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1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支付寶賬單陷風波 芝麻信用錯在哪裏?

支付寶2017年度賬單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惹來了關於個人隱私的質疑。

1月3日,因支付寶2017年年度賬單首頁左下方有一行不明顯的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且選擇框已經幫用戶默認選擇同意,嶽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嶽屾山率先在其微博上發出質疑,隨後輿論迅速發酵。

緊接著當日晚間,芝麻信用發布了《關於支付寶年賬單首頁〈芝麻服務協議〉的情況說明》回應稱,默認勾選肯定是錯了,並且已經調整了頁麵,取消了默認勾選。

芝麻信用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進一步表示,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隻是同意年度賬單中展示與芝麻信用相關的部分,而不是說要同意收集用戶的信息,這其中存在一定概念上的混淆。

據記者多方了解,大部分用戶早已是芝麻信用的用戶,開通芝麻信用時就已經簽署過協議。那麼,支付寶賬單為何多此一舉?

“本來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戶的知情權,讓用戶知道,隻有在自己同意的情況下,支付寶年度賬單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內容。”芝麻信用回應稱,初衷沒錯但方式愚蠢至極。

對此,互聯網領域資深分析師餘德也指出,“我們看到芝麻信用在做一個明確的條款,盡管這個條款不盡如人意,但也算一個進步,遠遠比之前沒有這些東西要好多了。”

近年來,在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的發展之下,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意識到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多位業內人士亦建議加快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進程。

芝麻信用的“錯”與“對”

1月3日,一年一度的支付寶年度賬單如期而至,用戶也紛紛曬出自己的支付寶賬單和年度關鍵詞。

不過,在年度賬單刷屏不久,就有用戶發現在2017年賬單首頁入口處,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同時默認已經選擇“同意”。

“根據《互聯網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采用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同時對於信息收集,該規定要求經營者需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而‘芝麻’根本不給你了解條款的機會,直接讓你默認同意,稍不注意就進坑了。”嶽屾山在其微博上表示。

一時之間,支付寶賬單被推向了爭議的風口。

對此,當天晚上,芝麻信用緊急回應稱,“用戶在查閱自己的支付寶年度賬單時默認勾選‘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這件事,肯定是錯了。”

“本來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戶的知情權,讓用戶知道,隻是在自己同意的情況下,支付寶年度賬單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內容。”芝麻信用進一步回應稱,初衷沒錯但用了愚蠢至極的方式。

這一錯誤背後仍值得深究。支付寶為何堅持要在首頁加入《芝麻服務協議》?

“我們希望更謹慎。”螞蟻金服一位人士表示,“芝麻信用與支付寶是兩家獨立的公司,即使同在螞蟻金服旗下,如果要把芝麻信用的信息搬到支付寶年度賬單裏展示,也需要用戶授權同意。”

據記者仔細查閱嶽屾山在微博上發布的協議,不難看出其實是未注冊用戶的初次注冊協議,而非已注冊用戶所看到的內容。若已經是芝麻信用的用戶,在其開通芝麻信用的時候就已經簽署過上述協議。

對此,餘德分析指出,“之前搜集用戶信息的狀態根本是不列條款的,再比如我們的賬戶密碼材料被泄露,造成用戶的財產損失,以前這樣的事是層出不窮的,這是個非常混亂的市場。我們看到芝麻信用在做一個明確的條款,盡管這個條款不盡如人意,但也算一個進步,遠遠比之前沒有這些東西要好多了。”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注意到,本次賬單產品涉及到芝麻信用的內容,主要是對履約次數、免押金金額等的展示。

江蘇新蘇律師事務所律師蔣勇偉表示,“從《芝麻服務協議》本身內容來看,芝麻信用是一個第三方的征信機構,該授權是允許支付寶查看芝麻信用用戶信息,並且向其他金融機構推送信息,是正當合法的使用,大多內容都是一些格式條款,不存在危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不過,他亦表示,賬單存在的問題就是支付寶將字體設置的如此小,並且默認直接打鉤,嚴格來講這種操作手段是不妥的,正常的操作應該是由用戶來選擇是否授權。

而在引來質疑之後,當天支付寶就及時調整了頁麵,取消了默認勾選。

個人信息保護需社會共治

個人信息保護,在國內也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

根據《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84%的網民切身感受到個人信息泄露帶來不良影響,54%的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嚴重,其中21%認為非常嚴重。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個人信息獲取、存儲和利用的環節眾多,線下和線上傳播具有隱蔽性和複雜性,追本溯源成本高,發現、查處難度大,處罰、賠償力度小,這使販賣及非法使用個人信息黑灰色產業鏈有了巨大的投機空間。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注意到,這兩年來,不少互聯網企業均因為隱私或者用戶信息安全被推向輿論的風口。

日前,有人士稱,“微信天天在看用戶的聊天”,一時之間網民熱議如沸。

對此,微信方麵發表聲明稱,不會去看用戶的微信內容,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戶的聊天記錄,聊天內容隻存儲在用戶的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上。微信也不會將用戶的任何聊天內容用於大數據分析。

而2017年,攜程也因為買機票默認勾選買保險,被指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最終遭到相關部門的調查。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鄧學平發文表示,其實除了支付寶,其他的APP和網站很多也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大數據時代,要想擺脫信息裸奔的命運,除了靠商家的道德自覺,更重要的是靠消費者的權利覺醒和監管部門的強力執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個人信息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情況之下,社會各界對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立法的唿聲亦越來越高。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呂薇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曾指出,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等業務的迅速開展,個人信息的獲取越來越容易。要盡快製定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標準和操作程序,在必要的時候出台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法;要通過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和協會,對掌握個人信息的運營單位或者機構進行個人信息保護的資質審核與認證。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學勇亦建議,加快製定和完善有關配套法規規章,及時出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大數據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等配套法規。

據記者查閱,2017年以來,有關部門在保護公眾信息安全方麵動作頻頻。

先是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和有關法律適用問題作了全麵、係統的規定。

接著 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開始正式實施, 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麵規範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麵問題的基礎性法律,特別明確了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打擊網絡詐騙。而7月,國家網信辦等四部委又啟動個人信息保護專項行動。

此外,有消息稱,2018年年初,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製定的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報批稿即將發布。

(原標題:支付寶賬單陷風波 芝麻信用錯在哪裏?)

最後更新:2018-01-06 11:33:56

  上一篇:go 中國水資源稅改革擴至九省市區 運行平穩
  下一篇:go 2018年首周新三板成交金額超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