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報告:票據房貸業務成銀行業違規“雷區”
在5日舉行的2017北京金融論壇暨年度北京金融十大品牌評選活動上,由北商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北京金融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11月23日,銀監係統2017年共開出2467張罰單。在處罰形式中,銀監會此前提出的糾罰並重、罰沒並舉、機構人員“雙罰製”均有明顯體現。
據北商研究院統計,截至11月23日,來自銀監會和各地銀監局網站公布的處罰信息顯示,銀監係統2017年共披露2467張罰單,包括銀監會25張、銀監局678張、銀監分局1764張,覆蓋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和城商行等各類銀行機構。按月來看,平均每月約240張,其中6月單月披露罰單數量最多,達350張。
“由於罰單披露普遍存在滯後性,有的監管處罰目前還沒有公示。”北商研究院副院長韓哲表示,按已經公布的罰單數額估算,截至11月末,銀監會係統開出的罰單合計將突破2500張,全年總罰單量將在2800張左右。
從金額上看,僅今年一季度,銀監係統就開出1.9億元的罰單,罰沒總金額達到去年全年的七成;上半年,銀監係統處罰金額接近3.4億元,超過2016年全年的2.7億元。
據悉,3月以來,“一行三會”政策密集出台,其中銀監會連發七文,直指商業銀行業務亂象。同時,各級銀監部門對違規金融機構的處罰也毫不手軟。
從違約業務類型來看,主要涉及的領域包括信貸、票據、信披違規、違反審慎經營、挪用資金等幾類,這也是近年來商業銀行頻頻見諸報端的幾大問題。如票據違規操作,去年先後被卷入票據風險事件的銀行數量上升,從國有銀行、股份製銀行到城商行,銀行自身的風控漏洞是票據風險滋生的溫床。
此外,變相為樓市輸血,是銀行頻吃罰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去年四季度以來,樓市迎來新一輪調控政策,監管對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查處力度升級,因此受罰的銀行數量遠遠超過在票據業務上“踩雷”的銀行數量。此外,銀行因貸款審核不審慎、違規發放關係貸款、以貸轉存虛增存貸規模等受罰的情況也較為常見。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專家表示,銀行應把控製風險放在第一位,但有時受到一些利益驅動,銀行為了達到一定的業績,可能會擴大放貸規模,對貸款審核放鬆等。近年來發展較快、創新較多、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新興業務領域也受到較多處罰,除銀行自身風險管理不完善外,這類業務問題頻發也與監管規則存在滯後性有關。
有機構人士認為,本輪銀行業風險排查還在繼續推進,銀監係統的罰單起到了巨大的震懾作用,建議金融監管綜合考慮經營風險、信用風險、區域風險等,引導金融機構有效提高自身業務風險治理能力,加強審慎合規經營意識,從而達到防微杜漸的效果。
(原標題:銀監係統今年已開出2467張罰單 報告:票據房貸業務成銀行業違規“雷區”)
最後更新:2017-12-06 0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