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iPhone_iPad_Mac_手机_平板_苹果apple
万科、碧桂园等六家房企销售额环比连降两个月
楼市调控效果显现,部分龙头房企业绩环比连续下滑,拿地脚步也开始放缓。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统计,5月,10大龙头房企中有6家房企销售额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另有6家房企拿地金额环比大幅下降,其中,万科、保利、龙湖和碧桂园4家房企不仅销售额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而且拿地金额也环比下滑。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房企业绩环比波动是正常现象,环比下滑不会持续,而布局三四线城市是选择不是转向,房企拿地重点仍是二线城市。
另有业内人士则认为,房企业绩下滑只是开始,未来半年到一年都会保持量缩的态势,而房市先降温,地市后降温,目前拿地时机已经不太好,企业也会逐渐减少拿地热情。
6大房企销售额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
5月,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10家品牌房企中有6家销售额环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碧桂园降幅最大,达25.12%;绿城次之,为19.15%。从同比数据看,除绿城、万科和世茂外,其他重点房企销售额均有所增长。其中,恒大同比涨幅最大,为75.91%。而绿城则同比降幅较大,为31.53%。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发现,万科、保利、绿城、富力、龙湖、碧桂园等6家房企的销售额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其中,万科和碧桂园月均降幅较大。不过,从1-5月的累计销售额来看,上述10大龙头房企中除绿城同比下降8.94%外,其余9家房企均同比上涨。其中,碧桂园涨幅最大,达155.73%;龙湖涨幅第二,为150.83%;万科、金地、恒大涨幅也均超过5成。
对于部分龙头房企销售额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蒋云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环比波动对于企业是正常现象,同比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增长的,而且累计来看,基本上没有负增长的,碧桂园、万科、恒大累计销售额都是50%以上的增长。此外,环比下跌的多,也说明前几个月冲得太猛了。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也认为,一方面大家担心下半年市场会有变化;另一方面,可售房源都推出去了,能卖的都在抢卖,后续货源跟不上了。他同时认为,业绩环比下滑的现象不会持续。
不过,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则认为,龙头企业的销售业绩是随着全国主要城市的走势走的,这些大企业主要布局这些大中城市,整个市场暂时处于势跌中,大企业的业绩也就随着跌,而且这只是跌的开始,未来半年到一年都会保持量缩的态势。
6大房企拿地金额环比明显下降
5月,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10家品牌房企累计新增土地面积487.9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6.45%;拿地金额为573.44亿元,环比下降38.28%。其中,碧桂园拿地数量最多,揽地26宗;恒大第二,拿地17宗;其他企业拿地数量分别为保利8宗,中海7宗,富力5宗,金地和世茂各4宗,万科、绿城和龙湖各3宗。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发现,龙头房企4月还拿地踊跃,重点布局一、二线热点城市,到了5月则开始放缓了拿到的脚步,万科、保利、中海、金地、龙湖、碧桂园等6家房企拿地金额环比明显下降,其中,万科、保利、龙湖、碧桂园降幅较大,并且布局重点更多是三、四线城市。
对于房企拿地金额环比大幅下降的原因,蒋云峰认为,有部分房企确实有观望的情况,拿地没有过去那么疯狂了,如果调控持续,不排除开发商调整战略的可能。
欧阳捷则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市场供求关系,有些城市非常需要补仓,政府却没有供地,有些城市已经供大于求,房企无意恋战。”
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拿地数量增多的现象,杨红旭认为,有些企业觉得三、四线城市房价未来一段时间还会向上,所以拿地积极性甚至会超过一、二线。此外,他还指出,目前很多企业手里钱还比较多,补库存压力也比较大,企业间相互竞争、排名压力也较大,所以很多大企业还在拿地,但是目前拿地时机已经不太好了,慢慢企业也会减少拿地热情。
欧阳捷认为,房企在三、四线城市会有一些拿地选择,但不代表战略布局转向三、四线城市,大型房企拿地重点还是二线城市。
最后更新:2017-06-20 2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