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銀監會鄧誌毅警示“惡意通道”:別拿著“萬三”收益 惹得一身騷
“陽光是最好的清潔劑,探照燈是最好的警察。”在談及9月1日起正式上線運行的中國信托登記係統時,中國銀監會信托部主任鄧誌毅用了上述比喻。
所謂信托登記,即信托產品登記,由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信登”)負責實施。據悉,係統上線後,中信登將按照《信托登記管理辦法》要求對信托登記信息及相關文件進行形式審查;各銀監局對信托產品發行、公示和管理履行日常監管職責,並將采取必要的監管措施。
“以前有各種抽屜協議,權責不分、不明晰。如果都在桌子底下、抽屜裏麵弄,很麻煩,要靠素報表來歸集、一筆一筆登,但這些要素都是你們各家公司填給我的,你不填我怎麼辦呢?” 鄧誌毅說:“現在登記係統上線後,產品一出生,就有唯一的登記號碼的屬性、受益權也有唯一的登記賬戶,信托產品從初始到終止有實時的全流程監測。”
在鄧誌毅看來,這一創新舉措,是信托市場/產品從“分散到集中、線下到線上、模煳到透明、靜態到動態”的過程。
警示“惡意通道”
順著這一話題,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大背景下,鄧誌毅在9月1日舉行的登記係統上線會議上再次強調了:金融要按金融的規律來辦、信托要按信托的規律來辦,而中信登係統正式運行,就是要治理金融亂象,讓信托業按照規律來辦事。
根據銀監會日前發布的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信托資產規模已突破23萬億元,二季度依舊延續了單季超萬億的高增長。
第一財經記者從業內多名權威人士處獲悉,23萬億之中,事務管理類信托(即信托公司並不負責資金運用,隻是做賬戶管理等事務性工作)占比超過一半。其中有相當比例的“虛胖”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銀信業務中信托與銀行理財對接比較多,但現在除了理財以外,信托的對接已經慢慢向銀行的表內資金資產蔓延,這其中亦有不少產品,有逃避銀行端監管之嫌。
鄧誌毅對此表示,當前金融亂象,有兩個久治不愈的頑疾——第一是在資金來源方麵,“同業滿天飛,資金來回空轉、來回套利”;第二是在資金運用方麵,“通道急劇膨脹”。
而信托業的核心競爭力,應當回歸信托的本源,做具有信托特質的業務內容、業務模式。“如果做銀行的影子、追隨人家的影子、做人家的一個通道,是沒有前途的。”鄧誌毅說。
對於未來信托業的路該怎麼走,一名與會的信托公司管理層人士在會後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也表示,應加強主動管理能力,強化投資功能。
當然,並非所有的銀信合作都要受到限製,鄧誌毅也表示,通道裏也分“善意通道”和“惡意”通道,那些切實滿足市場真實需求的跨市場、跨產品、跨機構業務仍要支持,但對於就是為了逃避銀行端的資本監管、合意監管、流動性監管的通道類業務,鄧誌毅透露:“下一步還會下重手,後續銀監會還是會出一係列政策來監管。”
“別拿著萬三收益,惹得一身騷。”鄧誌毅警示。
正本清源,本源之路,行穩致遠。
登記隻是“泰山登頂第一格台階”
在這一背景下,《信托登記管理辦法》出台,信托登記係統正式上線。鄧誌毅將此視為一個“機會”——“借此機會把‘虛胖’的、‘水’的成分、套利的成分去掉,讓信托業務回歸本源、化危為機”。
由此,中信登的一大任務、機遇和挑戰,是借勢、順勢加快信托業轉型,提高核心競爭力。
信托登記係統自9月1日8:30正式上線運行,各信托公司應當按照《信托登記管理辦法》要求自9月1日起通過信托登記係統辦理信托登記,並在規定的時限內做好存量信托產品登記補辦工作。
根據8月25日下發的《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信托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對於存量信托產品,2018年6月30日(含)前到期的,可不補辦信托登記;2018年6月30日後仍存續的,應當於2018年7月1日前按照信托登記管理辦法補辦信托登記。
信托登記管理辦法施行設立3個月過渡期,過渡期為201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過度期內,各信托公司仍須按銀監辦發【2014】99號文的規定,繼續向銀行業監管機構進行產品報告。
對於信托登記,鄧誌毅稱這隻是“泰山登頂的第一格台階”,預計未來還將在這一基礎上研究推出信托發行交易流轉的平台等。
最後更新:2017-09-01 15: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