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多地出台產城融合示範區方案 城市發展明確新方向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城市由於生產、工作和生活區的分離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壓力,推高了生產生活成本。如何讓城市布局更加合理,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

在日前舉行的2017首屆中新·國際特色小鎮發展論壇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鄭新立表示,過去30多年城鎮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現了一些弊端和問題。例如,人口大量湧入大城市,導致大城市病;城市布局不合理,過度集中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發展落後;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後因為戶籍製度無法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務。他認為,未來在城鎮化道路上將會出現一係列創新和轉變。

鄭新立說,城市的功能由過去工作區域和居住區域相互分離改變為向產城融合的方向發展。過去那種“攤大餅”式的城市化發展方式使得就業地和居住地互相分離,形成大規模的潮汐式人流,給交通造成很大壓力。他認為,下一步小城鎮的發展,必須是產城融合的,不是蓋一片房子,讓大家到那裏去買,而是必須要有產業,要有就業的機會。

廣州市某經濟發展部門一位官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過去我國城市發展中,太強調功能的劃分,由此帶來了生產和生活、工作和居住區的完全割裂,造成了很多成本的增加,現在國家就更注重要把生產和生活有機地融合起來。

為了改善城市發展的空間布局,2015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為進一步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製機製,推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或增長極,形成功能各異、相互協調補充的區域發展格局,國家發改委擬在全國範圍內選擇60個左右條件成熟的地區開展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工作。

近期以來,各地關於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的建設方案也紛紛出台。在江西,目前江西省發改委公布了贛州市、九江市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確定贛州市主要建設任務為“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機製、探索革命老區和欠發達地區‘四化’同步發展新路徑”,九江市重點建設任務為“推動形成空間融合和產業聯動發展模式、完善城鄉建設投融資等體製機製”,形成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城。

在四川,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綿陽市產城融合示範區總體方案》《南充市產城融合示範區總體方案》,其中,綿陽方案規劃管理麵積98平方公裏。發展定位為成渝經濟區重要的新興增長點、軍民融合引領區、科技創新先行區、“兩化互動”示範區和開放型經濟高地。

在河南,濟源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總體方案提出,到2020年,集約緊湊、疏密有致的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體製機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全麵提升,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宜居,中心城區人口接近5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5%。

專家指出,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是人的城鎮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示範區的建設一定要以人為核心,逐步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重點解決人的就業、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問題,切實實現“產城融合”。

這其中,贛州產城融合示範區方案提出:全麵放開市轄區落戶限製,建立以居住地登記為核心,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含租住房)、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為基本落戶條件,公民戶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的戶籍登記管理製度,並探索建立農民工住房公積金製度。

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總體方案提出,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核心,深化農村產權製度改革,完善產業集聚與人口集中良性互動、工業化與城鎮化互促互進的機製,吸引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集聚。

(原標題:多地出台產城融合示範區方案 城市發展明確新方向)

最後更新:2017-09-10 23:47:25

  上一篇:go 央行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20%調至零 機構:防止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下一篇:go 兩大指標顯示創業板未來業績增長可期 四季度哪些板塊會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