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樓市集中度持續提升 房企前三季業績分化明顯

近年來,房企對市場規模的訴求愈發強烈,打響了一場你追我趕的規模競逐賽。

日前,2017年前三季度房企銷售百強榜出爐,各大房企也陸續發布了相關業績公告。《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房企銷售業績不斷攀升的背後,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百強房企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此外,房企業績分化凸顯,不少房企的銷售規模或淨利潤遭遇大幅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在調控趨嚴的形勢下,未來市場前景難言樂觀。業內認為,樓市調控短期沒有放鬆跡象,若是升溫,不排除會出台更加嚴厲的政策,而近期市場火熱的三四線城市將是未來調控加碼的重點區域。

百強房企銷售額破5萬億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顯示,在2017年前三季度,百強房企銷售規模已突破5萬億大關,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幅達36.7%。

記者發現,市場集中度持續上升的勢頭依然強勁。TOP100房企銷售金額的市場占比,在2015年僅為40%,2016年達到44.85%,同比上升了近5個百分點。在2017年前三季度,這一數據為53.2%,較2016年增長了8.4個百分點,占據市場份額已過半。

此外,房企銷售規模競爭激烈,各梯隊房企進入門檻也在大幅提高。其中,TOP10房企的門檻高達1010億元,在2016年僅為783億元,增長了29%。TOP20和TOP30房企的門檻增幅也分別達到了37.6%和51.2%。

記者了解到,碧桂園、恒大、萬科三大龍頭房企的銷售規模呈現出“強者愈強”的市場局麵,2017年的銷售規模將突破5000億大關。具體而言,碧桂園2017年1~9月銷售金額約4282億元,漲幅達90%,萬科同比增長50%至3961億元,兩者均已超過各自2016年全年銷售金額。目前,恒大前三季度銷售金額約3660億元,超越2016年全年的3734億元也僅有一步之遙。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實力房企的銷售規模亦有高增長的搶眼表現。上述榜單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已有11家房企的銷售規模突破千億元。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目前提出千億目標的房企已多達六七十家,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隨著樓市調控壓力持續和規模房企競爭優勢的體現,未來TOP100房企的整體業績規模將繼續增長,各梯隊房企的行業集中度也將進一步上升。

其預計,2017年末,TOP3、TOP10、TOP20和TOP30房企的金額集中度或將分別達到13%、25%、35%和40%。到2020年,TOP10和TOP30房企的金額集中度或將分別達到47%和70%。

業績分化利潤下滑明顯

房企整體業績亮眼的另一麵,是逐漸突顯的市場分化。

記者梳理發現,在前三季度,合生創展、深圳控股瑞安房地產朗詩綠色地產等多家房企的銷售業績出現了大幅下跌。此外,淨利潤方麵,大名城廣宇集團中房股份等房企也遭遇了下滑甚至虧損的情況。

作為昔日龍頭房企,合生創展近年來的銷售業績並無起色。2017 年1~9 月,其銷售金額僅60億元,較2016年同期的75億元下跌了19.9%。在其他房企的競逐下,早已不在“華南五虎”之列的合生創展甚至掉出了上述的百強榜單。

另外,瑞安房地產的下降幅度較為顯著,前三季度銷售金額為74.8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62%。深圳控股、朗詩綠色地產前三季度的銷售金額也並不如意,同比分別下降了43%、30%。花樣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金額僅為88.4億元,同比下降7%,僅完成年度目標150億元的59%。

需要注意的是,在房企利潤率持續下滑的大背景下,盈利也是房企分化的一個重要方麵。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A股共有40家房地產上市公司公布三季報。其中,26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占比65%;14家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4家公司淨利潤虧損。

記者了解到,廣宇集團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1.29億元,同比下跌19.53%。大名城的淨利潤為6.57億元,同比下降17.34%。中航地產和中房股份則出現了虧損,分別虧損7174萬元、2561萬元。

不排除出台更嚴厲調控政策

市場行情持續上行的同時,與其密切關聯的調控形勢也趨向收緊。

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這是樓市調控將持續收緊的信號。

事實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近日也明確表態,將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鬆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近期,新一輪樓市調控熱潮掀起,多個城市接連出台新政加碼樓市調控。中原地產數據顯示,9月多達45個城市(含央行等部門)發布了有關房地產政策52次,政策密集程度超過了2016年10月。記者梳理發現,進入10月,紹興、昆明、海口、太原、三亞等城市也陸續加入了升級調控隊伍,其中海口、三亞的新購買住房限售時間更是提升至5年。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記者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截至日前,2017年以來出台的樓市調控政策已經接近200次。張大偉認為,房價上漲居前的城市都會繼續收緊調控,目前各地樓市調控仍在“打補丁”,全方位封堵任何炒房的可能性,從而遏製房價過快上漲。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方圓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鄧浩誌指出,之前收緊調控的一二線城市,可能會以維持現狀為主,因為市場已經基本保持平穩,進一步加碼或放鬆的可能性不大。“承載了一二線城市外溢需求的三四線城市,最近市場較為火熱,這些區域接下來有可能升級樓市調控。”鄧浩誌表示。

此外,同策研究院分析,從十九大來看,樓市調控政策短期內沒有鬆懈的跡象。根據全國曆年政策,時效期主要集中在5~7個月,調控政策的時效性逐步降低,需要加大力度的樓市調控措施為樓市降溫,鞏固樓市調控的階段性成果。另外,在2018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之前,調控政策不會放鬆,樓市要穩定的基調不會變。如果樓市升溫,不排除更嚴厲的調控政策出台。

最後更新:2017-11-04 13:03:44

  上一篇:go 青島港兩個在建工程未批先建引質疑 公司未正麵回應
  下一篇:go 金種子業績持續震蕩 二三線酒企借多元化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