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人工智能在翻譯領域並非萬能 實際交流仍需人工
在Alpha GO的“AI(人工智能)+圍棋”一戰成名之後,AI向人類另一個智慧高地——翻譯發起進攻,除了IBM、穀歌翻譯、百度翻譯、網易有道、騰訊、搜狗之外,近期又湧現出大批聚焦AI翻譯的公司,如真譯等,大有一鼓作氣的架勢。
不過,關注度太高也未必是好事。有評測報告指出,市麵上的各種“翻譯機”及APP言過其實,並不實用。“無論是翻譯機還是APP,你說中文時翻譯成英文或其他語種時準確率還可以,但外國人說英文或其他語言時,翻譯成中文的準確率就很低,因此,在實際交流時幾乎沒法用”,日前,傳神語聯公司董事長何恩培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全球範圍內出現過的所謂的‘翻譯機’有30多種,幾乎都不能用於互動交流。當然,這並不等於AI翻譯完全無用”。
作為翻譯行業的一員老將,何恩培在圈內可謂是小有名氣,作為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上世紀90年代末,曾經聞名市場的翻譯軟件“東方快車”就出自他的團隊。彼時,一部範冰冰主演的電視劇《中關村風雲》就取材於這段IT圈往事。此後,何恩培創建了“語聯網”。
2016年2月份,語聯網的運營公司傳神語聯在新三板掛牌,目前全球範圍內注冊譯員超過80萬名,活躍的筆譯譯員約有1萬名。客戶包括奧委會、中央電視台、中石油、中石化、中交集團、中國電建、三一重工、百度、亞馬遜等。
人工智能前景廣闊但非萬能
盡管直言目前市售的AI“翻譯機”存在局限,但何恩培仍看好AI的進化速度。“我認為未來10年內,AI能夠把占比70%的初級翻譯給替代了。所謂初級翻譯,是指短句子、非專業性的翻譯。占比30%的高端翻譯還是需要人。語言的背後是多元的文化和複雜的社會屬性,這就注定了語言規則不可能規律化,這和圍棋不同。”
在AI翻譯這個領域,BAT、微軟、網易、搜狗等都已落子。以阿裏為例,早在創立阿裏巴巴之前,1992年馬雲曾開辦過一家名為海博的翻譯社;2007年阿裏成立一個翻譯研究院,曾一度收購過一家翻譯機器人;2015年5月份,阿裏收購了眾包翻譯網站365翻譯網,以求更好的為商家跨境貿易時提供翻譯服務。不過,時至今日,365翻譯網在業內的聲音越來越小。“當時想全麵收購我們的也有兩三家,但我們還是堅持獨立發展的道路”,何恩培透露,“現在我們仍然在為阿裏、亞馬遜提供語言服務。”
一邊是炙手可熱的AI在翻譯領域力有不逮,一邊是備受追捧的眾包模式在翻譯行業屢屢受阻,難道翻譯行業就無法突破嗎?對此,何恩培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語聯網”。
“人工智能+人工”相輔相成
據何恩培介紹,語聯網主要包括筆譯與口譯兩大產能輸出能力。筆譯方麵,語聯網是“眾包+AI+人工”的模式。客戶在線下單後,語聯網會根據大數據來遴選最適合的譯員進行派單,譯員完成任務後,語聯網的專家會在AI的配合下進行審核。“以往,一位高水平專家最多隻能熟悉50位-60位譯員的能力特長,一天能審核2萬字左右,采用大數據和AI賦能之後,將有效突破這些局限,一天能審核200萬字,這已經不僅僅是效率的突破”。
在何恩培的規劃中,阿裏巴巴做的是電商的基礎設施,而語聯網做的是語言的基礎設施。所謂基礎設置,就是像水、電一樣,人們使用時,不用考慮電是從哪個電廠來的、電壓如何等,插上插頭就直接用了。“我們的賺錢方式就是希望提供一種產能,一種標準化、規模化的產能,服務於應用場景,比如說公證處、專利事務所的跨語種涉外翻譯等”,何恩培表示,盡管翻譯不是標準化的,但通過語聯網輸出的筆譯產品,我們會最大程度的實現標準化,現在很多知名企業已經實現了接入。
在口譯層麵,語聯網則是100%的人工主導。據何恩培透露,語聯網已經量產一款翻譯盒子“TransnBox”。與分音塔準兒等翻譯機相比,TransnBox完全是由譯員人工完成翻譯任務。“TransnBox有些類似三方通話,當交流雙方需要翻譯時,可以隨時通過這個盒子唿叫翻譯,綜合成本大大低於傳統服務模式。目前語聯網匹配到該終端的活躍口譯譯員大概有3000人左右”。
何恩培表示,TransnBox的目標客戶是大量中小商家。跨境電商使得每家企業都能夠直接做外貿,但很多中小商家沒有能力長期雇傭語言又好又會談生意的外貿員,而且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對小語種翻譯的需求越來越大。有了TransnBox之後,人們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商務活動都不需要再帶翻譯人員了,可大大節省成本。
“中國有至少200萬家做外貿生意的商家,通常會招聘具備外語能力的人做業務員,按一家企業至少投入一個人的人力解決該需求,僅這個行業的目標市場起碼就是1000億元”,何恩培表示,“目前還有90%翻譯需求沒有釋放出來,是因為翻譯服務沒有場景化,使用不方便,希望用5年時間讓語聯網產生一萬個應用場景”。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翻譯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有數據預測,2017年全球僅傳統的翻譯產業規模將達到444.6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530億美元。如果實現場景化應用,釋放出大量潛在需求,市場規模將更加巨大。
在何恩培看來,語聯網是AI的踐行者和受益者,但與眾多的同行者相比,至少在翻譯領域,AI與人類不是替代關係,而是夥伴和朋友關係。人類將因為AI賦能而大幅提升高端翻譯產能,AI也將因為與人類互動翻譯訓練而不斷提升自己。
(原標題:人工智能在翻譯領域並非萬能 實際交流仍需人工)
最後更新:2017-09-11 0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