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央行參事盛鬆成:目前無需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市場普遍關注中國是否會跟隨加息?由於中國尚未完全利率市場化,仍要區分市場利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前者已經數次提升,與後者出現一定缺口,是否有必要將其填平?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鬆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他的否定意見:“頻繁地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不利於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而應盡可能保持基準利率的穩定,讓銀行自主選擇浮動幅度和比例,自主定價,這有助於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完善金融市場定價功能,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也有助於銀行的轉型和改革,提高銀行的市場競爭力。”他稱。

不讚成目前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

盛鬆成認為,從當前經濟運行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角度出發,應當謹慎對待利率的調整,尤其是存貸款基準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存貸款基準利率沒有調整,但銀行已經自主選擇了利率上浮。

他提及,我國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的存貸款利率,是以存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上下浮動。從利率浮動的情況看,今年以來,實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在增加。數據顯示,今年1~9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中,上浮的占比從1月份的56.72%,提高到了9月份的68.14%;實行基準利率和下浮利率的貸款占比分別從1月份的19.41%和23.87%下降到9月份的18.17%和13.69%。

在盛鬆成看來,之所以不支持提升存貸款基準利率,一是我國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需審慎對待基準利率調整;二是目前我國物價壓力不大,CPI同比增速有所回落。11月,CPI同比僅上漲1.7%,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同時,CPI環比零增長,而上月CPI環比增速為0.1%;三是調高存貸款基準利率會提高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他認為,應盡可能減少金融機構將融資成本的上升轉嫁到實體經濟,“一點都不轉嫁是不可能的,比如人民幣貸款中實行利率上浮的越來越多,利率上浮的幅度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不僅將抬升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也不利於金融去杠杆。”盛鬆成表示:“因為直接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相當於為金融機構將資金成本上升轉嫁給實體經濟提供了背書,金融去杠杆甚至可能因此而倒退。”

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加息和中國央行加息的含義並不相同,美國利率分為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金融市場實際運行利率。所謂的美聯儲加息,是指美國通過提高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引導金融市場實際運行利率。總的來說,美國貨幣政策是以價格型調控為主導的。

和美國相比,我國貨幣政策及其傳導機製有所不同。我國“加息”一般是指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數量型調控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利率的上升是金融去杠杆導致金融市場流動性變化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同時盛鬆成也表示,我國的利率體係也較為複雜。央行會通過政策利率如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等,來引導金融市場利率(同業拆借利率、債券市場利率等)。有時候市場利率也可能影響政策利率。此外,我國還有存貸款基準利率,直接影響非金融企業的貸款成本。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的存貸款利率以基準利率為基礎,可以上下浮動。

中國不應隨美聯儲而動

至於市場利率,盛鬆成同樣認為目前沒有提升的必要。雖然美聯儲縮表、加息,美國稅改等多重外部環境在變化,但2018年中國的貨幣政策將不緊不鬆,“以不變應萬變”。

“明年的貨幣政策並不會寬鬆,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流動性還會比較緊,市場利率將在高位小幅震蕩。一方麵,我國金融去杠杆取得了一定成效,成果仍需鞏固;另一方麵,盡管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仍較平穩,但下行壓力猶存,應盡可能避免金融機構將資金成本的上升轉嫁給非金融企業,抬升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他稱。

此外,他也認為,中國央行並未跟隨美聯儲政策。今年3月和12月,美聯儲加息後,央行也隨之上調政策利率,但12月上調幅度很小(僅0.05個百分點)。從匯率角度看,也不存在為穩匯率而被動加息的情形。

近幾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降反升,再次突破6.6。直接影響匯率的是金融市場利率,而不是存貸款基準利率。從金融市場利率看,目前中美利差仍然維持高位。即便美聯儲加息,由於此前市場已經有較充分的預期,美國金融市場利率在加息當日並未出現大幅提升。而我國由於金融去杠杆的影響,金融市場利率上升較快。

事實上,我國金融市場利率的上升實際上已先於美聯儲加息。我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已較2016年三季度末的2.7%提高了1.2個百分點,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提高0.6個百分點左右,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實際上有所擴大,兩者相差1.5個百分點。

近期,我國金融市場利率高位震蕩,7天Shibor利率在2.8%左右,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3.9%左右,城商行1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已突破5.2%。由於銀行同業存單利率最能反映商業銀行對資金的需求程度,其上升幅度也最為明顯,這表明金融去杠杆成效顯著。

對於中國是否存在跟隨美聯儲縮表的問題,盛鬆成提及,縮表是美聯儲在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連續多年擴表的結果。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由於量化寬鬆政策投放大量基礎貨幣,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從2007年12月19日的8913億美元,擴大了5倍左右,達到4.5萬億美元。但同期,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不到2倍。而這期間,美國GDP年均增長2%左右,遠不及中國的8.6%。所以,“中國之前擴表是很正常的,我們並不存在縮表的問題。”盛鬆成稱。

最後更新:2017-12-27 14:04:06

  上一篇:go 日經225指數收盤上漲0.07%
  下一篇:go 2018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繼續推動低空空域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