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6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新華網評皇台酒業被判賠償2293萬元:信披違規必須付出代價

皇台酒業1日公告,因虛增2015年度利潤500萬元,構成虛假陳述,被法院判賠10名投資者2293萬元。此案從立案到判決前後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近年來,股民索賠成功案例不斷出現,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監管層在查處信披違規方麵也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助力股民維權,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沉重代價。

皇台酒業虛增500萬判賠2293萬負麵消息不斷

皇台酒業1日晚間公告,公司收到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10名自然人投資者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的民事判決書,法院判決公司賠償原告損失2293萬元。

在判決書中,皇台酒業虛增2015年度利潤500萬元的事實,公司在訴訟中並不持異議,且該事實也已經甘肅證監局於2016年12月12日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法院認為,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屬於上市公司必須及時準確向投資者披露的重要信息,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信息來源,皇台公司虛增利潤500萬元占當年度利潤總額967萬元的51.7%,明顯構成虛假陳述行為。法院同時認為,皇台酒業的虛假陳述行為的披露導致公司股票大幅下跌,投資者損失與此有因果關係。皇台酒業虛假陳述行為揭露後,股票複牌後連續6個交易日開盤跌停,同期滬深指數上漲。

根據法院判決,凡在2016年4月20日至2016年6月17日之間買入皇台酒業,且在2016年6月17日仍持有該股,存在損失的投資者符合索賠條件。

根據公司今年一季報通報的情況,目前僅有10名投資者起訴公司要求賠償。該批投資者是在今年春節後向甘肅省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的訴訟材料,從立案到判決前後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

皇台酒業表示,公司已委托律師將對此案提起上訴。

皇台酒業稱,本判決結果將導致公司2017年半年報淨資產可能為負值。如果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的淨資產或淨利潤為負值,皇台酒業可能麵臨再次被*ST和退市的嚴峻形勢。

其實,皇台酒業近年來一直在退市邊緣掙紮,曾經反複帶過三次ST的帽子。雖然6月份剛摘帽,但近期發布的2017年半年報業績預告中稱,上半年業績將虧損。業績預告顯示,其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00萬~2600萬元。此前,皇台酒業2017年一季度淨利潤為虧損1339.87萬元,2016年度虧損1.27億元。

此外,皇台酒業還麵臨一筆400萬元的債務還款。7月4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在6月29日收到案件的《執行通知書》,公司被責令償還400萬元借款,並負擔案件受理費5.2萬元,申請執行費4.24萬元,而該筆債務已經拖欠將近10年。

多家上市公司信披違規遭索賠股民皆勝訴

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虛假陳述而被股民索賠已不是新鮮事,而且隨著索賠成功案例的不斷出現,股民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維權熱情高漲。

查閱公開報道可以看到,最近一年,就有十幾家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違規而被股民索賠,如安碩信息、益盛藥業、寶利國際、華銳風電、京天利、勤上光電、創興資源、海潤光伏、天目藥業、ST昆機、ST墨龍等。

大部分股民的索賠訴請也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並且從立案到判決,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效率越來越高。

例如,截至目前,全國已有二百餘位投資者對京天利提起訴訟,累計索賠金額超過七千萬元。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對多例案件進行判決,多位投資者斬獲勝訴判決。律師表示,雖然京天利提起上訴,不過從案件的事實來看,二審改判的可能性極小。

創興資源因5年前的證券虛假陳述被股民起訴,涉及相關訴訟達74起,涉訴總額1.02億元。而創興資源近5年的淨利潤總和為-2.7億元,遠不及涉訴賠償金額。公司公告顯示,已有19名投資者獲得約419萬元賠償。目前陸續還有投資者提出索賠要求,索賠金額還在不斷提升。

2016年底,投資者向華銳風電索賠的訴請,一審二審都獲得了法院的支持。法院判決華銳風電向4名投資者共計支付經濟損失賠償人民幣39萬元。

2016年底,勤上光電因信披違規被廣東證監局處罰後,引來大量投資者訴訟索賠,累計索賠金額超千萬。法院已對部分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投資者的訴訟請求幾近全部獲得支持。

專門從事證券虛假陳述訴訟業務的韓友維律師表示,在2003年《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幹規定》施行前,股民維權法律意識淡薄,投資的股票即便有虛假陳述行為而產生損失,也都是忍氣吞聲認栽。《規定》施行以後,該類案件的司法解決途徑有了明確、具體的審判標準,打通了股民維權的司法通道,越來越多的股民拿起法律武器,加入到向信披違規上市公司索賠的行列。

不少律師表示,符合索賠條件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但目前起訴的股民並不是很多,絕大多數適格股民並不知情。他們提醒廣大受損投資者,切莫漠視自身權利,盡快依法挽回損失。

監管層查處信披違規絕不手軟助股民維權

股民維權機製的完善還體現在證券市場監管層麵。

證監會始終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啟動初步調查和立案調查302起,新增重大案件70起;調查終結立案案件118起,其中移送公安機關19起。

韓友維律師表示,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證券市場監管部門對信披違規行為的查處是股民維權非常重要的環節。今年以來查處力度明顯加大,除了立案調查的案件增多以外,查處的效率明顯提高。

上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近日證監會將啟動第三階段以“謹防違規信披”為主題的活動,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解讀的形式,闡明規則紅線、風險底線,幫助投資者了解證券期貨法規知識,提升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相關案例分為六種類型:一是上市公司誇大、渲染業務轉型的影響進行誤導性陳述,二是上市公司編造重大投資行為進行虛假陳述,三是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轉”題材炒作股價,四是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誤導投資者決策,五是上市公司股東利用股份代持掩蓋股權變動,六是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違規。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案例告訴廣大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應結合宏觀政策、產業狀況和企業實際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實準確性,理性判斷其背後的投資價值。”常德鵬說。

證監會在“投資者教育”的相關案例中表示,上市公司在發生經營方針和經營範圍的重大變化,或者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購置財產的決定等事項時,應當真實、準確、完整的披露信息,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如果不切實際的誇大事實,或者有選擇性的披露信息,會造成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容易造成投資者依賴信息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這就違背了《證券法》關於上市公司必須真實、準確、完整的披露信息,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相關規定,違背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秩序。更有甚者,一些上市公司通過編題材講故事拉動股價上漲為高價減持股票做鋪墊,這種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為自己謀利的行為更是資本市場嚴厲打擊的對象。

(原標題:皇台酒業被判賠償10人2293萬元 信披違規必須付出代價)

最後更新:2017-08-03 08:46:42

  上一篇:go 歐股開盤
  下一篇:go 市場化債轉股已從試點轉入規模推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