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放長線釣大魚” 私募股權投資打法生變
私募機構人士表示,通過pre-IPO、“短平快”獲利的打法麵臨巨大挑戰。目前,“放長線、釣大魚”、“一魚多吃”的股權投資新打法特征愈發明顯,深度綁定優質標的的長線投資已成趨勢。
隨著pre-IPO市場項目估值水漲船高,熱門行業市盈率動輒在30倍以上,一二級市場倒掛已不鮮見,通過pre-IPO、“短平快”獲利的打法麵臨巨大挑戰。
多位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放長線、釣大魚”、“一魚多吃”的股權投資新打法愈發盛行,深度綁定優質標的的長線投資已成趨勢。“我們已提前幫助所投pre-IPO企業物色上市後的並購標的,力圖吃透企業資本運作每一環。”一位股權私募機構投資經理說。
此外,不少實力雄厚的私募機構將長線投資目光轉向上市企業。他們開始超越上市公司幕後推手的角色,直接當起操盤手。分析人士指出,直接操盤上市公司對機構實力和交易結構設計要求甚高,被套事件並不鮮見,未來股權投資將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方向轉移,不論是深度綁定標的或入主上市平台,都將極大考驗產業整合能力。
短平快策略行不通
“僅靠短平快的pre-IPO投資策略已經行不通,股權投資整體向長線及‘一魚多吃’的趨勢發展。”民享投資創始合夥人程韜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不僅把目光鎖定在企業上市後的退出收益,也在幫助企業製定登陸資本市場後的並購路徑,提前成立並購基金、提前物色合適標的進行投資。這種布局一般提前一年,這樣標的成長空間高些,收益也更高。”
在深圳某私募機構負責人看來,股權投資朝長線發展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隨著資金大量湧入pre-IPO市場,一級市場項目估值水漲船高,醫藥、新能源、新材料、TMT等成長性較強的項目市盈率動輒就在30倍以上。與此同時,一二級市場套利空間不斷縮小。若剔除10月上市的3隻新股,下半年累計發行104隻新股,平均一字板漲停天數為8.49天,9月平均一字板漲停天數為8.81天,明顯低於以往新股常見的10多個漲停板。
“有不少資金在炒作次新股,但IPO提速背景下,一二級市場利差不斷收窄是不爭的事實,機構退出的收益率整體下滑。目前創業板市盈率平均為三十多倍,我身邊不少投資人投資的Pre-IPO項目最後上市都出現倒掛現象。”上述私募機構投資人說。
同時,在減持新政影響下,首發股東3年鎖定期過後,減持比例和節奏受到嚴格限製,退出節奏明顯放緩。“原先很多機構投完IPO就不管了,希望賺錢後離場。如今退出周期拉長,給予機構和企業深度綁定的機會。”華南一位私募機構投資總監表示,“我們不單單隻做上市前的股權投資,還會持續跟進企業上市後相關的資本運作,吃透企業資本運作每一環。很多pre-IPO企業上市之後都有並購衝動,不管是出於產業鏈的整合還是增厚業績的需求,機構可以在前期投資建立的信任基礎上為企業提供並購服務。這種全鏈條的服務是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周期更長、獲益更豐。”
該私募機構投資總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事實上,pre-IPO企業在選擇投資機構時,越來越重視機構全鏈條資本運作的能力。“一個好標的,估值合理並且成長性比較高,後麵都有十幾家機構在搶。我們與一些標的的股東商談時,發現他們考慮的不僅僅是投資作價、股份稀釋等問題,還很重視機構是否有能力提供後續服務,包括產業整合、並購、市值管理等,甚至寧可在股份上犧牲一點,也要找一家有豐富資源和強大資本運作能力的機構。”他說。
意欲操盤上市平台
不少實力雄厚的私募機構更將長線投資目光轉向上市企業,他們已經超越上市公司幕後推手的角色,直接當起操盤手。
