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99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手机_平板_苹果apple


青岛港两个在建工程未批先建引质疑 公司未正面回应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06198.HK)回归A股的进程正在加快。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在上交所上市,拟募集资金不超过84.8亿元,用于董家口港区项目建设、青岛港港区设备购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

据了解,青岛港于2014年6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对于回归A股的初衷,11月1日,青岛港资本市场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境内资本市场的平台和资金,回归A股一方面是项目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回馈境内投资者,共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港旗下两个在建工程还存在用地、用海审批不全的“瑕疵”。据披露,董家口矿石码头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项目(以下简称“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尚未取得用地及用海批复,山东港联化管道石油输送有限公司的董家口港-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二期)项目尚未取得用地批复。

关于上述两个在建工程迟迟未获用地、用海批复的原因,青岛港在招股书中并未作出说明,公司相关负责人亦未正面回应。

在建工程存“瑕疵”

作为综合性港口经营者,青岛港主要运营青岛大港港区、前湾港区、黄岛油港区及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主要提供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等各类货物的装卸和配套服务、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港口配套服务等多种业务。

据了解,在完成港股上市后,从2016年开始青岛港就一直有回归A股的打算。今年6月6日,青岛港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决定,继在香港上市后,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发行规模将不超过6.71亿股。

随着这一公告的发布,青岛港也正式进入了回归A股的既定轨道。彼时,青岛港方面表示,回归A股是为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打造境内融资平台,改善股东所持股份的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港回归A股进程还面临着多重风险考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两处在建工程存在用地、用海批复“瑕疵”。

据了解,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尚未取得用地及用海批复,山东港联化管道石油输送有限公司的董家口港-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二期)项目尚未取得用地批复。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港投万邦矿石码头第一次“触礁”。早在2015年8月19日,国家发改委就指出,上述项目中的2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存在“在未取得核准批复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并已建成,违反了基本建设程序”问题,并要求青岛市发改委加强对港口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港口建设依法、依规、有序进行。

青岛港承诺,将尽最大努力,并最晚于2018年6月30日前促使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取得有关用地及用海批复,同时亦承诺将尽最大努力确保山东港联化管道石油输送有限公司在董家口港-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二期)项目取得用地批复之前不在相应地块上开工建设。

记者注意到,上述两处在建工程已经取得用地、用海预审意见。其中,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已先后于2011年通过环境保护部环评审批,2014年通过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建设用地预审、用海预审,并于2015年通过国家发改委项目核准批复。

国家发改委批复文件显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总投资约43.7亿元人民币,其中资本金为14亿元人民币,其余投资约29.7亿元人民币利用银行贷款解决。项目包括1个3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和1个2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400万吨,其中接卸能力600万吨、装船能力800万吨)及其他配套设施。

上述两个在建项目已通过多项国家级的审批,为何迟迟难以办理用地及用海批复?对此疑问,青岛港资本市场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未给出明确说明,仅表示“正在积极办理中,以发布的公告信息为准”。

行业竞争加剧

据了解,青岛港主要经济腹地包括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及河南,延伸腹地则包括陕西、宁夏、甘肃及新疆,随着环渤海地区、韩国釜山等港口经营者正在扩张其作业能力及实现港口设施现代化,青岛港面临的周边港口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

其中,仅在环渤海地区,青岛港就面临着包括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天津港唐山港秦港股份日照港等众多港口类上市公司的竞争。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倪鹏表示,当前世界港口的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如何从传统的竞争格局中走出来,持续发现新的利益增长点,建立起稳定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港口行业面临的长期挑战。

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在主营业务中,青岛港七成以上营收来自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货物处理和配套服务、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两个板块业务。近几年,青岛港有意发力后者,对冲前者业绩下滑带来的冲击。

根据招股书数据,占主营业务总收入超过三成的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货物处理以及配套服务板块,2014年~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28.65%、22.73%、23.97%及23.41%,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其中,2015 年、2016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0.67%、3.53%。

同期,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板块营业收入也逐年增长,分别为208382.22万元、241711.41万元、338534.85万元和200251.47 万元。其中,2015 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15.99%、40.06%和25.34%。

青岛港称,随着公司综合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板块收入增加,并弥补了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货物处理及配套服务板块收入下降的影响。

“随着全国进出口量的放缓,各港口产能投入又持续增长,必然会形成一定竞争。”青岛港资本市场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从服务质量、效率、物流路径规划等方面提高服务客户质量,提高竞争力。

“考虑到港口行业整体转型的现状,公司希望在转型潮中,继续保持优势,始终把握竞争主动权。”青岛港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化是公司发展的战略之一,青岛港在码头生产智能化、办公智能化和物流数据整合等方面将持续加大投入。

(原标题:回归A股提速 青岛港两个在建工程“未批先建”引质疑)

最后更新:2017-11-04 13:03:47

  上一篇:go 规范现金贷需大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下一篇:go 楼市集中度持续提升 房企前三季业绩分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