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公募口味有變:調倉“周期”布局“成長”

隨著三季報漸次披露,公募基金的調倉路徑浮出水麵。截至20日,共有28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其中有113家上市公司十大股東中出現公募基金身影。從已披露的情況來看,公募三季度整體偏好周期性行業。不過,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有色、鋼鐵、化工、建材等板塊開始出現主力獲利了結征兆,四季度以來頻頻遭到主力資金拋售,而部分業績出現拐點的成長股重新獲得青睞。

分析人士認為,與前三季度不同,四季度基於行業輪動或主題輪動的交易性操作機會相對有限,尋找未來業績增長較為確定的品種才是年關前投資的關鍵所在。

加倉龍頭股 布局績差股

據數據統計,截至20日,共有280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其中有113家上市公司中出現公募基金身影,共有16家上市公司獲公募基金淨增持。

從個股來看,三季度公募基金占流通股比例超過10%的上市公司分別為華帝股份、藍焰控股、三棵樹、東方時尚、開潤股份、顧地科技,占流通股比例分別為16.45%、15.48%、14.37%、11.76%、11.21%和10.63%,分屬家電、石油化工、教育等板塊。不過,上述公司在三季度均遭到不同比例減持。

從行業來看,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偏好醫藥生物、建材、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並對相關龍頭選擇加倉。如屬於建材行業的寧夏建材,三季度獲得華泰柏瑞3隻基金加倉,合計持股達783萬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1.94%。而寧夏建材股價表現也十分亮眼。

獲公募基金增持最多的是柳鋼股份,在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上,新進5隻公募基金,分列第4位至第8位,它們是南方產業活力(693.12萬股)、華安科技動力(500萬股)、南方盛元紅利(499.99萬股)、融通行業景氣(437.39萬股)、中銀持續增長(437.00萬股)。此外,民生信托旗下至信234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新進423.5萬股成為第九大流通股東。

從相關個股的走勢來看,基金從其中近半的個股中獲得了不錯的收益。據統計,113隻基金持有的個股中,共有56隻個股三季度以來(7月1日-10月20日)跑贏了同期滬指,累計5.83%的漲幅。其中,淩鋼股份、柳鋼股份、江特電機、祁連山和海峽股份5隻股票三季度以來的漲幅均超過50%,分別達到90.30%、79.22%、70.30%、54.79%、50.92%。

不過,公募基金在三季度並非獨愛業績大增股。從16家獲公募淨增持的公司中,僅柳鋼股份、龍洲股份、寧夏建材、祁連山三季度淨利潤變動幅度較上年同期增幅超過100%,增幅分別為915.49%、264.96%、224.53%和184.52%;而多倫科技、理工光科、鎮海股份三家上市公司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降幅分別為65.63%、27.70%和28.91%。再看上述16家上市公司的2017年中報業績數據,既有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增1065.79%的祁連山,也有較去年同期下降84.91%的理工光科。

深圳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基金對個股的布局比普通投資者更有前瞻性,基於對公司及行業的深入了解,提前布局部分績差股是常見操作。“尤其是業績已經反映在股價上的個股。隨著業績拐點的出現,未來的成長性值得看好。”他說。

調倉周期股 中小創關注度提升

上半年A股市場“一九行情”明顯,不少重倉周期股的基金賺得盆滿缽滿。不過,就三季度的配置來看,部分基金已經開始高位獲利了結,還有部分基金在配置上出現向成長股聚集的跡象。

數據統計,相比個股最多兩千萬股的增持,公募基金減持上市公司的幅度同樣不小。目前被公募基金減持最多的上市公司前五名分別為華天科技(減持3.12億股)、中國巨石(減持3.08億股)、三花智控(減持2.92億股)、立訊精密(減持2.88億股)、東方園林(減持2.12億股),分別占流通股比例較上期下降14.64%、10.55%、18.68%、15.94%、13.92%。從行業來看,減持數量最多的前20家上市公司分屬消費電子、建材、醫藥、食品、軍工等行業。

以遭減持最多的華天科技為例,其在三季度遭遇基金大舉拋售。該股在二季度末共被210隻基金持有,而除長盛轉型升級、富國中證工業4.0和中歐新藍籌3隻基金之外,其餘207隻基金均全部將持倉減至0股。目前,上述3隻基金分列華天科技十大流通股東第四位、第八位、第十位,占總股本比例1.14%、0.65%、0.55%。據公開資料,華天科技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MEMS傳感器、半導體元器件的封裝測試業務。東吳證券分析,當前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四季度,三季度獲得基金青睞的板塊有不少出現資金流出的跡象。數據顯示,10月以來,有色金屬、計算機和化工板塊位列主力資金淨流出前三位,分別為495億元、318億元和315億元,顯示機構出現獲利了結的征兆。以有色金屬板塊為例,四季度以來,在上證指數微漲1%的情況下,中證申萬有色金屬指數累計下跌3.71%。

另外,上半年一度遭公募大舉拋售的中小創,再次成為機構關注的熱點。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日,國慶節後113家基金公司集中調研了33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小創多達21家。接納基金公司調研數量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別為京東方A、飛樂音響、中南傳媒,分別有13、13和10家基金公司參與調研。

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經理指出,有色、化工等周期性板塊前期大漲主要得益於前三季度業績的爆發式增長。如今,板塊整體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開始放緩,在其他業績更具成長性個股逐漸增多之時,機構調整倉位,移情中小創也在情理之中。

“防禦”成四季度關鍵詞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進入四季度,不少基金機構都對後市持謹慎態度,既認為市場中仍存結構性機會,且會保持高位向上震蕩趨勢;同時,防禦性需要加強。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表示,考慮到市場經曆了前三季度結構性牛市後,四季度市場防禦的必要性在提升,四季度基於行業輪動或主題輪動的交易性機會相對有限;尋找業績增長較為確定的品種是四季度投資的關鍵所在。

“接下來,股市可能會有一小波調整,會稍微降低一點倉位,但幅度不會太大。”另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在公募基金連續三周小幅上升倉位之後,進入四季度以後,公募基金紛紛降低倉位。據國金證券16日測算的最新倉位數據,當前股票型基金倉位為89.26%,較前一周下降1.36%;混合型基金倉位為61.36%,較前一周下降1.71%。

基於謹慎心理,一些基金經理將目光盯準防禦性板塊。從最新的行業數據來看,食品飲料等大小非行業仍然被基金看好。據數據,上周(10月16日當周),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是食品飲料、非銀行金融和家電,配置倉位分別為4.32%、3.41%和2.88%。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在中國消費力日漸增強的背景下,以大消費等為主的防禦性板塊和前期經曆超跌的成長性板塊存在投資機會。

中銀國際證券認為,每到四季度總有弱勢板塊成為強勢板塊。在分化明顯的結構市中,前三季度收益有限的弱勢板塊將迎來逆襲機會,部分超跌板塊有望實現超預期收益。其中,處於估值窪地的超跌板塊,真實業績出現反轉或加速、企業盈利大幅改善的板塊,有政策利好驅動以及具有非常好的板塊彈性的個股值得關注。

平安證券認為,三季度周期性行業表現搶眼,但三季度中小板指數已呈現持續上升態勢,創業板指數在經曆了1641的低點之後也進入上升通道,四季度成長性板塊的投資機會有望持續增加。

(原標題:公募口味有變:調倉“周期”布局“成長”)

最後更新:2017-10-23 05:33:31

  上一篇:go 12家零售業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 超八成淨利同比增長
  下一篇:go 本周解禁市值432億元 環比減少逾三成