上述深圳某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此前PE機構操盤上市平台多是效仿九鼎:將PE業務注入上市公司,實現曲線上市。這種模式並不受監管認可,證券市場不鼓勵PE類公司上市,擔心證券化後會產生大量泡沫。“目前來看,機構入主上市公司後更傾向於圍繞產業鏈進行布局,把上市公司作為所投實業項目的退出平台。”
“經濟結構正在經曆明顯的轉型變化,資本市場上傳統企業轉型需求迫切,可以看到私募入主的上市企業多屬於‘舊經濟’領域。私募機構進來之後,可能作為大股東或二股東,利用自身的資本運作經驗和產業資源,幫助上市公司圍繞新興產業進行布局。”程韜告訴記者。
“PE第一股”九鼎投資是布局該路徑的“老手”,一手操刀了寶利來(現“神州高鐵”)的轉型之路。彼時,酒店餐飲行業持續低迷,以五星級酒店為業務核心的寶利來營收增長乏力。九鼎投資為這家公司製定了“成為軌道交通運維領域的行業龍頭”的轉型路徑,寶利來先後收購新聯鐵、交大微聯、武漢利德等,九鼎投資在其中承擔的角色包括戰略谘詢方和注入標的的早期投資方。鎖定期過後,九鼎係將5.04%股份轉讓給杭州霽雲,轉讓總價款為9.7376億元,退出收益頗豐。
“不論是將上市公司作為之前所投項目的退出平台,抑或借助其背後的產業資源為上市公司治病換血,退出獲益都令人羨豔,這也吸引實力雄厚的私募沿著這一方向進行長期布局,但操盤上市公司對私募機構產業實力和資本運作能力要求很高。”上述華南私募機構投資總監說。
事實上,新主到來後難促成雙贏的案例並不少見。科融環境去年6月迎來新主,原控股股東傑能科技91.96%的股份轉讓給天津豐利。天津豐利入主後,公司2016年的淨利潤報虧1.32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淨利潤2530.54萬元,但業績增長主要來源於閑置房產處置。此外,一年多來有多位高管離職,公司治理陷入混亂。天津豐利股東此前接受采訪時坦言,天津豐利缺乏產業背景,沒有操盤上市公司的經驗,貿然接手一家上市公司確實麵臨很大挑戰。
產業整合能力是關鍵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股權投資將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方向轉移,不論是為擬上市企業提供全鏈條的資本運作服務,還是直接操刀上市公司進行產業轉型,都將極大考驗機構產業整合能力。“特別是操盤上市平台,需要一開始就對上市公司有一個明確的長遠產業規劃,並且有相應產業資源和資金支持,不能拍腦袋就拿下控製權。”
上述深圳某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資本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PE的作用不僅僅是尋找、發現標的,更要幫助企業構建產業協同優勢。“一方麵,不論是剛剛登陸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還是傳統上市平台,並購需求都非常旺盛。上市公司有實業經驗,但缺乏資本經驗,私募恰恰相反,兩者具有明顯契合點。”該負責人說,另一方麵,pre-IPO市場投資溢價明顯降低,如果要獲得更多收益,必須找到另一個增長因素,就是並購,實現一二級市場聯動投資。
“粗放式的市值管理越來越難成行,‘投資+套利’模式很難延續,蹭熱點、蹭概念、擊鼓傳花式的並購麵臨巨大挑戰,比如二級市場股價連續下挫、資金不看好等。現在市場上的市值管理做得越來越精細,需要機構對企業有戰略判斷,對企業法律結構、財務指標、證監會並購規則理解有較深研究,才能進一步尋找標的、設置交易結構。”程韜說。
上述私募機構投資總監表示,股權投資向長線發展將進一步推進私募行業洗牌轉型,特別是一些產業資源較弱、整合能力較差、風險管控相對乏力的機構,將被淘汰出局。“能夠留下來的私募機構,肯定有自己長期跟蹤的行業,對行業前景、發展趨勢、標的選擇等方麵有深入研究。”
私募機構人士表示,通過pre-IPO、“短平快”獲利的打法麵臨巨大挑戰。目前,“放長線、釣大魚”、“一魚多吃”的股權投資新打法特征愈發明顯,深度綁定優質標的的長線投資已成趨勢。
(原標題:?“放長線釣大魚” 私募股權投資打法生變)
最後更新:2017-10-16 01: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