009年101%有較大幅度提升。

另外,永安保險2011年保險業務收入達65.44億元,較2010年增長12.9%,淨利潤為2.84億元,其中機動車輛險(含交強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承保實現盈利,保費收入分別是55億元和3億元,承保利潤分別為3715萬元和3431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在2007年底和2010年9月,永安保險通過兩輪增資擴股,資本金增加到26.632億元,2010年底償付能力達到了246%。自引入複星、廈門福信集團等民營企業股東,法人治理結構已日漸完善。

或是基於以上的發展情況,時任永安保險董事長張東武提出了 “計劃5年內上市”的目標。

2011年10月,媒體報道稱,永安保險剛剛接受了瑞銀證券的上市相關培訓,至於A股還是H股尚未敲定,但“力爭2015年前上市”。隨後,張東武的一句話也證實了此消息。“申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工作正在積極籌備,至於上市,我們在研究是選擇A股還是H股,瑞銀證券近期對我們進行了培訓。”他如是說。

一切都顯得如此順利,永安保險的一隻手似乎已摸到了上市的鍾錘。

然而,企業的發展注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2013年成為永安保險發展中不太“安穩”的一年。

當年,永安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74.9億元,淨利潤7956萬元,其中機動車輛險(含交強險)保費收入59.89億元,承保虧損較大,數額為4.77億元。車險承保金額的快速增長,車險業務提取的準備金也隨之提高。記者發現,其提交的準備金由2012年47.38億元提升至2013年的50.99億元。同時,經營成本也在上升,各項費用指標同比增長幅度較大。

此外,永安保險2013年向保監會報備的《關於報批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電話營銷專用機動車商業保險產品的請示》存在文字不準確、費率厘定錯誤等問題,彼時收到了保監會監管函。

隨後,陝西省審計廳對永安保險進行審計時,發現其在2013年違規之處多達16項。據當時多家媒體報道,在16項審計內容中,涉及財務收支真實、合規性方麵的資金約1.37億元,保險業務經營及管理方麵涉及資金1.63億元。

此後,永安保險的業績再次發力。在2015年,其實現保險業務收入81.3億元,機動車輛險保費收入64.9億元,承保利潤 1.43 億元,同比增長 114.53%。到2015 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 264.01%,比 2014 年的 249.62%增加 14.39 個百分點。

2014年及2015年永安保險投資收益均取得可觀收入,2014年、2015年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分別為49.5億元、35.6億元。

與此同時,據公開資料顯示,永安保險於2011年製定了“十二五規劃”,計劃5年內“擇機”申請成立壽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代理公司,最終以保險集團公司麵目於2015年前登陸資本市場。

具體“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是“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充實資本金,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隊伍建設。這一階段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完成在全國範圍內的機構布局,組建產險、壽險、資產管理等子公司,實現由單一的財產險公司向保險集團公司的轉變,實現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據目前情況來看,仍有一段距離。第三步,整合集團內部各個資源,實現上市。

但此時,距離永安保險計劃的2015年上市已經過去了兩年,永安保險董事長已更換,仍未實現由財產險公司向保險集團公司的轉變。曾計劃籌辦壽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代理公司暫時也未有結果,其“三步走”戰略目前尚處在第二步。

短時間內上市恐難落地

如今,複星董事長郭廣昌提出加快上市步伐,是繼2011年時任永安保險董事長張東武提出之後的再次表態,但並未明確具體上哪個市場。彼時,張東武曾表示,永安保險已經在A股和H股兩個市場進行選擇。

據業內人士透露,根據A股IPO審核流程,證監會受理上市申請材料後,便進入“預審階段”。發行部的預審員對申報文件進行初審後,向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出具書麵反饋意見(至少有一次),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必須在30個工作日之內作出書麵回複,一般都需要申請延期回複,這個過程較為耗時。在見麵會時還要向保薦人進行問核程序。如果預審員認為對企業情況已基本了解,無需再進行反饋,預審員將出具初審報告,並召開發行部的部務會即預審會。之後,發行部門將對招股書進行預披露,發行人、保薦人在發審會上當麵回答發審委的意見;在投票表決讚成後,擬上市企業最終獲得發行批文。

按照正常的審核程序,主板(包括中小板)擬上市企業,從申報材料到上會一般需6個月。而每逢季末,尤其是每年3月底和9月底是高峰期。而就目前的情況看,上述流程走完,理想的完成時間為一年半左右。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保險公司爭取快速上市,建議首先在H股。A股需要證監會審批,審批期間變數較大。從目前永安保險發展情況來看,已經達到H股上市條件。此前已有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從政策環境角度來看,自2015年證監會改革境外發行上市製度後,境外發行審核的反饋意見條目大減,取消了H股發行價格與A股價格掛鉤的要求,取消了參照適用A股發行的禁止性條件,將審核內容嚴格限定為國有股權管理、外資準入政策、宏觀調控與產業政策、合規運營、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等合規事項。同時,證監會在公布的新申請材料目錄中,境外首發申請材料從13項已減少為7項,增發申請材料從8項減少為6項。

有專家表示,不光是保險公司,很多上市公司其實都很有可能先在H股上市再回歸A股,並且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除了因為自身暫時未達到A股上市要求外,另外可能是由於在A股排隊的公司太多,等候時間有些漫長,公司在急著上市的情況下,可能就會轉戰H股。同時,受政策環境影響,證監會對A股上市審核趨嚴,靈活性欠缺,導致現在大多數企業優先選擇在H股上市。

另外,隨著商車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車險費率下調空間進一步加大。業內人士稱,費率的調整,擴大了險企的自主定價權,但同時險企也將麵臨更嚴峻的市場競爭環境。

據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2017年前5個月,永安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93億元,在83家財險公司中排名第13,跌出前10之列。2017年1~5月,永安保險所實現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在83家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總收入中占比0.83%,對比去年同期1.11%有所下行。

有專家表示,對於此次費改影響,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不能一概認為對中小型險企不利。不排除一些險企在模式上進行創新,找到特色經營的方式,實現差異化經營。但如果一些中小型險企一味地複製大險企的經營戰略,不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很難能在複雜的環境中突圍。大險企渠道和經營方式相當成熟,一些中小型險企在資源、品牌和客戶服務能力處於劣勢。同時車險標準化程度較高,中小型險企規模小,和4S店談費用時並不具備優勢,定價能力普遍較弱於大險企。

對於永安保險上市有關情況,本報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永安保險“三步走”遠未“達標” 郭廣昌急催)

最後更新:2017-07-15 20:42:26

  上一篇:go 農行:出台糧食、棉花等5個涉農區域信貸政策
  下一篇:go 繼中國市場後 Uber又與俄羅斯最大的對手合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