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52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目標、速度與力度

7月17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六次會議,專門研究了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擴大開放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製。

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提升國際競爭力

2016年9月28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瑞士位居榜首,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和第三位,中國排名第28位。在衡量一國競爭力的12大因素中,商業環境的完備性和創新是考察一國經濟創新驅動的二大指標。中國保持第28位,得益於高等教育(上升14位至第54位)、創新能力(上升1位至第30位)、商業環境完備性(上升4位至34位),但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這兩項指標的水平在全球競爭優勢中表現一般。

目前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外資企業對華投資的主要障礙。貝恩公司與中國美國商會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受訪企業中半數認為,中國對內資和外資企業執行的政策不一致,整體的商務環境對經濟增長不利。報告提出鼓勵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的最有效舉措是提高中國監管環境的透明度、可預測性及公平性,減少相關行業對外資企業的準入限製。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近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會議明確指出,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重要目的是通過開放促進我們自身加快製度建設、法規建設,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

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十三五時期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即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新機製、形成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形成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從2016年十三五開局以來時間已過1/3,這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製”。

提升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速度,一是加快對外開放,特別是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十三五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已經由製造業轉向了服務業。服務業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提出要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特別是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速度,如加快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以及一般製造業和服務業等競爭性領域對外資準入限製和股比限製;要盡快在全國推行自由貿易試驗區試行過的外商投資負麵清單。而對金融業對外開放,特別提出要合理安排開放順序,完善資本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方式,確保監管能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在加強監管中不斷提高開放水平。二是加快法規建設。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模式是構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核心內容,意味著今後對內資與外資必須要實行統一的政策。為此,會議強調要加快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根據國家對外開放的新變化,限期廢除和修訂與外資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三是加快製度建設。“投資者保護”是世界銀行評價國家營商環境的十大指標之一。知識產權保護是外商投資區位選擇的重要考量。近期特裏普對華啟動301條款主要針對我國知識產權問題。本次會議強調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新興領域和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製度建設。

大力改革營商環境

加大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十八大以來,我國從建設上海等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啟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綜合試點試驗三大路徑入手,實行製度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向全國推廣。試點既有上海等自貿區的園區開放,也有立足北京服務業的產業開放;既包括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的東部沿海地區,也包括遼寧省、浙江省、四川省等東北和中西部地區;既有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也有濟南、唐山、東莞等特殊城市:既涵蓋了我國主要的省、市,也落點到指定的浦東新區、蘇州工業園區等開發區。點、線、麵結合,全麵探索構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已有超百項成果複製推廣。本次會議特別強調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如建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製度,改善貿易自由化便利條件,在關稅、進口檢驗等方麵創造公平競爭的國內市場環境,發揮特大城市在營商環境改革方麵的引領作用。

知識產權是國家、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知識產權保護與一國的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其保護強度已成為世界經濟論壇評價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2016-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印度知識產權保護強度指標和創新能力指標排名均超過中國。而一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成為跨國公司考察投資國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麵。2017年中國美國商會對會員調查顯示,阻礙跨國公司在華進行創新投入的十大因素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是首要因素,占比高達45%。為了塑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會議特別強調要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要調動擁有知識產權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原標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目標、速度與力度)

最後更新:2017-09-25 01:47:43

  上一篇:go 完善監管機製推動金融科技健康發展
  下一篇:go 經參頭版:警惕美聯儲“縮表”遠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