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健康智能手環退潮 監測準確性待提高
“其實現在智能手環已經沒有前兩年那麼火了,當初小米手環剛出的時候基本人手一隻。”深圳華強北健康電子國際交易中心remax店內工作人員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近年來,智能穿戴設備在經曆了一波熱潮之後,逐漸降溫。根據IDC預測,201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台,市場產值超過260億元。同比2016年約3876萬台的出貨量,預增約29%。但相對於2016年57.1%的增長而言,增速明顯下滑。
從時下較為普及的智能手環市場看,昔日曾估值30億美元的智能手環巨頭Jawbone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中外媒體報道稱其將向醫療設備轉型;本身做健康類智能硬件的Fitbit2017年一季度財報顯示隻賣出300萬台,同比下跌37.5%;而樂心醫療上市不足一年,業績就變臉,2017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錄得虧損1482.4萬元。
熱浪漸退,涼意漸起,求變成了智能手環廠家的新出路。擁抱大健康場景,產品功能迭代升級運用至消費者的健康管理中,成為眾多智能手環廠商重點研究方向。然而,記者調研發現,市場對於健康類智能手環似乎並不“感冒”。
行業呈現階段性放緩
目前智能手環市場行情趨緩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IDC認為,2021年全球可穿戴市場規模將翻番,但是目前相對流行的智能手環的市場份額則將下滑,預計今年全球智能手環的出貨量將達4760萬部,2021年將達5220萬部。
李先生在智能手環華強北工廠店進貨網銷,同時也是智能手環資深體驗者,他告訴記者:“智能手環其實一直不溫不火。”而華強北一家智能手環體驗館負責人刁先生則指出,隨著智能穿戴的風口到來,華強北不少做手機的已轉至做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表從2016年開始熱度下滑比較明顯,智能手環相對好些,但也不及往年。
記者注意到,2016年11月剛上市的樂心醫療,上市未滿一年交出的首份業績並不如意,其2017年度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錄得虧損1482.4萬元,同比大幅下降141.61%。而其10月28日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則顯示,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並未扭轉,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相比2016年同期增長14.12%,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減少了105%。
據了解,樂心醫療主要致力於家庭健康管理事業,專業從事家用醫療健康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樂心智能健康雲平台的研發和運營,智能手環是其主要產品之一。對於業績變臉,樂心醫療在年報中解釋為2017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激增導致。
此外,其在年報中也未回避智能可穿戴行業整體增速出現階段性放緩的現狀,樂心醫療認為,隨著市場參與者的增加,市場競爭趨於激烈,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不及預期,銷售毛利額增長不及費用增長,對報告期經營業績有一定影響。智能可穿戴作為新興行業,沒有長期保持高速增長,是行業發展的規律。公司仍看好智能可穿戴行業的發展前景,但在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中需要持續的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公司正圍繞這一方麵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
在深交所互動易中,記者對其2017年上半年研發費用投向提出了疑問,樂心醫療方麵表示,公司研發投入主要用於智能健康硬件+互聯網服務方麵的研發,涵蓋硬件結構、電子、工業設計、算法、軟件雲平台、微信公眾號、APP等多個環節,同時為新模式探索提供產品和技術支持。公司致力於為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更多的數據監測和采集工具,偏健康和輕醫療方向。
作為樂心醫療的采購方,中信健康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穿戴設備行業算是一個階段性平緩的過程。經過幾年的發展,前期階段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相信後期包括樂心在內的供應商會找到新的突破口,比如血糖的無創采集等。
監測數據準確性存疑
雖然行業發展趨緩,但是智能手環廠商對於產品圍繞大健康服務的功能研發仍在繼續。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消費者對於智能手環健康管理功能認知度及認可度並不高,直言“不相信健康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手環一般具備睡眠監測、心率監測、運動軌跡追蹤、卡路裏消耗等功能,此類運動型智能手環已成為基本款。而被定義為健康類智能手環則增加了血壓、血脂監測等功能。“目前對於健康型的界定,主要是看是否具備測血壓、血脂等功能。”刁先生表示。
其坦言,“消費者目前對於健康管理的意識不強,專門為了測血壓、血脂這些功能來找手環的消費者也有,但並不多。” 據記者調查,年輕消費者對於智能手環更關注其外觀是否時尚,僅少數具備健康管理意識的消費者會關注智能手環的健康類功能。
一對50歲左右的夫妻,從香港至華強北購買智能手環,其中男士在小米專櫃挑選手環時告訴記者自己更注重手環的通訊功能,“健康功能若有,會玩玩,但我不會信那些數據。”
而在智能手環華強北工廠店記者采訪到的智能手環的資深體驗者張先生看來,目前所謂的高端智能手環,僅是在不斷地迭加新功能,看起來很高端,實質品質並未得到改善,出錯率仍很高,在此基礎上,所謂的功能也未能落到實處。
“一塊芯片的成本在30元左右,比較高。目前測血壓的技術尚未成熟,市場上普遍的測血壓功能都是根據心率通過一係列的算法計算出來的,較難做到100%準確。”刁先生說。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智能手環供應商在獲取消費者健康數據的基礎上,對於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及預測,從而對消費者進行健康管理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有從事健康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他們正積極與智能手環供應商開展合作,提供數據需求,而智能手環供應商根據我們的需求進行技術研發獲取。對於獲取到的數據,我們會進行係統分析,告訴消費者存在哪些問題,為其提供健康服務,從而形成一個閉環。”
(原標題:健康智能手環退潮 監測準確性待提高)
最後更新:2017-11-05 07: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